成果报告(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拓展训练策略的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拓展训练策略的研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拓展训练策略的研究成果报告一、成果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小学语文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克服了以往语文课堂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更有助于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随之,语文课堂上出现了一个较时髦的环节——拓展练习。语文课堂上有效的拓展能联结“书本内外,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现在语文课都无一例外地会有“拓展”这一环节,但我们却发现很多教师对拓展性训练的认识存在着偏差,很多人认为拓展不过就是看多一点点,练多一点点,有的仅停留在形式上,有的训练的设计与安排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了阅读教学的实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拓展训练的策略的研究”,是针对无效的拓展而开展的课题研究。多年来,国内外对“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拓展训练的策略的研究”的理论研究并不多,就算偶尔有涉足此领域的研究,也都只是一鳞半爪,且皆为一家之言,尚未有人真正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可操作性研究方面,更是这样。可以说,直到现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拓展训练的策略的研究”,仍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尚未取得真正突破的重要课题和难题。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而且,该研究成果的可操作经验,可为今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多的经验与借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正是秉持这种信念,我们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二、研究的主要成果(一)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拓展训练的意义首先,拓展性练习能进一步开放教学内容,将文本引向更广阔的资源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拓展是课堂教学的合理补充和有效延伸,它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如通过拓展材料让学生了解到作家的个人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解到作品的历史背景,了解到各地方的民风风俗,了解到地方的地理特点,了解到动植物世界的特点等,为学生开启知识的大门,让学生的目光看得更远。其次,拓展练习的运用能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一个人成绩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一个人智力的优劣。比如说,一个人智力很好,但他对课堂不感兴趣,注意力无法集中,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学生学习的兴趣来源于课堂的吸引力。拓展是能使课堂焕发活力,产生吸引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拓展训练策略的研究1力的元素之一。拓展之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于它本身的性质,因为它是课堂的补充,因而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具有灵活性。拓展的形式可根据学生的特点、课型的特点和拓展的目的,或看,或说,或练,或演而有所不同,使课堂变得多姿多彩,富有情趣。再次,拓展练习的运用能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语文课堂拓展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此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想象,需要思考问题,需要组织语言,需要动手制作等,使自己的大脑处于一种发散性的积极的思维状态。这个过程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体验——发现——再发现——创新”的过程。因此,它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的精神起着重要作用。最后,拓展练习的运用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学生自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自主地搜集整理信息,积极地思考问题,以获取知识的过程。拓展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人交流。学生长期习惯于这一模式,不但使自己的自学能力得到增强,而且也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拓展训练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指导与标准,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在课堂上,我们应根据教学目标,扎实地开展教学工作。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拓展训练作为教学环节之一,应该是在教学目标指导下的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因此,拓展性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即通过拓展训练,让学生了解哪一方面的知识,发展学生哪一方面的技能,掌握哪一种方法都要做到心中有数。2、守本性原则守本,即是拓展性练习的设计要紧扣文本,以教材为中心,适当地进行知识拓展、知识的链接。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教师就必须用好。语文课堂上的拓展性训练应在用足用透课文的基础上开展。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经典的文章,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教师课前要充分阅读文本,把握文本的主旨,领会文本,引导学生把课文学好,同时有机地与课外联系,对文本进行拓展延伸,如可以通过引入文本背景和相关内容,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化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还可以把有关的拓展整合成读思写的训练环节,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发展学生思维和读写能力。3、有效性原则拓展必须是有效的,是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主题并且强化这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拓展训练策略的研究2个主题的。否则,只会是浪费时间,高耗低效。教师进行拓展练习时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取舍。(1)拓展要适时拓展内容的呈现时机要根据文本特点、教学目标而定,并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某一方面的目标还没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则不宜围绕这个没有实现的目标进行拓展。因为学生在这一知识点上存在盲点,若再引入拓展内容,一方面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负迁移。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那段课文后(第五自然段),立刻让学生进行拓展性练习“如果此时,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前,你想说些什么?”由于学生还没认识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根本原因是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体会不到落后就要挨打的硬道理,因此,学生在回答这道题时,只是回答了“英法联军,你们这帮强盗,我恨你们!”“这么美丽的圆明园就这样毁灭了,都是英法联军造成的,我恨死你们了!”这样的回答是完全背离了教师设计这道练习的初衷。如果这道拓展练习放在分析“英法联军为什么会如此放肆地抢掠烧毁我们的圆明园”后,再紧接着向学生介绍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相信学生就完成好这道练习题了。所以,拓展性练习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是灵活机动的,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安排在不同的时段,但要注意选好、选准时机。因此,要求教师能动态地把握课堂,根据课堂即时的状况调整教学进程、教学内容,相机拓展,帮助学生学习,释疑解惑,让课堂变得更美妙,否则只会浪费时间,高耗低效。(2)拓展要适度适度性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拓展练习的深浅要适度;二是拓展练习的数量要适度。所谓深浅要适度,一方面是说拓展练习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括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等,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拓展的内容要能体现出“学生跳一跳就能摘果子”的效果。如果拓展的内容只是简单的原地踏步,仅仅停留在由此及彼的水平迀移,而忽视了思维训练的内核,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仍然处于同一水平的较低层面,那么这种拓展也是没有意义的。相反如果拓展的内容难度过大,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无学习兴趣可言。如教学《永生的眼睛》,在讲完课文后,设计了让学生写倡议书向人们宣传捐献器官的意义的拓展环节。由于学生在此之前没接触过倡议书这类文体,所以最终完成任务的效果并不理想。且不说倡议书格式的正确与否,单是从内容方面来讲,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正确地向人们发出倡议的学生也没有多少个。很明显,这次的拓展是要求过高,起不到拓展应有的效果了。再有,拓展性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迁移,适度的拓展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反之则会喧宾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拓展训练策略的研究3夺主,加重学生的负担。我们对拓展的内容一定要进行筛选,可以是教材的延伸,可以是学法的迀移,可以是想象力的培养,可以是说话能力的训练,可以是实践能力的提升,要取精勿滥,求实勿贪。如在教学《大瀑布的葬礼》这一课时,前后总共安排了五次的拓展训练,分别有导入时的学生搜集到的关于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和伊泰普水电站资料的展示、面对壮观的大瀑布时的抒情、代大瀑布向人类写一篇告别宣、身边一些破坏环境的事例数据的出示和替巴西总统写一份悼词。由于拓展的内容过杂过多,教学时间不够,并导致学生对文本的研读和理解不够充分和深入,在朗读和各个拓展环节中的表现并不尽人意。整一节课让人看起来总有舍本逐末的感觉。(3)拓展要灵活灵活拓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拓展方式要有灵活性;二是拓展材料的选取加工要有灵活性。拓展除了发展学生能力之外,还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了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大多喜欢形式多样的活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灵活拓展,内容要有针对性。结合不同的文本、不同年段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具体的学情来选定拓展的方式,或看,或说,或练,或演,切不可千篇一律。只有恰当灵活的拓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其次,拓展材料的选择加工也要有灵活性。有时候同一篇课文,拓展的内容可以根据文本实际和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来设计。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当学完文章后,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拓展练习: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生活中对两种爱的感受;一是让学生就“生活中需要批评还是称赞”这个话题展开辩论。这两个题目,如果全做的话,不但时间上不允许,学生的精力也有限,难度不小。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二选一做。如果学生平时思维比较活跃,喜爱口头辩论的话则可以作第二种选择;反之选择第一种。(三)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拓展训练的策略从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来看,我们可以围绕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来设计相关的拓展内容。1、知识和能力的拓展知识和能力目标是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课堂拓展是为了增加学生大脑的信息量,丰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说话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观察力、想象力、语文实践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使这一目标得到充分落实。知识方面的拓展可以让学生课外以个别或小组合作的形式搜集展示与文本有关的图片资料,音像资料,视频和文字材料等。这个环节可以结合课后的资料袋来进行。教师也可以自己从网络、书本等途径找到相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拓展训练策略的研究4关的资料来展示交流。如《乞巧》一课,一位教师布置学生课前搜集祖国各地过七夕节的习俗。结果在上课时,学生展示出来的资料非常丰富,不光有各地过七夕节的情况,还找到了许多别的传统节日的习俗。教师因势利导,叫学生将各自找到的资料张贴在教师空白处让大家一起阅读交流,不但丰富了学生传统节日方面的常识,还激发了他们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能力方面的拓展,可以重点通过课堂上的说话和写话来实现。譬如,当我们要加深对某个词语的理解,通常会通过对比、说一句话的方式来进行;当我们遇到文本的空白,通常会用说说、写写的形式进行,如,教完《桂林山水》一文后,可以让学生仿照第二个自然段中的排比句写话;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补写战象的临终遗言;学习了《穷人》后,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后来发生的事情;而学习了《草船借箭》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缩写。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提高。2、方法的拓展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学生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实现知识点从课内学习到课外运用的迁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指导学生学习一段文章后,引导学生归纳学法,让学生运用此学法学习其它段落。也可以在教学一篇文章后,总结阅读方法和写作手法,再让学生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和写作中去。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后,学生学习掌握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布置学生运用这些说明方法,以自己熟悉的一件东西为例进行说明文的写作训练。3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