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隋唐制度革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政治制度(一)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1.背景(1)旧制存弊端:易造成丞相专权;分工不明确,办事效率低(2)新制有基础:汉魏以来中央官制不断发展(尚、中、门)2.历程(1)确立(隋文帝):相权一分为三(2)发展(唐太宗):明确划分职权①三省中书省:草拟、颁发——最高决策机构门下省:审核、驳回——最高审议机构尚书省:执行——最高执行机构(“事无不总”)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委员制”)一、政治制度(一)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②六部(尚书省下设机构)吏部:官吏考核与任免户部:户口、赋税等礼部:国家礼仪制度兵部:军政刑部:刑法工部:国家工程建设3.特点①三省六部分工合作,相互牵制监督。②相权一分为三,三省长官品级较低。4.影响①加强统治: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统治力量。②强化皇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③影响深远:中国官制基本定型,此后历朝基本沿袭。拓展深化1:比较唐朝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相同点:都是通过权力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防止集权。不同点:唐朝的三省是封建权力机关,主要是政令与行政权力的分散,最终有利于皇帝集权(专制)。美国的三权分立是行政、立法,司法等权力的分散,是为了防止集权,确保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实行。(性质、内容、目的)拓展深化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两大基本矛盾的解决1.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主要通过收权和监察来解决2.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主要通过分散宰相权力解决一、政治制度(二)选官制度:科举制1.背景(1)经济:封建经济发展,中小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壮大(2)政治:①士族门阀衰落,庶族地主兴起,要求参与政权②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壮大,不利中央集权③统治者需要新的官制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2.历程(1)创立(隋朝)文帝分科考试选官吏,炀帝始建进士成科举(2)完善(唐朝)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明经为主武氏:大增取士人数,首创武举殿试玄宗:任用高官主持,提高科举地位一、政治制度3.特点(1)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2)选官权力从地方士族手中收归中央(自上而下)4.影响(1)意义(政治、文化、纵横)①打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抑制门阀②扩大官吏来源和统治基础(庶族地主有了上升渠道)③自上而下选官,加强中央集权④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促进教育文化发展(如唐诗发展)⑤后世历朝沿用,日本等国采用,影响深远(2)局限(文化、政治)①全力应付考试,忽视实用学问②同年进士结成朋党,败坏官风拓展深化3:选官制度变化西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德、才门第观念才学中央中央地方二、经济制度(一)土地制度:均田制1.历程创立(北魏)——发展(隋唐)——破坏(武氏)——瓦解(唐玄宗天宝年间)2.内容国家(政府)将无主土地或荒地按一定标准分配给农民3.性质封建土地国有制(农民只有使用权,不得买卖)4.影响(经济、政治、民族)(1)调动农民积极性,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发展(2)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3)一定程度限制兼并,缓和阶级矛盾(4)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和民族大融合二、经济制度(二)赋税(役)制度1.租庸调制(1)历程租调制(北魏、隋初)——租庸调制(隋朝,庸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唐朝,庸无年龄限制,轻徭薄赋)(2)内容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一定量的谷物调: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庸:纳绢或布代役(3)作用(国家富强)①农民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税负担相对减轻,许多荒地开垦出来;②政府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府兵制得到巩固。二、经济制度(二)赋税(役)制度2.两税法(780杨炎)(1)背景均田制瓦解,租庸调制无法维持,财政收入大为减少(土地兼并,安史之乱,农民逃亡,藩镇割据)(2)内容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3)作用①统一税制,保证财政税收②以资产为宗,对农民人身控制有所放松③扩大税源(贵族、官僚、商人),增加政府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始行之时,户口明显增多,财政收入相对增加二、经济制度(二)赋税(役)制度2.两税法(4)问题①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日益严重②大地主隐瞒财产,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③政府增加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拓展深化4:赋税制度的演变及趋势演变:西汉:实行编户制度北魏:实行租调制隋和唐前期:实行租庸调制唐中期:实行两税法趋势:①税种:由繁多向单一发展②标准:由按人丁收税逐渐发展为按土地、财产收税,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③时间:由不定时到基本定时④内容:劳役地租向实物地租过渡三、军事制度(一)府兵制1.历程(1)形成(西魏)措施:胡汉分治、军民异籍、兵农分离(2)改革(隋文帝)①内容军民同籍,亦分土地②特点寓兵于农、兵农合一(与均田制结合)③作用(军事、经济、政治)利于农业生产,增加政府管理的户口和赋税收入,扩大兵源,清除胡汉分治遗迹。有益于国家统一、富强和民族融合。三、军事制度(一)府兵制1.历程(3)健全(唐太宗)①内容增加军府数量,三分之一以上驻守关中;兵将分离;府兵服役期间免征赋税,但出征时要自备武器、粮食等②作用积极: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避免将帅拥兵自重消极:加重农民军费负担(4)破坏(武则天)原因:①均田制破坏,失去经济基础;②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兵士逃亡较多;③府兵地位不断下降。(5)崩溃(唐玄宗开元年间)天宝八年(749年),下令停止对府兵的征发三、军事制度(二)募兵制1.措施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税2.影响(军事、经济、政治)(1)积极减轻农民兵役负担,节省路途往来消耗,利于生产发展,军队战力增强。(2)消极职业士兵,兵为将有,军阀形成。区别府兵制募兵制士兵性质器粮来源兵将关系影响府兵制和募兵制的比较兵农合一(普及兵役制)职业士兵(自由兵役制)士兵自备国家供给兵将分离隶属关系农民负担沉重加强集权农民负担减轻军阀割据拓展深化5:制度变迁与隋唐兴衰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其强盛主要表现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国家长期统一。而这主要得益于封建统治者重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革新完善制度。其表现出的特点第一是成熟,后世再无大的改变;第二是完备,涉及诸多方面;第三是作用突出,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农业生产,反映了调整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这一基本原理。前期后期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加强皇权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生产发展生活安定科举制募兵制均田制破坏两税法朋党之争藩镇割据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繁荣衰落唐朝三省特点材料一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摘自《资治通鉴》“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材料二唐初,中书省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长官侍中(二人),尚书省实际长官左、右仆射都是宰相。尚书省名义长官尚书令地位最高、权最重,多为虚设。皇帝往往指定年纪较轻品级较低的官员担任职务,这些品级较低的官员要例加“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号。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是考试科目;举,是选拔人才。科举考试图科举制国子监生员为“生徒”,州、县和私学出身的生员为“乡贡”,都可参加科考。科考分两种:制举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科目时间随需要而定,不占主导地位。常举分六科: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不久秀才科废,法、书、算科人少,主要是明经科和进士科。明经:主要考经义;进士:注重诗赋。★科举制的兴衰⒈开创:隋朝⒉完善:唐朝⒊发展改革:北宋⑴发展:北宋初期⑵改革: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⒋僵化:明清⑴形式上僵化:八股取士⑵内容上僵化:四书五经⒌改造:戊戌变法⑴形式上改造:废八股⑵内容上改造:改试策论,设经济特科⒍结束:1905年科举制评价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各国中所用以选拔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问:(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盛赞的主要是科举制的什么原则?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2)应如何恰当评价科举制?均田制隋文帝颁布了关于均田新令:成年男子授露田(不栽树者,老免身殁则还)八十亩,永业田(桑田,身终不还)二十亩。成年女子授露田四十亩。奴婢和一般人的占田数相等。武德七年(624)第一次颁令推行均田制,开元七年(719)和二十五年又两次补充,内容比如前更详尽。《旧唐书·食货志》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丁男中男给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室妻妾给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受之田,十之二为永业,八为口分(即露田)。租庸调制材料一“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唐代陆贽材料二隋文帝吸取北周等朝“赋重役勤,人不堪命”的教训,改革赋役制度。开皇三年(583)将十八岁成丁改为二十一岁成丁,徭役由每年三十日减为二十日,调绢一匹(四丈)减为二丈。开皇十年(590)规定,“人年五十,免役收庸”。也就是说,丁男五十岁以后就可以纳庸绢或庸布代替力役。——《隋书·食货志》材料三“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通正役,并不过五十日”。——《旧唐书·食货志》朝代租调役庸北周粟五石绢1匹(4丈)、绵8两或布1匹、麻10斤30天隋朝粟三石绢1匹、绵3两或布一端(一说6丈,一说1丈6尺)、麻3斤30天——20天年满五十,免役收庸唐朝粟二石绢2丈、绵3两或布2丈4尺、麻2斤20天可纳绢或布代役(无年龄限制)北周、隋唐的赋役制度两税法背景材料一721年,赵玄义一户实受田11亩,占应受田52亩的21.1﹪;曹仁备一户实受63亩,占应受3182亩的1.9﹪;杨法子一户实受39亩,占应受101亩的38.6﹪;余善意一户实受28亩,占应受161亩的17.3﹪;杜客生一户实受40亩,占应受201亩的19.9﹪。材料二武周中宗时期,“天下户口,逃亡过半”。据上元元年(760年)统计,朝廷控制的人口,仅一千六百九十九万多人,其中纳税的仅二百三十七万多人,与天宝十四载(755年)相比,朝廷控制的人数,减少了三千五百九十二万人,纳税人数减少了五百二十一万。问: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情况?两税法背景材料三北魏对土地买卖的限制很严格,北齐稍有放宽,唐代进一步放宽了土地买卖的规定。家贫无以供葬,可以卖永业田,在迁居和卖为园宅……时,口分田也可以买卖,官员更不受这些限制。就是说,只要合乎条件(办理买卖手续的文牒)、永业田、口分田都可以买卖。唐中叶时“兼并之弊,有通于汉成、哀之间”。《通典·二》刑部尚书卢从愿占田数百顷,被称为“多田翁”。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均田制破坏的原因有哪些?官员增多和人口的自然增殖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破坏的原因唐代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比前代放宽了许多封建经济的发展赋役负担不均均田制的破坏★农民大量脱籍逃亡政府收入减少阶级矛盾激化乾元元年(758),租庸调的收入已不到天宝末年的三分之一。材料:“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夏秋两入之。其租庸徭役悉省,而丁额不废。”——《新唐书·杨炎传》问: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两税法内容两税法基本上按杨炎的奏疏设计的,主要内容有:(1)税目:取消租庸和各种杂税杂役,所有税目集中于地税户税中;(2)标准:户税按户等高下征钱(实际按家产多少征收);地税按亩征粮,每亩征收数以颁两税法前一年地亩为准。商贾人户按其经营额的三十分之一纳税。(3)时间:夏秋两征,夏税不迟于六月,秋税不迟于十一月交纳。(4)原则:量出制入,按预算需要的开支数决定当年两税总额,再按户税,地税两项向地方州县逐级摊派。两税法作用颁两税制时已是安史之乱以后,但此时朝廷的政令尚能贯彻下去。原无总收入1200万贯,其中含近半数盐利;实行此法后赋入1356万贯,尚不含盐利,收入增加一倍。三代井田之良法坏于鞅,唐租庸调之良法坏于炎。二人之事,君子所羞称而后之为国者莫不一遵其法。或变之,则反至于烦扰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