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高三复习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苦寒行谢灵运岁岁层冰合,纷纷霰雪落。浮阳减清晖,寒禽叫悲壑。饥爨烟不兴,渴汲水枯涸。霰[xiàn]:空中降落的小冰粒爨[cuàn]:烧火煮饭汲[jí]:从下往上打水枯涸[kūhé]:水干竭夜宿石门诗谢灵运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搴[qiān]:拔取暝[míng]:日落,黄昏醑[xǔ]:美酒伐[fá]:砍;征讨;自夸美人:喻志同道合的友人晞[xī]:干燥,破晓题义公禅房孟浩然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咽:呜咽。危:高的,陡的。薄暮:黄昏。曲:水边。安禅:安静地打坐,为佛家术语,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佛家比喻俗人的邪念妄想。归田园居(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墟落:村庄。穷巷:深巷。野老:村野老人。倚杖:靠着拐杖。荆扉:柴门。雉雊(zhìgòu):野鸡鸣叫。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荷(hè):肩负的意思。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山水田园诗①概念: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水,悠闲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辛弃疾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②发展概况:A.第一个全力来描绘壮丽河山的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B.盛唐时,山水田园诗的创作蔚为大观,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宋词:范成大)③思想内容: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E、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F、揭露封建剥削(主要是范成大)④艺术特色:A.盛唐山水诗总体特点: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盛唐山水诗两类风格:一、清新,以王、孟为代表;二、雄奇,以李、杜为代表。B.盛唐田园诗:风格自然清新,多用白描手法写田园生活的美好和愉快,情趣盎然,神韵天成。问:你认为“闲着中庭栀子花”中的“闲”有什么妙处?用了什么手法?(4分)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答:雨中的山村,唯有栀子花悠然无事地独自“闲”在庭院里,烘托出庭院一片幽静气氛,用侧面描写写出田家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1分)反衬农家在春蚕季节之忙。(1分)全诗从景到人,从人到境,农事的繁忙,山村的神韵,皆蕴于一个“闲”字。它是全篇之“眼”。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以简炼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村农忙图景,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鸡鸣一两家:点明题目,言居家之少,写出山村的特殊风味;竹溪村路板桥斜:写出了山村景色的静谧深幽,天然和谐;妇姑相唤浴蚕去:农家忙碌而富人情味,淳朴亲切和谐,别有一番情趣。闲着中庭栀子花:雨中的山村,唯有栀子花悠然无事地独自“闲”在庭院里。烘托出庭院一片幽静气氛。又侧面写出田家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反衬农家在春蚕季节之忙。全诗从景到人,从人到境,农事的繁忙,山村的神韵,皆蕴于一个“闲”字。它是全篇之“眼”。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以简炼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村农忙图景,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意象:人家、花朵、蝴蝶、黄莺。(1分)诗中写了草堂附近邻居黄四娘家的春天景象,诗人独自漫步锦江江畔,欣赏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动人景象,动静结合,相映成趣。(1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陶醉,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2分)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1分)通过这些意象可看出当时作者怎样的心情?(3分)这首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上元二年(761)春。在饱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沿锦江江畔散步,每经历一处,写一处;写一处,又换一个意;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此为其六。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12月16日爆发,至公元763年2月17日平息,历时七年零二个月。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成为国富民强的国家,文治武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至鼎盛状态。安史之乱发生后,对中国后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江畔村庄。曲:曲折。抱:怀拥,环绕。幽:宁静,安闲。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1)江村景物特点是怎样的?(2)诗中哪两个生活场面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3)末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答:(1)长夏时节,曲曲折折的江水环绕着村子流淌,清澈灵动。写出村庄的幽雅宁静美好。(2)老妻画纸,稚子敲针,生活中的平凡画面,传达出一种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闲适美好,表现了诗人长久漂泊,终于安定之后的宁静安乐。(3)对江村生活的满足、庆幸、从容、平静和满足,对功利的无求。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初夏时节,曲曲折折的江水环绕着村子流淌,水色清澈,村庄的一切那么安宁、悠闲和清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新建的草堂刚刚落成,燕子轻快地飞来飞去。江上白鸥轻柔浮游,相亲相近。自然万物灵洁美好和谐。//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老伴用纸画棋局,幼小的孩童敲着一根针,做鱼钩,好去江边钓鱼。这本是村中常见的平凡的生活场面,可对于经历了安史之乱,屡受挫折、颠沛半生的作者来说,是少有的福气。备感亲情的温暖温馨和生活的闲适美好。//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能够居住在成都草堂,全赖友人的帮助,眼前虽有和乐与安宁,却是建立在对别人的依赖之上的。字面表达了作者的庆幸从容平静和满足,却让人感到悲苦凄婉和辛酸。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2、简析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3分)•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乡居期间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和对城市上层社会的鄙弃。同时借荠菜花不怕风雨,占有春光坚强蓬勃的形象进行自我人格精神写照。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人。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雨后池上(刘敏)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槛。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槛”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想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2005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1)傍晚西风(2)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吴兴),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他和皎然是好友。这首诗当是陆羽迁居后,皎然过访不遇所作。答: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环境的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赏析]诗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家乡的风光和习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诗的头两句,表现了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诗的第三、四两句对山村风光的描绘,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