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突破四分析概括形象——由表及里,察情悟理散文形象包括物象和人物形象两类。一、物象物象主要有景、物两类。景,景物;物,自然物和人造物,包括动物、器物、建筑物之类。由于这些景、物出现在散文中不仅有其自身的具体意义,而且具有被赋予的抽象意义,即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浸透了作者的情意,故称作“意象”也无妨。散文中的物象受文本语境的制约,因此阅读时需要依文定意,也就是说,要认真阅读文本,从中体味景、物所蕴含的意义。这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不同。古诗中的常见意象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意义和情感意蕴,而散文中物象(意象)的意义却是临时被赋予的,脱离了文本,就无所谓“意象”了。二、人物形象散文中的人物与小说中的有所不同。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反映社会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加工提炼而成,是艺术的真实,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也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务的,它并非塑造人物,而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位中心人物,而人物本身往往是真实的。当然,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同样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艺术性体现在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方法上,而思想性则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挺拔之姿朱以撒①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艺术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②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亮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③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④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之物。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争相轩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了“各适其天,各全其性”,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个人,一定是心怀素淡,性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⑤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了。庾子山《小园赋》中有不少数字,不过最让人欣赏的是“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读到此处,清出来了,简也出来了。在魏晋这样一个尚竹时代,竹是环境的背景,也是心境的背景,如果观察他们的雅集轨迹,竹林七贤、金谷宴集、兰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间,在这里挥麈清谈、稽古观心,是很有一些清简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王珣的《伯远帖》,都那么小,一张便笺般大小,清简出风尘,三笔两笔,精气神都聚于此了。在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一个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轨剑走偏锋,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想想当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于今人内怀奔竞之心,好冠盖征逐之交,那时节的人在处理人的关系上显然清简得多。⑥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寻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内蓄积着,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子的挺拔俊秀,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⑦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1.分析概括物象特点和作用(1)第②段中的竹子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答案a.高大。如“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b.一尘不染。如“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亮泽”。c.有担当。如“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d.可供食用。如“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e.生长永不停息。如“不舍昼夜继续伸长”。f.成材。如“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g.倔强。如“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2)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答:答案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3)竹子形象有何作用?试结合文本简析。答:答案a.艺术构思上,竹子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篇,并把众多材料组织在一起。b.揭示文章的主旨,竹子是作者寄托情感的物象,通过描写竹子的特点,来礼赞竹子的精神品格,进而托物言志,表达自己的崇高追求。1.分析物象特点、作用的前提——圈点阅读圈点阅读是一种跳跃式、筛选式阅读,即只读与物象有关的文字。对描写物象相对集中的文字,要细读,作圈点式阅读,即圈点勾画出那些点明物象特点的文字,以及与它有关的议论抒情文字。2.分析物象特点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二是物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三是物象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3.分析物象作用(1)分析主体物象作用主体物象和作者的感情有直接关联,或贯穿全文,或直接点明中心。作用:①线索作用,把众多材料组织在一起;②象征作用,它象征某种意蕴,隐含主旨;③衬托作用,在写人散文中借物写人,衬托人物形象;④寄托作者感情。(2)分析次要物象作用①结构角度:开头结尾的策略,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②内容角度:充实内容,升华深化主旨,寄托作者感情。③主体形象角度: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体形象更加鲜明突出。2.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和作用(1)第④段着意描写屈原形象的目的是什么?答:答案a.为论述“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提供论据。b.想象分析屈原没有用竹子自况的原因,指出用竹子自喻会胜过那些香草,会使屈原形象风骨遒劲,不会让他自沉汨罗江。c.用屈原这一形象来衬托竹子笔直向上、追慕光明的精神。(2)第⑥段中的“农耕者”形象有何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答案a.坚韧、忍耐。如“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b.实在、长于自守、默默无语。如“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c.强悍。如“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内蓄积着,不使外泄”。d.身材不高大。如“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1.阅读要特别关注三类文字:一是文中少量的、分散的人物描写文字(因为散文写人不像小说那样集中、饱满),二是关于人物叙事的文字,三是针对人物展开的议论、抒情文字。2.掌握分析人物的方法,概括人物性格、品质、精神等特点。散文分析人物的方法同小说一样,即抓住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和侧面描写(正衬、反衬等)。不同的是,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不像小说中的那样丰满、完整,而是集中突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要根据散文中重点描写人物的段落,集中概括。此外,散文中作者的议论、抒情文字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人物的分析、概括。3.适当关注散文的写人类型,有助于掌握人物的精神品质。散文写人,重在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如写历史之人,写功成名就之人,写作者敬仰之人。作者的思想感情除了敬仰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这一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品质的推崇。所以,掌握了人物形象的分类,在分析作者思想感情上就可以事半功倍。①从时间上分,有历史之人、追忆之人、现实之人等。②从身份上分,有功成名就之人、对作者产生重要影响之人、生活中平凡之人等。③从作者态度上分,有作者敬仰之人、批判之人、同情之人、褒贬不一之人等。④从写作目的上分,有追念亡人、激励后人、引人深思、博人同情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幽人苏家桥土家野夫幽人之谓,语出易经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孔颖达疏解为“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此即谓仅仅是幽居岩户还不能唤作隐士,还必须践履大道,守正不阿才行。当世江湖林泉俱为国有,隐逸的客观条件已然无存。然则内心像幽人一样生存于此俗世的人,其实尚未绝迹。以此衡之友侪,苏家桥兄庶几近之。其人好读书,尤擅于旧学;初时痴迷于魏晋,故言行风度颇类于竹林人物。既有拔剑四顾的自雄,也多穷途而哭的绝望。然则哭笑歌行之内,却是心底的悲悯和温良恭让。某夜深雪覆盖寂寂小城,除夕将至,我与他醺然还家,路遇一老丐蜷缩某机关门前。他拉着我上前询问,老丐曰当年水灾,其家颗粒无存,只好年关进城行乞;言毕泣下。老翁勾起我们各自童年颠沛的记忆,顿时三人抱头痛哭于当街;我们倾尽囊中散银,再三拱手揖别。那是八十年代初的中国,社会恍惚还残存这样一点古风。那时,他在故乡利川一乡镇中学教书。他的授课已然别具一格。经常兴致所至,便抛开教科书大谈这些课文的拙劣。然后从怀中掏出我们诗社的地下油印诗刊,给孩子们开讲其中的佳妙。他的课堂,我称之为“茶馆式教学”;经常组织孩子们自由讨论,他只负责启发思路并偶尔参与评判。最初校长颇为忧虑,不免有些讽谏之词;哪知年年期末会考,他的科目却往往拔得头筹。再后来,则谁也不敢不刮目相视了。1988年,我再次毕业分到海南。回山辞别,那时他也调到了州府某中专任教。他从利川送我到恩施,过家门而不入,又陪我坐货车到武汉。想到旅途迢遥,孤乘无趣,他遂陪我坐火车到湛江。还是不忍看我独行远引,又颠沛到海安;最后干脆一帆渡海,万里相送到了海口,次日才又独自踏上漫长归途。那时我们都是囊无余钱的人,这样的友道深情,不啻于桃花千尺矣。后来,中文系毕业的苏家桥,竟然成为了银行的经济师;终于步入了他日渐安稳的中年。行长曾经是其父一手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