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冕元帅粟裕工商四班近代史小组指导老师未冕元帅粟裕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幼名继业,学名多珍,字裕,以字行,湖南会同人,侗族后代。中国现代杰出军事家、革命家、战略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位于开国十位大将之首,并被同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粟裕湘西育英才名战与名将将星陨落评价5湘西育英才——童年粟裕家乡时期1907年8月10日,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伏龙乡枫木树脚村。1913年,入学私塾。1918年,由家乡私塾转入县城模范小学上学,后转入高等小学。66大革命时期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月8日,粟裕离家出走,同年3月,进入常德二师附小学习。1925年春,考入位于常德的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院。1926年11月,粟裕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湘西育英才——投身革命高举义旗粟裕&楚青妻子楚青,原名詹永珠,1923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41年2月26日,两人于如东县石庄(新四军一师司令部所在地)结婚。粟裕湘西育英才名战与名将将星陨落评价9名战与名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谈判时期苏中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转入外线作战与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苏中战役(1946年7月13日——1946年8月27日)国共谈判破裂后,国军开始大举进攻有极大战略价值的苏中地区,粟裕经反复考虑,决定在内线打击国军,大量消灭国军。粟裕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利用50天时间创造了“苏中七战七捷”。朱德说:“粟裕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多。”苏中战役(1946年7月13日——1946年8月27日)•李默庵(1904年10月17日-2001年10月27日),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长沙师范学校,后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学校,随即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抗日战争时期和共产党曾有过合作。苏中战役时因为擅长游击战,被蒋介石看中。苏中战役(1946年7月13日——1946年8月27日)宣泰战斗海李战斗丁林战斗如黄战斗七战七捷邵乔战役如南战斗13名战与名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谈判时期苏中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转入外线作战与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2020/5/27孟良崮战役(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从国军40万重兵集团中,割裂出国民党军精锐、号称“王牌中的王牌”的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74师张灵甫所部3万2千余人予以完胜,此次战役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之经典。而战役结束后,华野厚葬了张灵甫,并从容撤离出国军的反包围。孟良崮战役(1947年5月)16名战与名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谈判时期苏中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转入外线作战与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历史性设想:1947年12月10日《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忽集忽分的作战方式•“子养电”:1948年12月1日上报给毛泽东:发展战略进攻,改变中原格局•思想冲突:大规模的歼灭战?游击式分散作战?2020/5/27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第一阶段(1948年11月6日至22日),千里追击黄伯韬兵团,攻占宿县,孤立徐州。第二阶段(1948年11月23日至12月15日)歼灭黄维兵团,陈庄大坡杜聿明集团。第三阶段(1948年12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全歼杜聿明集团。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粟裕湘西育英才名战与名将将星陨落评价•1984年2月5日16时33分,粟裕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逝世,享年77岁。•粟裕将军戎马一生,先后6次负伤。1984年2月5日他逝世后,家人从他火化的头颅骨灰中,竟发现了三块弹片。将星陨落粟裕湘西育英才名战与名将沧海一粟鞠躬尽瘁将星陨落评价评价——中共中央、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军委发表的粟裕的讣告•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粟裕有着非常高的评价。粟裕逝世后,中共中央、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军委发表讣告,宣告并评价粟裕:“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军队优秀的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粟裕同志逝世。决定尊重粟裕生前的意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葬礼……粟裕同志对党和对革命无限忠诚。他坚持真理,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党的原则,严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他胸襟坦白,光明磊落……粟裕同志担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其间,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下,呕心沥血,任劳任怨,为保卫和巩固我国国防,为把我军建设成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而作出了重大贡献……粟裕同志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做到了鞠躬尽瘁……尤其善于组织大兵团作战。”后世评价•他的前半生,是不断裹挟的历史;•他的后半生,是不断拒绝的历史。•他的一生,如锥子一样不可阻挡地前进;•他的一生,又如沙漏一样不断放弃。•天下大定,论功行封时,他事先提出别评他为元帅。他这样一让二让三让四让,先拆自己在军权方面的台,再拆自己在军界的台,再拆自己在政界的台,再拆自己在历史上的台。而在不自觉中,还在拆袍泽的台。那些因为他而压抑的袍泽,有很多遗憾,但没有人埋怨。他是个军人,却像儒生,更像个五四出来的知识分子。这是不是可以解释他蒙冤三十六年的悲剧?他头颅里有三块弹片,经常奴役他的身体,百年火化之后才姗姗而出。这是不是可以解释他屡立奇功却不享其名的命运?•他叫粟裕。一个方面军的统帅,一个为战争而生的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