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自评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自评报告学校名称:江汉大学专业名称: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柯璇二○一二年四月十日目录一、专业概况………………………………………………………………………………11.专业成立时间……………………………………………………………………12.教学组织设置……………………………………………………………………13.现有师资队伍与学生规模………………………………………………………24.主要办学条件……………………………………………………………………25.建设与发展思路…………………………………………………………………3二、专业建设过程及成效…………………………………………………………………41.专业建设规划与培养方案………………………………………………………42.专业基础条件……………………………………………………………………73.师资队伍…………………………………………………………………………84.课程建设……………………………………………………………………………105.实践教学……………………………………………………………………………126.教学管理……………………………………………………………………………137.人才培养质量………………………………………………………………………14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拟整改措施………………………………………………………16·1·一、专业概况1.专业成立时间江汉大学是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现设有18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涵盖10大学科门类,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15526人。现有专任教师983人,其中正副教授503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557人。拥有教学仪器设备15300余台(套),总值1.23亿元。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坚持立足地方,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质量工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服务地方的水平,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前期作为物理学专业的学科方向招生办学,从2002年开始以物理学专业名义招生,2007年学校向湖北省教育厅申请增设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批准,2008年秋季开始正式招收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生。2.教学组织设置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设在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学院下设物理学系、电子信息系、自动化控制系和实验中心。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等5个本科专业,现有教师71人、在校学生903人。学院拥有物理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信息与控制中心实验室、网络化控制系统实验室。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教学管理体系如下图所示。3.现有师资队伍与学生规模教学管理办公室院长分管教学院长物理学系电子信息系自动化控制系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信息与控制中心实验室网络化控制系统实验室·2·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讲师14人;博士13人,硕士10人,学士4人。本专业迄今已招收4届学生,学生人数分别为08年40人、09年41人、10年40人、11年40人。目前在校生人数总计161人。4.主要办学条件学校总占地面积2114亩,校舍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有各类教室354间,其中多媒体教室125间;有语言学习中心2个;有计算机基础实验室5个,配备有计算机400台。学校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建筑面积30850M2,有近30个阅览室,3025个阅览座位,54个研究厢。截止2008年底,馆藏文献总量237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72万册,电子文献资源65万种(件),另有中外文期刊4000余种,引进了中外文数据库近20个,建有5个特色数据库。图书馆已加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将实现与全国高校图书馆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图书馆作为《全国报刊索引》检索站,可以检索最新编辑出版的《全国报刊索引》及WTO专题数据库。图书馆还建立了重点学科导航库。专业图书资料集中在学校图书馆,现拥有环境类纸质图书12310册,电子图书2724种;长期订购的主要专业纸质中文期刊69种,外文期刊40种,电子中文期刊187种,电子外文期刊223种。本专业教师和学生能有效利用学校图书资料及网络资源,及时获取有关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与研究动态信息,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保障。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现有实验室总建筑面积5800M2,拥有800元/台(件)及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1162台(件);物理实验中心和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被评为湖北省示范中心实验室。目前,本专业享有仪器设备总价值1119.1万元,其中与物理学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及自动化控制专业共享设备价值192.54万元;与学校其他专业共享基础实验室设备价值807.33万元,保障了本专业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正常进行。目前,本专业已经建立校内外固定的实习实训基地4个,满足了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5.建设与发展思路本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已形成了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未来光信息产业发展和武汉市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坚持立足武汉,面向省内外,以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光信息专业人才为目标;努力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师资结构合理、学科特色鲜明、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的本科教育品牌专业。本专业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为主线,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优化和整合专业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紧紧围绕专业发展目标,建立一支学历层次高,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适应光信息学科发展,具有较高教学水平与较强科研能力的·3·高素质师资队伍;以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和评估体系为规范,根据专业发展需要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定期组织各项教学检查活动,定期开展督导和同行听课以及学生评教活动,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教学,深入推进教研和教改活动,不断提高本专业的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办好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同时,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研究,培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全面提升本专业的整体竞争实力。·4·二、专业建设过程及成效1.专业建设规划与培养方案1.1专业设置2001年7月6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复,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立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目前,高新区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为龙头、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机电一体化、高科技农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正是相伴武汉•中国光谷而产生的,是为了适应武汉市地区经济建设发展需要而设立的。该专业依托地区技术优势培养与光信息产业相关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并向庞大的光信息产业需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该专业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同时,该专业也符合学校自身条件,有相应物理学学科作依托,专业口径、专业方向符合学校的“服务地方经济,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的定位。1.2专业建设规划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于2007年制定了新办专业的建设规划。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以教学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紧紧围绕未来光信息产业发展,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学生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建成具有鲜明特色并在省内高校中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本科专业。为了实现这一总体目标,我们按照“思路清晰、目标具体,措施得力”的原则,在近三年的建设和发展中逐步付诸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专业新办之初,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欠缺,我们提出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和人才引进力度,优化现有教师教学和科研团队。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类高级别科研课题,发表有影响的论文,形成一批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应用价值的成果。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以14名核心专业教师为统计对象,发表论文共126篇,其中核心刊物、SCI和EI收录72篇,一般刊物54篇。平均每人每年发表论文1.5篇。承担科研项目共19项,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共2项,省级项目共9项,承担的科研项目的经费合计99.1万元。获省部级科研奖2项。今后,将继续加大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重点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学骨干和年轻学科带头人,输入新鲜血液,增强活力。通过未来3~5年建设,专业教师规模达到13人左右,其中具有教授职称2~3人,具有副教授职称6~7人,具有博士学位7~8人,以保证每门课有2位教师任教,并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及以课程负责人为核心的教学团队,使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学历层次更高、结构更合理。(2)加强专业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改善育人条件·5·专业新办之初,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尚不完善,根据建设规划,不断加大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投入,专业仪器设备逐年增加,实习基地的数目也逐渐增加。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本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累计约1521.58万元,校内外固定的实习实训基地4个,实验室条件和实习基地条件均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满足科研、教学的创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创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未来三至五年,拟进一步加强光信息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争将光信息专业实验室建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同时,在稳定和巩固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建1~3个校级挂牌实习基地。(3)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规划,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调整、优化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构建了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主干课程建立了课程负责人制度。未来三至五年,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切实落实课程负责人制度,进一步深化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打造精品课程,逐步将工程光学、激光原理、光电子学、信息光学、光学设计等课程建设成为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通过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全面推进课程建设。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部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方面进行重点研讨,优化课程体系及整合课程内容,使课程体系更趋科学性、系统性;以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人才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加大教学研究,提高育人水平近几年,开展了“普通高等学校育人模式创新研究”、“工程光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等省、市级教研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提高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育人水平,未来三至五年,继续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校企联合培养学生模式等方面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积极申报各级各类教研项目,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以研促教。1.3人才培养方案依据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专业规范》,以及学校确立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在进行广泛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该方案具有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的提高,重视基础技能的训练及实践技能的培养等特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遵循了“夯实基础,注重应用,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以人为本、突出应用、整体优化的原则,注重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光信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6·(1)遵循人才培养的共性和个性要求,按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群按人才培养的共性和个性要求进行分类。类别有通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骨干课、专业拓展选修课、专业技能实践课等。学分制管理,修完规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