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理疗学李瑛整理2020-5-271理疗学直流电疗法一、直流电疗法1、定义:在导体中,电荷流动方向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叫直流电,用此种方法作用于人体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叫直流电疗法。2、治疗作用:(1)消炎、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2)促进骨折愈合(3)镇静与兴奋作用(4)对癌症的治疗作用(5)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6)对静脉血栓的治疗作用3、适应症:神经科疾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内科疾病慢性胃炎、胃肠痉挛、高血压等。妇产科疾病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五官科疾病角膜炎、结膜炎、鼻炎等。皮肤科疾病皮肤溃疡、硬皮病等4、禁忌症:恶性血液系统的疾病、恶性肿瘤、急性湿疹以及对电流不能耐受者。对皮肤感觉障碍的患者,治疗时要慎重,避免烧伤。5、注意事项:治疗前去除治疗部位及附近的金属物。治疗时两极不能接触,以防短路。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能触摸治疗仪或金属物,不能使电极与皮肤分离。治疗后局部出现过敏时,勿抓破,可外涂止痒液。二、直流离子导入疗法1、定义:使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粘膜或伤口导入体内进行治疗的方法,称为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2、适应症:1.神经系统:神经炎、神经痛、神经根炎、神经损伤等。2.软组织疾病:特异性感染、窦道、缺血性溃疡等。3.眼部疾病:角膜浑浊、虹膜睫状体炎等。4.内脏疾病:高血压病、冠状动脉供血不、慢性前列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5.放射线治疗反应,过敏性紫癜、荨麻疹。3、禁忌症:急性湿疹,对直流电过敏,心力衰竭,出血倾向疾病等。4、常用药物:钙、镁、锌、钾、碘等。低频电疗法一、低频电疗法1、定义:医学上把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称作低频电流(lowfrequencyelectrotherapy)或低频脉冲电流。应用低频脉冲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2、治疗作用:1)兴奋神经肌肉组织2)镇痛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3、适应症:废用性肌萎缩、肌张力低下、软组织粘连、血循环障碍、声嘶、便秘、尿潴留、癔病等4、禁忌症:有出血倾向、化脓过程、痉挛性麻痹或感觉过敏者禁用、心脏启博器植入者、严重心功能不全者、局部皮肤破损、孕妇腰骶部。二、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TENS疗法)1、定义:亦称周围神经粗纤维电刺激疗法,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经皮肤作用于人体,利用所产生的无损伤性镇物理理疗学李瑛整理2020-5-272痛作用,来治疗以疼痛为主疾病的电刺激疗法。2、治疗作用:1)镇痛2)改善血液循环3)促进骨折、伤口的愈合4)治疗心绞痛3、适应症:各种急慢性疼痛如: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肌痛、术后伤口痛、分娩宫缩痛、癌痛、幻痛等,也可用以治疗骨折后骨连接不良。4、禁忌症:带有心脏起博器者;严禁刺激颈动脉窦;以下情况需小心使用:①孕妇和胎儿;②眼部;③体腔内;④有脑血管意外病史患者,禁用于脑部;⑤不允许有认知障碍的病人自己使用。注意:功能性电刺激疗法多用于截瘫患者。中频电疗法一、中频电疗法1、定义:应用频率1000~100000Hz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最常用2000—8000HZ)2、种类:3、治疗作用:1)促进血液循环2)镇痛3)消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4)软化瘢痕、松懈拈连作用5)其他作用:锻炼骨骼肌;提高平滑肌张力;引起平滑肌收缩。二、音频电疗法1、定义:应用1000~20000Hz音频段的等幅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音频电疗法(多数采用2000~5000Hz电流)。2、治疗作用:1)改善血液循环及营养物理理疗学李瑛整理2020-5-2732)镇痛3)消肿4)软化瘢痕、松懈粘连的作用5)萧炎散结6)调节神经系统功能7)提高细胞膜通透性,促使药物投入人体8)音频电叠加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的治疗作用3、适应症:关节、软组织、周围神经病损,外伤及手术后病症,平滑肌张力低下、尿路结石,慢性炎症。4、禁忌证;急性感染性疾病、肿瘤、出血性疾病;严重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局部有金属异物、心区、孕妇腰腹部;带有心脏起搏器者。三、干扰电疗法1、定义:将两路频率分别为4000Hz与4000±100Hz的正弦交流电,通过两组(4个)电极交叉输入人体,在电场线的交叉部位形成干扰电场,产生差频为0~100Hz的低频调制中频电流,这种电流就是干扰电流。应用这种干扰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干扰电疗法。2、治疗作用:促进血液循环镇痛消肿治疗和预防肌肉萎缩调整内脏功能调节自主神经促进骨折愈合四、调制中频电疗法1、定义:又称脉冲中频电疗法,使用的是一种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其幅度随着低频电流的频率和幅度的变化而变化。调制中频电具有低、中频电流的特点和治疗作用。2、波形:正弦波、脉冲波高频电疗法一、高频电疗法1、定义:应用频率为100KHz-300000MHz,波长为3000m-1mm的高频电流或其所形成的电场、磁场或电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高频电疗法。2、种类: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微波疗法波段名称波长频率长波3000—300m100—1000kHZ中波300—100m1—3MHZ短波100—10m3—30MHZ超短波10—1m30—300MHZ微波3、生理特性:1)不产生电解、电泳、电渗现象,对皮肤无刺激:由于高频电是一种交流电,是一种正负交替变化的电流,周期变换电流方向,因频率高,不会出现电解、电泳、电渗现象,对皮肤无刺激。2)作用神经肌肉时不产生兴奋作用3)治疗时电极可不接触皮肤4)温热效应明显,因欧姆损耗或介质损耗而产热物理理疗学李瑛整理2020-5-2745)对皮肤无刺激,但过热可引起皮肤烫伤。5)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离子高速震荡产生传导电流,偶极子高速旋转产生位移电流。6)对神经鸡肉的作用是将死神经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4、治疗作用;(一)温热效应(中剂量):改善血液循环;镇痛;消炎;降低肌肉张力;加速组织生长修复;提高免疫力(二)非温热效应5、安全防护:设备安全:高频设备应定期检测维护。应避免接触水或用湿的抹布进行擦拭。每次使用治疗机前应检查治疗功能是否正常工作操作安全:患者和操作者的衣服和皮肤应保持干燥,穿不含金属并且吸汗的衣服。操作者手湿时不得进行治疗操作。患者治疗部位及其附近的金属物品应予去除。患者体内有金属物的部位不宜进行高频电疗,以免烫伤。植入心脏起搏器者不得进入高频电疗室或接近高频电疗机,更不得接受高频电疗。头部一般不宜进行大功率(200W以上)温热量和热量治疗。孕妇不宜进行高频治疗。生殖器官及眼睛不宜进行高频治疗辐射防护:环境:机器不能密集摆放;专用防辐射房间人员:不能直接正视,戴防护镜,穿防护服;避免长时间驻留二、短波疗法1、定义:应用波长为100-10米的高频交流电在机体内产生磁场或电场能量,并主要利用高频电磁场能量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短波疗法。2、频率:3—30MHZ3、波长:100—10m4、治疗作用:改善组织血液、淋巴循环;镇静、止痛、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内脏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组织修复;抑制恶性肿瘤生长5、治疗剂量及疗程疗程:每次5-20分钟,一般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20次为一疗程。6、适应症:1)软组织化脓感染、静脉炎、淋巴结炎、骨髓炎、关节炎、扭挫伤、血肿、烧伤、冻伤、肌筋膜炎、阑尾脓肿、术后伤口感染、前列腺炎2)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胆囊炎、肾盂肾炎、膀胱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痉挛、急性肾衰等。3)周围神经损伤、面神经炎、坐骨神经痛、偏头痛、脊髓炎等。4)盆腔炎、附件炎、前庭大腺炎等。5)无热量对一些急性炎症也有治疗效果。7、禁忌症:1)活动性肺结核,出血倾向,心肺功能衰竭,装起搏器及心瓣膜置换者,妊娠、局部有金属物等禁用。Ⅰ级无热量,无温热感,氖灯管刚启辉,光暗弱。Ⅱ级微热量,刚有温热感,氖灯管全亮,光暗淡。Ⅲ级温热量,舒适温热感,氖灯管明亮。Ⅳ级热量,明显强热感,但能耐受,氖灯管明亮。物理理疗学李瑛整理2020-5-2752)小功率对恶性肿瘤禁忌。8、注意事项:慎用于结缔组织粘连、结节等处睾丸、眼部、皮肤感觉障碍及小儿骨骺部位宜小剂量。三、超短波疗法1、概念:应用波长为10-1米,频率为30—300MHZ的超高频交流电作用人体,以达治疗目的方法,称为超短波疗法。2、波长:10—1m频率:30—300MHZ3、适应症:同短波。4、禁忌症:同短波,另外慎用于肩周炎、瘢痕增生、软组织粘连、内脏粘连,以免结缔组织增生。5、注意事项;同短波。四、微波疗法1、定义:应用波长为1m-1mm(300-30,000MHz)的特高频电磁波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微波疗法。2、波长:1m-1mm频率:300-30,000MHz3、适应症:1)肌肉、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和损伤,如肌炎、腱鞘炎、肌腱炎等2)一些慢性和亚急性炎症,如鼻炎,中耳炎、神经炎等3)一些急性软组织化脓性炎症,如疖、痈、乳腺炎等4)内脏病胸膜炎,肺炎,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心胶痛等。4、禁忌症:1)活动性肺结核(胸部治疗),出血及出血倾向,局部严重水肿,严重的心脏病(心区照射),恶性肿瘤(小功率治疗),孕妇子宫区禁止辐射2)眼及睾丸附近照射时应将其屏蔽5、短波、超短波、微波的比较(P—390)项目短波超短波微波波长100—10m10—1m1m—1nm频率3—30MHZ30—300MHZ300—3000MHZ非热效应较明显明显明显治疗技术电缆法为主电容法为主辐射法主要适应症慢性、亚急性炎症急性、亚急性炎症急性、慢性炎症6、低频、中频、高频电的比较(P—390)光疗法一、光疗法1、定义:应用人工光源或日光辐射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光疗法2、采用的人工光源:红外线760nm—1000µm可见光760nm—400nm紫外线400nm—180nm3、光的生物学作用:热效应:红外线、可见光光电效应:紫外线和可见光(短波部分)可引起。光化学效应:光分解效应、光合作用、光聚合作用及光敏作用。荧光和磷光效应:主要是有可见光和紫外线。二、红外线疗法1、波长:0.76~1000µm(临床上最常用的波长:0.76—400um)2、分段:短波红外线0.76~1.5µm中波红外线1.5~3µm长波红外线3~1000µm3、治疗作用:1)改善局部血液循环2)促进肿胀消退3)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4)镇痛作用5)消炎作用6)表面干燥作用7)促进组织再生物理理疗学李瑛整理2020-5-2764适应症:各种慢性损伤:肌肉劳损、扭挫伤、各种慢性无菌性炎症:腱鞘炎、滑囊炎、神经炎各种慢性、亚急性感染性软组织炎症:蜂窝织炎、丹毒、烧伤创面以及延迟愈合的伤口浅的神经炎和神经痛、压疮、注射后硬结、瘢痕粘连、关节挛缩、肌肉痉挛等5、禁忌症:恶性肿瘤局部、有出血倾向、高热、活动性结核。急性损伤(24小时内),急性感染性炎症的早期。闭塞性脉管炎、重度动脉硬化。局部皮肤感觉障碍。6、注意事项:1)应避免红外线直接照射眼部2)检查患者治疗部位的皮肤对温度觉是否正常3)照射部位有创面时应先清洁处理4)急性创伤24—48小时内局部不宜用红外线照射5)肢体的动脉阻塞性疾病,不宜在局部或远端照射。6)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巡视患者,患者不得移动体位或仪器。7)照射10分钟作用会出现红斑,1~2小时自行消退。出现水疱属治疗过量,给予处理。8)红外线可加剧某些皮肤病,皮炎时应用要审慎三、可见光疗法1、波长:760—400nm2、分类:红光波长760~640nm,对组织的穿透能力最强。蓝紫光是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部分,有光化效应。(用于新生儿黄疸)蓝光波长490~450nm紫光波长450~400nm四、紫外线疗法1、红斑反应:紫外线的红斑反应是紫外线照射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反应,是一定剂量紫外线照射皮肤后照射野皮肤出现的明显发红,色调均匀,边界清晰的充血反应。2、治疗作用:消炎;镇痛;杀菌;促进维生素D3形成;脱敏;促进伤口愈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光致敏3、剂量分级:0级红斑(亚红斑量)Ⅰ级红斑(弱红斑量)Ⅱ级红斑(红斑量)Ⅲ级红斑(强红斑量)Ⅳ级红斑(超强红斑量)4、影响剂量的因素1.部位:敏感性躯干>上肢>下肢;四肢屈侧>伸侧;四肢近端>远端。2.年龄:2岁以内的幼儿和青春期对紫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