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敦煌文献概要讲授提纲第二章:敦煌的历史敦煌学是一个有地域性特点的学科,了解敦煌的历史,是我们准确把握敦煌学的特性、对敦煌资料作出正确的解释、分析和运用的重要前提。*注意:敦煌由于僻处西陲,其政权更迭、历史分期的情况并不完全与中原地区同步。特别是唐宋时期,经历了吐蕃占领和归义军时期、西夏统治时期,被蒙古人占领也比内地早得多,其社会、文化的演变与中原有相当大的差异。*敦煌名义敦煌,古书中或作“燉煌”。在现存文字记载中,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解释为“敦,大也;煌,盛也。”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云:“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近代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看法。不少人认为应当与河西地区的其他一些地名,如祁连、张掖、山丹等一样,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这一类观点在今天的敦煌学界很有代表性,但具体推断各有不同,如:1、即《山海经》中提到的“敦薨”(《山海经·北山经》:“敦薨之山,……敦薨水出焉,而西[东]流注于泑泽。”)乃我国古代民族吐火罗的音译。吐火罗,或作“覩或罗”,是原居住于敦煌、祁连一带的月氏部族,后西迁至中亚。2、匈奴语译音。3、羌语译音。4、西亚、地中海一带国家曾称中国为“桃花石”(Taugas,Tapgac)。今可见者,在六世纪后期至七世纪初(大约相当于中国的隋代)东罗马作家Simocatta的著作中,以及元代李志常的《长春真人西游记》中皆有这样的名称。也有人认为,“敦煌”来自对这个词的音译。5、与希腊人有关。等等现在一般认为,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可能性比较大,其原义可能在东汉时已经失传,故有应氏之说。第一节:汉代对敦煌的开拓和经营一、敦煌郡的设置根据考古,河西地区(包括敦煌)在旧石器时代已经有居民。2就历史记载而言,《尚书·舜典》有“窜三苗于三危”的文字,被看作是有关敦煌地区居民的最早记载(有争议)。通常认为,这些人与当地的土著民族融合,成为羌人的祖先。春秋时期,生活在这里的是塞种人。战国到秦代,生活在这一带的则是乌孙、月氏等游牧民族。汉初(大约相当于汉王二年,—204年)匈奴冒顿单于攻破月氏,大月氏西迁,匈奴人占据了这一地区。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目的就在于招大月氏还居旧地,共御匈奴。他的出使虽未达到预期目的,但实地考察了中西交通道路,正式开通了丝绸之路,揭开了中西往来的序幕,史称“张骞凿空”(打通交通孔道,出《史记·张骞传》),河西走廊在中西交通中的重要地位也随之确立,也因此才有了后来敦煌郡的设立和当地的发展繁荣。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讨伐匈奴取得决定性胜利,匈奴浑邪王投降,敦煌地区始为汉王朝所有。这一年,河西设立了酒泉、武威二郡,敦煌地区在酒泉郡治下。前111年(元鼎六年)或稍后,分武威郡设张掖郡,分酒泉郡设敦煌郡,是为河西四郡。这是在敦煌正式建立行政机构的开始。汉代的敦煌郡,下辖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六县。二、汉政府对敦煌的经营1、军政管理首先,把长城延伸到敦煌一带。为巩固对河西的统治、保证丝路畅通,西汉政府首先下令修建了从令居(今甘肃永登)向西到阳关、玉门关的一千公里的长城,修筑亭障、派兵驻守,设阳关都尉管理龙勒南境、玉门关都尉管理龙勒北境,同时作为河西与西域之间的门户。约公元前60年前后,汉政府设西域都护府,又把长城延伸到焉耆(今南疆库尔勒附近),但从汉帝国的版图来说,最西仍是敦煌,西域虽设都护,各国与汉朝之间是朝贡、臣服的关系。汉政府在敦煌设置军政官吏,有两方面的目的,即“通西域”和“隔绝南羌、匈奴”(《汉书·地理志》)。也就是:(1)管理中西交通和贸易活动;(2)作为防守边境和进取西域的基地。到西汉末年,北匈奴取代汉朝成为西域霸主。东汉时,西域都护只好驻扎在敦煌,办理西域事务,其统辖范围是自敦煌以西,到大宛和葱岭;当时,西域各国入朝的王子也都留居敦煌。故而,敦煌在经营西域、卫护丝路中举足轻重。以后,敦煌太守主持进行在西域的一系列军事活动,范围从伊吾、焉耆,一直到疏勒、于阗。这种状况,在后来的魏晋、十六国、南北朝、隋,以及唐前期,一直没有改变。即敦煌不仅是中原和西域的交通枢纽,而且是中原王朝开疆拓土的军事基地和控制西域的政治中心。2、屯田移民汉政府拓地河西以后,就开始实行屯田、移民的政策,来解决边防的军需供应问题。*这一地区原本地广人稀,驻有重兵以后,如果从中原转运粮草,很难承受;另一方面,人烟稀少,也难以维持巩固的统治。因此政府大力移民屯田,并设官管理。3当时的屯田,分为军屯、民屯两种。(1)军屯,由戍卒(当地驻军)担任,即所谓“战时荷戈、平时耕种”。戍守边地的同时,力求自给。*李广利初次征伐大宛失利,汉武帝大怒“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贰师恐,因留屯敦煌。”——作为军事重镇,驻扎在当地的军队(不仅有当时守军,还包括因其他原因驻留敦煌的军队),都是通过屯田,实现粮食自给的。(2)民屯,在军队自给自足的同时,汉政府对河西“徙民以实之”,实现对当地的有效统治,并为当地的开发提供必需的人力。这就是移民屯田。《汉书·地理志》:“自武威以西本匈奴昆(浑)邪王、休屠王地,武帝时攘之,初置四郡,以通西域,隔绝南羌、匈奴。其民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报怨过当,或以悖逆无道,家属徙焉。”——即移民主要由两种人构成:贫民和罪犯。如:*汉武帝元狩五年(—118)“徙天下奸猾吏民于边,河西与焉”——敦煌也在内,这是汉朝向这一地区移民的最早记载。*元鼎四年(—113)秋,南阳新野人暴利长,遭刑屯田敦煌界。*武帝征和六年(—91)戾太子叛乱,“其随太子发兵以反法族、吏士劫掠者,皆徙敦煌郡。”*成帝永始二年(—15),将作大匠解万年以建造昌陵无功,“佞邪不忠”、“妄为巧作”徙敦煌。因同一事件被流放敦煌的还有西域副都尉陈汤等人。*哀帝建平二年(—5)司隶校尉解光、骑都尉李寻等,以“反道惑众”(传播邪教)徙于敦煌。此外,在居延汉简中也有关于百姓到敦煌屯田的记载。据考订,历史上敦煌的大姓,张、索、李、阴、氾等家族的先祖多是在西汉时迁入敦煌的。新莽时期到东汉初,中原动乱,“时天下扰乱,而河西独安”,一些世家大族避至河西。*《后汉书·孔奋传》“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居河西”;*《后汉书·窦融传》载,新莽末,窦融被任命为巨鹿太守,融谢绝,提出愿去河西,认为“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带河为固,此遗种处也。”(“抚结雄杰,怀辑羌虏”“流人避凶饥者,归之不绝。”至东汉建武六年,归服东汉)。东汉时期,政府方面移民屯田的政策也在继续推行。如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命令天下郡国将部分罪犯送往朔方、敦煌屯田,规定“妻子自随,父母同产欲求以从者听之,女子嫁为人妻,勿与俱。”4三、经济文化发展当时移民,贫民的迁徙由政府“皆与犁牛”,所以中原地区较先进的农具和耕作方法直接进入敦煌,而在绿洲上发展农业的条件也比较好,所以敦煌很快发展成为相当繁荣的农业区和粮食基地。在移民屯田的过程中,大族在举家西迁时,往往带有部曲、佃户,其中不乏能工巧匠,而如前所举陈汤、解万年都是与工程制作业有关的。所以,随着移民的迁入,手工业、制造业也相应地发展起来,并且具有较高的起点。在经济方面,除农业外,桑蚕纺织、皮革加工、果木培植、酿造业、冶炼业也相继出现,并随历史的进程持续发展。从人文特点上,就是胡汉交融——原为少数民族居住区,外来移民把内地的生产生活方式、习俗、思想文化带来之后,在当地落地生根,融合发展。东汉时期的新移民对当地的发展又有所推动。特别是明帝时,河西东部受到羌人的骚扰,经济受到影响,唯敦煌得免,经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文化上开始出现一些有影响的人和事,如:*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农书《氾胜之书》,作者氾胜之,西汉时的著名农学家,晚年因其子氾辑任敦煌太守,移家敦煌,写成是书。(伯3636《古类书》有该书佚文)*东汉时出了才子侯瑾,几次拒绝征辟,隐居著书,有《矫世论》、《皇德传》等,在当时很受推崇。入《后汉书·文苑传》*张奂父子。敦煌渊泉人,张奂在东汉末年是很有政绩的官员,有“文为儒宗,武为将表”的美誉(《后汉书》有传),曾官至武威太守、大司农,护匈奴中郎将等,屡建功勋。后因得罪权贵,退居田里,设馆传授儒学,据说门徒达到千人,有《尚书记难》三十余万言。其子张芝、张昶皆有令名。长子张芝,少有节操,拒不为官,以书法闻名于世,人称“草圣”两汉时期(前121至220年,经过三百多年的经营,从总体上,敦煌一直处于一种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加之在军事和贸易上的重要地位,很快成为西部的军政中心和商业城市。在经济文化上,虽然尚未显露锋芒,但基本格局已经确立,并为其在魏晋以后的繁荣奠定了的基础。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一、建制沿革与政治、经济状况1、魏晋从东汉末年起,内地进入分裂割据状态,可谓战乱频仍。而敦煌僻处西陲,相对安定,一直没有经历大的战乱。虽然在东汉末期曾二十年旷无太守,但未受大的冲击。三国时期属曹魏,继而成为西晋辖区,(仅为朝廷易主,则改换国家名称),一直相对稳定。其地位,也仍与汉代一样,是中央政府控制丝路贸易的咽喉要地,也是当时代表中央政府实行对西域诸国领导、统辖的政治中心。这个时期,东西交通上的情况是:东汉末,特别是桓帝以后,东汉已无力控制西域,同时西域各国内部的情况也混乱起来,到黄巾起义爆发后,汉政权濒于崩溃,与西域的交5通一度断绝。魏文帝黄初三年(222),鄯善、于阗、龟兹遣使至魏,西域复通。设置戊己校尉,由当时的敦煌长史曹恭担任;西晋时,朝廷势力一度向西延伸,设伊吾郡(哈密),郡治亦放在敦煌,由敦煌太守兼理。这时的敦煌,仍是朝廷经营西域的大本营,丝绸之路的枢纽。在这段时间里。敦煌政治经济发展中有几件事值得一提:(1)三国时期(曹魏),敦煌出现过两位很有作为的太守。*仓慈,魏明帝太和年间任,“抑制权右”、“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保证社会安定,并为西域胡商过境和从事贸易提供种种方便,使敦煌在丝路复通后,重又成为胡汉交往的都会。*皇甫隆,齐王嘉平(249—254)年间任,“教作耧犁,又教衍溉”以至“岁终率计,其所省庸力过半、得谷加五。”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2)西晋咸宁元年(275),太守令狐丰扩建河仓城为大型军需仓库,以资储备。——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敦煌在中西关系中的重要性。2、十六国时期西晋末年,北方陷入“五胡乱华”的十六国时期,在十六国时期,敦煌先后归属于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五个政权。大致情况是:四世纪初,张轨占据凉州建立割据政权,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前凉”,敦煌属焉。后来张骏在位时,335年,把敦煌、晋昌、高昌三郡以及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合为沙州,州治设在敦煌,管辖包括西域在内的广大地区,这样,敦煌的重要性有所提高。前秦时,又把江汉、中原百姓一万七千户迁到敦煌,以期进一步开发。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河西建立后凉政权。395年,后凉内乱,“武威、张掖已东人西奔敦煌、晋昌者数千户。”公元400年,敦煌太守陇西成纪人李暠脱离后凉,被当地豪门推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建立起以敦煌为中心的西凉政权,建都敦煌。这也是敦煌历史上唯一一次被作为国都,为时五年。405年(建初元年)李暠迁都酒泉,并带走部分居民,但敦煌因为“郡大众殷,制御西戎,管辖万里”是“军国之本”,先后任命其次子李让、六子李恂为敦煌太守(宁朔将军、西夷校尉)来“统摄昆夷、辑宁殊方”,负责西域事务和中西关系。421年,西凉为北凉所灭。北凉进攻敦煌时,因久攻不下,三面起堤,引水灌城,并在破城后屠城。这是敦煌历史上的一次大劫。3、南北朝439年,北魏灭掉北凉。北魏平凉时遭到了北凉沮渠氏的顽强抵抗,凉州陷落后,其残部西撤,在酒泉、敦煌又继续抵抗。442年,北凉君主沮渠无讳被迫撤离敦煌,带领一万多户居民远渡流沙,西据鄯善、高昌。李暠之孙李宝从伊吾入居敦煌,入城安民,奉表降魏。被授予持节侍中、都督西陲诸军事、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护西戎校尉、沙州牧、敦煌公的官爵,统辖玉门关以西的广大地区。445年,北魏征召李宝入朝,此后,完全控制了敦煌。行政建置:444年,北魏废郡建镇,把东起凉州、西括高昌,广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