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落日余晖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主要内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国疆域的演变发展君主专制加强对外关系与中外交流经济发展文化成就第一部分历史坐标-2-名师考点精讲五年真题导练主题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阶段特征:1.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及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1)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2)经济上:农耕文明衰落,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文化专制。(4)对外关系上: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斗争。2.世界:欧洲主要国家完成了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飞跃。英国于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工业强国。1368年1405年1433年16世纪中期1636年1644年1662年1727年1840年政权更替重大事件明朝时期清朝前期朱元璋(明太祖)应天府(南京)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满洲改国号为清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明朝建立清军入关明朝灭亡鸦片战争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大顺政权收复台湾设驻藏大臣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考点一明朝的建立明朝皇权的强化皇帝专权的弊端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识记)明朝的建立背景(1)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2)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3)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队伍逐渐壮大明朝建立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今江苏南京),他就是明太祖元朝灭亡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1368朱元璋应天府朱元璋认为元朝最大的弊端是什么?这会对他的统治政策产生怎样的影响?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明太祖实录》军国重事掌握在地方官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该集权于皇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政治措施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皇明祖训·祖训首章》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建立朱元璋强化中央集权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地方:废行省,设三司中央:废丞相和行中书省,权分六部特殊机构:设锦衣卫、东厂(明成祖)科举:八股取士明朝君权的强化分散兵权,分为五军都督府农业经济发展引进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手工业苏州是明代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明朝时期的制瓷中心商业北京和南京是明朝时期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有名的商帮,如山西晋商和安徽徽商考点一: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1.《皇明祖训》中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A.强化封建皇权B.便于传达中央政令C.监视官民D.控制国家兵权A15423时间:郑和下西洋出发:最远:目的:6特点:意义:对外开放1405—1433年太仓刘家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声望,“示中国富强”,同时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时间长、规模大、航程远、次数多增进中国与亚非相互了解与友好往来;开创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亚非海上交通线考点二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和下西洋(识记)戚继光抗倭(识记)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文莱以西各地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称作西洋。中国西洋诸国丝织品、瓷器、茶叶、铁器、金属货币、耕种技术、中药、历法……香料、药物、珍珠、宝石、珊瑚、象牙、珍奇异兽、珍稀植物、佛教……根据《中华文明传真·明》整理商品、技术、文化商品、物种、文化至其(明成祖)季年(晚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命而入贡者迨(达到)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杨廷玉《明史》梁启超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和平发展是中国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政策。历史上郑和下西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给予邻邦巨大帮助,交了很多朋友。——习近平访德演讲(2014.3.30)项目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不同点背景时间目的实质影响相同点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益发达1405—1433年15世纪末—16世纪初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掠夺财富,开拓市场和平友好交往殖民掠夺、殖民扩张的侵略活动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推动了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的繁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都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都促进了世界各地区的交往和联系戚继光抗倭倭寇元末明初,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的日本武士和奸商背景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明王朝派到东南沿海抗倭概况戚继光大力整顿军队,招募农民和矿工,进行严格训练。他率“戚家军”在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消灭了福建、广东地区的倭寇,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性质),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背景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入侵153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戚继光台州民族英雄暴力冲突考点二:郑和下西洋的史实1.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朝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派鉴真东渡日本B.派郑成功驱逐荷夷C.派张骞通西域D.派郑和出使西洋2.《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说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宣扬国威B.征服异域C.掠夺财富D.给国家带来商机DA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他抗击的侵略者是()A.沙俄B.英国C.荷兰D.日本D科技李时珍(明)《农政全书》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明)《本草纲目》明代末年重要农业科学巨著徐光启(明)《天工开物》著名规模空前的药物学巨著特点:总结性、实用性、全面、具体、详实考点三明长城和北京城《本草纲目》《农政全书》“东方医药巨典”1.明朝人赞美《本草纲目》说:”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观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下列对这部著作评价正确的是()A.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B.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医药学著作D.是我国第一部医药学著作C2.《天工开物》所涉及的工农业生产技术在当时世界上基本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部著作被誉为()A.“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中国18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C.“中国19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D.“中国16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A秦长城明长城目的起止建筑作用象征意义抵御匈奴南下防范蒙古骑兵的侵扰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东起鸭绿江边,西到嘉峪关土筑东段用条石和青砖,位置靠南军事上抵御少数民族侵扰;经济上促进北疆经济开发;政治上是连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凝聚力建筑一个人:一个决定:一个浩大工程:明成祖朱棣选定北京为都城宫城(紫禁城)建筑紫禁城建筑特征: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皇权至上小说和艺术小说代表小说(俗称《三国演义》)成书时间元末明初元末明初明代中期作者内容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描写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地位我国的开山之作优秀的长篇小说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书画艺术出现了书法名家董其昌和绘画名家徐渭等戏剧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章回体小说文学发展逐渐平民化世俗化1.名著《西游记》可谓家喻户晓,人们对书中的故事情节耳熟能详,其中的故事取材于()A.鉴真六次东渡日本B.玄奘西行天竺取经C.郑和七次下西洋D.张骞两次出使西域2.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①诗②词③小说④曲A.③①②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③②D.③②④BB3.“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哇!”电视剧《水浒传》再现了哪个时期一群传奇英雄的故事()A.三国B.唐朝C.宋朝D.清朝C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背景(1)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2)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官府催征如故,广大农民纷纷起义概况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的口号。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4月,起义军攻进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朝灭亡结果在明军与清军联合夹击下,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转战各地,最终失败考点四李自成起义满族入主中原“均田免赋”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满洲兴起兴起明朝后期,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建国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发展1635年,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清兵入关明朝灭亡后,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在山海关夹击李自成的军队努尔哈赤皇太极[点拨]1.推翻明朝统治的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不是清军。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皇太极改国号为清。2.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及其时代特征。(1)封建社会形成、初步发展、首次统一时期——战国、秦汉时期。(2)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明清时期。清朝的疆域1820年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台湾正式建省管辖意义: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考点五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清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巩固西北边疆清朝的疆域清朝的疆域1820年西藏1653年,顺治帝正式册封“达赖喇嘛”1713年,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172717511793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在西藏地方设立噶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西藏达赖与班禅转世“金瓶擎签制度”方式1:册封首领方式2:设置机构方式3:设置法律法规雍正帝清朝的这些措施,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密切了西藏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清文献通考》译:顺应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不改变他们的习俗;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但不改变适合他们民族传统的政治制度。清朝的疆域1820年新疆巩固西北边疆巩固西北边疆时期事件影响康熙帝乾隆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稳定西北边疆地区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加强管辖西北边疆1771年土尔扈特部(渥巴锡)回归祖国设置伊犁将军巩固发展多民族国家清朝的疆域1820年雅克萨尼布楚雅克萨之战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