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练习题1.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四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20多年的实践,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B)A辅助性作用B决定性作用C基础性作用D补充性作用2.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B)A公平与效率的关系B政府和市场的关系C国家与社会的关系D国家、社会与市场的关系3.下列哪一项是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成份(A)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个体经济D.股份制经济4.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会提出会后工作的总基调是(C)A稳中有为B稳中求变C稳中求进D稳中有变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的根本原因是(B)A.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B.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C.多种经营方式并存D.多种筹资方式并存6.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B)A.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B.我国社会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C.生产要素可以转化为生产力D.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7.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的意思是,农业(B)A.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B.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C.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D.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D)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10、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C)A、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B、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及运行方式D、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体系1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C)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12、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行市场、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是(A)A、资源节约型社会B、环境友好型社会C、和谐社会D、创新型社会13、国家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制度是(A)A、社会保障制度B、消除贫困制度C、维护社会稳定制度D、保障最低生活标准的平均分配制度14、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的根本之策是(C)A让人民监督权力B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C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D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15、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B)A、人民群众尽快富裕起来B、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6、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C)A建立人民共和国B召开人民代表大会C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D.人民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17、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A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福祉B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C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D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发展19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A)A.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B.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C.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D.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联系20、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得到不断推进。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A)A实行差额选举B按党派分配名额C按单位分配名额D实行等额选举23、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是:(D)A、前者为目的后者为手段B、前者为基础后者为目标C、前者为内容后者为形式D、二者相互依赖、配合24.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的奋斗成果和历史选择,它们的核心内容都是坚持(D)A.共产党的领导核心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C.四项基本原则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A)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A)A、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B、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C、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D、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27.中国共产党和各主民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C)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2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A)A.人民当家作主B.人民民主专政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人民参与国家管理30.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对任何国家和民族来说,根本的人权是(C)A知情权与监督权B平等权与自由权C生存权和发展权D表达权与参政权31.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B)A.广泛性B.真实性C.阶级性D.现实性32.民主的发展程度越高,民主的本质就越优越。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C)A.肯定了民主发展程度与民主本质的区别B.否认了民主发展程度与民主本质的联系C.认为民主的发展程度决定民主的本质D.认为民主的本质决定民主的发展程度33.在我国、既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标志的是:(B)A.生存权和劳动权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D.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34、文化强则中国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其关键是(A)A.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B.发展新型文化业态C.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D.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理念保函“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其中,公平正义是:(A)A.社会主义法制的价值追求B.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要求C.社会主义法制的核心内容D.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使命3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B)A、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外国文化中的有益成果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C、始终高举社会主义文化大旗,在文化观念上决不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决不简单模仿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39.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C)A.公益性文化B.普及文化知识C.体制机制创新D.传播先进文化41.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B)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4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实现祖国统一C.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D.实现全面小康4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标志是(A)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以爱国主义为原则C.以民族团结为核心D.以团结合作为最高理想44.两个文明一起抓,关键是(C)A.抓物质文明B.抓精神文明C.两手都要硬D.先抓物质文明,后抓精神文明4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A)A.思想道德建设B.科学建设C.教育事业D.文化建设46.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C)A.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和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B.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和为全国工作大局服务C.为人民服务和社会主义服务D.为政治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47.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文化工作者要努力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为此必须坚持(B)A.把“扫黄打非”放在首位B.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C.把“双百”方针放在首位D.把文化产品多元化放在首位48.邓小平在1986年曾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个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这段话强调了(C)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B.腐败问题的严重性C.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必要性D.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性49.以下关于和谐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是(B)A.和谐社会是最高理想B.和谐社会是共同理想C.和谐社会是全体公民的理想D.和谐社会只是中国人的理想50.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D)A.二者在内容上完全不同B.二者是两个阶段上的不同目标C.二者的目标要求是完全相同的D.二者都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正确反映5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这个飞跃是我们党对下列哪个问题的新的探索(A)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改革开放C.对外开放D.小康社会52.《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C)A.根本任务B.根本原则C.本质属性D.基本要求53.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C)A.党的领导B.发展公共事业C.制度建设D.提高思想道德素质5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A)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诚信友爱D、安定有序5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C)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C、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D、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5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D)A、大同社会思想;B、中国传统的小康思想;C、三民主义;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7、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B)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B.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A本质属性B表现形式C政治体制D经济体制59、关于“和谐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和谐社会就是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的社会B.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社会形态C.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组织得到很好协调或稳定的那种社会D.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6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是(C)A.两者是并列的B.两者同时实现同时完成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