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第三讲--古代史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讲古代史诗教学目的:•了解史诗的定义,史诗与神话之间的关系,史诗与史书之间的区别,东西方史诗在布局和发展上的特点,东西方史诗的异同;•了解两河流域古老的文明历史,掌握古代巴比伦文学主要成就,把《吉尔伽美什》作为神话-原型批评的范本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印度文化的特点,掌握古代印度文学的历史分期及主要成就,印度文学发达的神话和寓言传统,了解印度两大史诗的结构、内容、思想内涵,通过研读印度两大史诗深入认识印度社会,认识达磨——印度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了解古希腊文明的特点,掌握古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了解荷马史诗的基本结构、内容、艺术特点,比较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形象,从“阿喀琉斯的脚后跟”这一文学隐喻看西方人的民族自省意识。一、导论(一)史诗(epic)的定义①诗中的长篇作品,反映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塑造著名英雄形象,结构宏大,充满着幻想和神话色彩。著名史诗如古代希腊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②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社会面貌和人民群众多方面生活的优秀长篇叙事作品(如长篇小说),有时也称为史诗,或史诗式的作品。——《辞海》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通常指以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代长篇民间叙事诗。史诗主要歌颂每个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战胜所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克服自然灾害、抵御外侮的斗争及其英雄业绩。——《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二)史诗与神话之间的关系•史诗和神话存在着多方面的继承关系。神话为史诗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许多零散而缺乏系统的神话在史诗中得到了整合和创造性的加工发挥;但是,史诗的中心主题已由神话的神祗创世和自然物的神格化转向对人类英雄的神化和讴歌。•神话是人类从野蛮社会走向原始文明社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史诗则是人类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产物,或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民族大融合时期的产物。•神话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即分即合、若即若离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力量的矛盾对立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崇拜,反映的是先民企图改造、驯服和利用自然力的强烈愿望;史诗主要表现不同的人类社会集团,包括部族与氏族之间血与火的交锋和痛苦的融合,史诗中相对立的两种力量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力量。•神话形象主要表现为动物性、人性与神性结合的神;史诗形象主要是人,是脱离了动物性的具有奇异才能的英雄和超人。•神话与原始宗教即自然宗教密不可分,与图腾崇拜、巫术礼仪密不可分;史诗则与体系宗教即人为宗教或神学宗教紧密相连。•原始思维是神话创造的决定性思维动力;史诗中原始思维的作用逐渐减少,甚至出现了理性思维的端倪。•神话是原始初民对自然现象和人类自身生活的象征性阐释;史诗作为历史的神话化或神话的历史化,是人类童年时期对人世现象和社会关系的象征性阐释。•神话是浑然一体的文化现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类型,那么史诗则是人类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文类。(三)史诗与史书的区别•史诗和史书存在一些本质的区别。•史诗记述历史传说,史书记述历史事实;•史诗饱含艺术想象,史书崇尚实有其事;•史诗(尤其是原始史诗)以口头方式创作和传播,史书以书面方式写作和传播;•史诗内容的传说性主要是指诗中的人物和事件,而诗中提供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却并非完全虚构。(四)东西方史诗在布局和发展上的特点•东方史诗:世界上最古老的史诗——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大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波斯诗人菲尔多西的《列王记》,格鲁吉亚大文豪鲁斯塔维里的《虎皮武士》,亚美尼亚的《撒逊的大卫》,题名为《松迪亚塔》的五部非洲史诗。总的来看,东方史诗的布局与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上述史诗、“准史诗”都产生于西亚、南亚和非洲地区。在以汉民族文化为中心的东亚地区,我们不但找不到严格意义上的史诗,甚至也找不到“准史诗”。•西方史诗:古希腊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日尔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昂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冰岛人的《埃达》和《萨迦》,芬兰人的《卡列瓦拉》,玛雅人的《波波儿·乌》,法兰西民族的《罗兰之歌》,西班牙民族的《熙德之歌》,德意志民族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民族的《伊戈尔远征记》,阿根廷诗人何塞•埃尔南德斯的《马丁·菲耶罗》。(五)东西方史诗的异同比较1、相同点•古代长篇叙事诗•取材于古代神话和英雄传说•描写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塑造民族英雄形象•结构宏大•风格庄严、崇高•形成过程的一致性2、不同点•战争英雄与文化英雄•尚力与尚德•故事性与非故事性参考文献:•黑格尔:《美学》第3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侯传文:《东方史诗文类初探》,《东方丛刊》2007年第3期。•黄宝生:《摩诃婆罗多译后记》,《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刘劲予:《东西方史诗比较论》,《学术研究》1998年第8期。第一节《吉尔伽美什》一、古代巴比伦文明•巴比伦——“神祗之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苏美尔人•楔形文字•阿卡德人——阿卡德王国•阿摩利人——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喀西特人•亚述人——亚述帝国•迦勒底人——新巴比伦帝国——尼布甲尼撒二世——空中花园古巴比伦神庙苏美尔人楔形文字•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后,阿卡德、古巴比伦、亚述都采用了这种文字体系。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代开始,楔形文字便向西亚地区广泛传播,赫梯人、腓尼基人、埃兰人、波斯人都接受了这种楔形的书写方式。故此,楔形文字被誉为“古代东方的拉丁语”。在西方世界中,希罗多德的《历史》曾提及“亚述文字”。不过,历史已将它湮没、失传。近代世界最早发现并给予命名的是意大利17世纪旅行家瓦利。经德国的格罗特芬特和英国的罗林逊、乔治·史密斯等于19世纪50年代译读出来了。罗林逊19世纪30年代,英国军官罗林逊在伊朗西部的拜西斯通岩石处发现了一幅刻在岩壁上的雕刻作品泥板文书拉玛苏空中花园巴别塔二、古代巴比伦文学概况•在文化渊源上,巴比伦文学与远古的苏美尔、阿卡德文明血脉相通,它们一般被视为一个整体。其主要的文学成就有神话传说、史诗和箴言诗三种体裁,其他文学类型还有劳动歌谣、寓言、赞歌、祈祷文等。(一)神话•苏美尔人崇奉自然神,其宗教很少超出原始多神教阶段。太阳神舍马什、风雨神恩利勒、生育和生命女神英安娜、瘟神内尔各勒是他们所崇拜的神祗中主要的几个。•苏美尔创世神话认为:宇宙万物和它们的秩序是由水神(又是智慧之神)恩基创造和确立的。•阿卡德人流传最广的神话有两部:《埃努玛·埃立什》、《伊什妲尔下降冥府》(它是对苏美儿人的《英安娜下降冥府》神话的一种改造)(二)史诗•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当推原始英雄叙事史诗《吉尔伽美什》(三)箴言诗•著名的《咏正直的受难者的诗》叙述了一个笃信宗教的受难者的故事。这首诗产生于巴比伦人执政时期,被视为后世希伯来哲理诗篇《约伯记》的早期原型。它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宇宙的神秘莫测和人类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的思想,是东方哲理诗中较有意义的一篇古代作品。三、《吉尔伽美什》•这部亚述语楔形文字所刻的泥板书共有3000多行,诗体,是目前世界文学史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一部史诗。主要取材于苏美尔——阿卡德神话故事、英雄传说。吉尔伽美什•大洪水后苏美尔人的著名城邦乌鲁克第一王朝第五位“恩”或“恩西”(意为国王或执政)。•执政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600年之间。据考古资料《苏美尔王表》证明,吉尔伽美什的名字被编在苏美尔最古老的国王名录里面。•人间英雄,但古代人们往往赋予英雄以神奇浪漫色彩,吉尔伽美什在人们长期口头传颂过程中有了“神”的色彩,他成了大神阿鲁鲁所创造的“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英雄,在巴比伦神话中相当于太阳神。•“吉尔伽美什”(Gilgamesh)的含义是“火与斧的人”,赫罗兹尼认为他是普罗米修斯的原型,是最古老的“灵智英雄”。•吉尔伽美什是山野-物异型弃子英雄。《吉尔伽美什》的成书过程•《吉尔伽美什》的原始形式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文学,史诗的基本内容于公元前3000年代的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已形成雏形,它同早期的苏美尔的英雄传说《吉尔伽美什和生物之国》、《吉尔伽美什和天牛》、《吉尔伽美什之死》、《吉尔伽美什、恩启都和另一世界》、《吉尔伽美什和阿伽》等有直接联系。确切地说,“它是公元前2000年代的巴比伦人对公元前3000年代苏美尔人的文学遗产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从一个口头文学演变成为泥板文书。其成书过程长达一千多年。(一)叙述层面•第一部分,写暴君吉尔伽美什的残酷和他与蒙昧英雄恩启都的结交。这一部分包括在第一、二块泥板上。•第二部分,写吉尔伽美什一改暴戾的脾性,转而成为为百姓除害造福的英雄,与恩启都一起诛杀雪杉之妖芬巴巴。这一部分包括在第三、四、五块泥板上。•第三部分,写水性杨花的女神伊什妲尔的求爱和遭到拒绝后的报复。这一部分包括在第六块泥板上。•第四部分,写恩启都遭众神的惩罚患致命的疾病暴亡,吉尔伽美什的悲悼。这一部分包括在第七、八块泥板上。•第五部分,写吉尔伽美什为寻访人类始祖乌特那庇什提姆、探求死和求生的奥秘的长途远游。这一部分包括在第九、十、十一块泥板上。•第六部分,写吉尔伽美什与友人恩启都的幽灵对话。这一部分见于第十二块泥板上。(二)象征性内涵•这部古老的英雄史诗艺术魅力的主要源泉。•与处于世界文学史上顶峰位置的古希腊荷马史诗相比,东方史诗显得较为原始与散漫,黑格尔把希腊史诗称作为古典型史诗,把东方史诗看作是“其中心是象征型的”。•这种诠释的理论基础就是苏美尔·巴比伦人以象征为中心的神话思维。•数字象征、情节象征、人物象征、意象象征数字象征•神秘的数字、宇宙之大数7:“七贤”、“七身索子甲”、“七年歉收”、“造船七天竣工”、“船在尼什尔山搁浅七天”、“祭神时的七只又七只酒盏”、“烤了七个面包”等•神秘的数字12:12块泥板、12个月、一天12个时辰(古巴比伦历法规定)、恩启都从患病到死恰好12天、巴比伦人按太阳运行的黄道圈即太阳轨迹分成12部分和12个黄道星座。•“11”。载在第11块泥板上的洪水浩劫和方舟救渡神话与巴比伦历法中的11月份称为“大雨天灾之月”暗合。情节象征•代表着城邦文化的吉尔伽美什与代表着游牧文化的恩启都的决斗以及和解,象征着苏美尔人的城邦文化与阿卡德人、巴比伦人的游牧文化之间的冲突以及融合。•英雄历险、吉尔伽美什为寻访人类始祖乌特那庇什提姆、探求死与永生之谜的长途跋涉、方舟救渡与人类再造、生命之草得而复失、幽冥地府的故事,象征着人与自然环境、自然法则的不懈拼搏、协调,又象征着人对生命奥秘的不断探索、理解,人认识自身、发现自我的社会化进程。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吉尔伽美什从恩启都这个对象化的“我”中认识了自身。•死亡意识推进着自我意识的觉醒,正是由于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限度,才可能进而去思考在这个必然限度中怎样争取自由。换言之,人知道了必然死,才进而知道如何生的问题。死亡是人类最大的恐惧。所以,对死的关注可视为人生哲学的开端,对永生不朽的探索追求,是世界文学史上许多民族在神话阶段所共有的憧憬。生命树(TreeofLife)•神话学家们认为,《吉尔伽美什》中的长生草是最早见于文献的“生命树”。在世界文学中,与吉尔伽美什寻求生命之草的故事在性质上最接近的可以说是中国神话中后羿与嫦娥的传说。都是克服死亡这一母题的重现。思考题:•何谓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代巴比伦文学产生了哪些文学成就?•古代巴比伦著名的箴言诗《咏正直的受难者的诗》作为早期原型,对古代希伯来民族的哲理诗篇《约伯记》产生了哪些影响?•吉尔伽美什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学形象?•东方原始英雄叙事诗与荷马史诗有什么异同?参考文献:•《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古巴比伦神话》,李琛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M·Φ·奥夫相尼科夫《中近东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叶舒宪:《探索非理性的世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邱紫华:《东方美

1 / 1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