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课题研究报告与总结当今社会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已经相当的重视,垃圾分类早已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元至300元人民币。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难道我们对待垃圾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办法是有的,这就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垃圾回收作为一种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许多发达国家,回收产业正在全国产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以美国3个城市巴尔的摩、华盛顿和里奇蒙为例,过去回收垃圾每处理1吨需要花40美圆,分类处理以后,这些回收的垃圾在1995年就创造了5100个就业机会。在美国这3个城市只是很小的一个地区,其垃圾回收不仅节约了处理垃圾的费用,而且创造了5亿美圆的财富。一、研究背景很多人都曾经在报纸或者是电视上看到过有关欧美和日本等国家推行垃圾分类如何成功的报道,但在看过这些报道之后你是否有所想法呢?或者还是钦佩那些市民的自觉意识呢?或者对于北京的现状感到悲哀呢?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最先推行垃圾分类的国家不是芬兰、瑞典,也不是美国、日本。在北京,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垃圾应当从源头减量。几乎所有的人都建议城市应当推行垃圾分类。可能很多人不清楚,全世界公认最早垃圾分类的是北京。这一点,德国人、法国人、日本人都承认。因为在1957年7月12号《北京日报》的头版头条曾经有一篇文章叫做“垃圾要分类收集”。所以,被世界公认“北京是最早进行垃圾分类的城市”。可是现在呢?我们的学校没有关于环境保护的课程,我们不清楚垃圾分类到底有什么样的深远意义,我们也不清楚垃圾到底应该怎么分?大街上、小区内随处可见的分类垃圾桶上却没有明确的标识来告诉人们垃圾的分类方法;垃圾桶内,更是一派热闹的场景,可回收不可回收乱七八糟,没有人注意,也没有人管理。是政府宣传的不够?还是市民不够自觉?还是设施不够齐全?垃圾分类在中国到底是怎么的一种情况呢?其他地区成功推行垃圾分类对我们又有什么借鉴呢?我想来简单的研究和剖析一下。二、实施过程初期选定这个课题,是源于我的一次偶然的灵感。一次,当我走在大街上,手里有个垃圾想扔的时候,忽然发现传统的垃圾箱已经被分类垃圾桶给取代了,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部分。我很惊奇,由于垃圾是个塑料瓶,她开始犹豫了,塑料到底是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的。我不知道要怎么扔,于是乎我想借鉴一下别人的做法,她我开始犹豫了,塑料到底是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的。我不知道要怎么扔,于是乎我想借鉴一下别人的做法,我就往垃圾箱内瞥了一眼,发现几乎所有的垃圾都是随便扔进去的。我很纳闷,于是也随便扔进去了。据我们所知,北京开始普及和宣传垃圾分类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了,可是就我们观察,分类垃圾桶虽然随处可见,可是到底分类的实际情况的是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于是我们对北京城市内的垃圾分类情况产生了巨大的兴趣。所以说,通过这次研学课我们决定就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我在组建了我的小组之后,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撰写了开题报告。我对我的课题研究充满了信心。三、走访调查篇我本来设想的是多走访几处地区进行访问和调查,结果发现可能性不大。原因是,要想走访调查的话就必须先要联系,而我们认识的人就不多,范围太大不好圈定。而且,时间又不是特别充裕,我们没办法挤出过多的时间在全北京市的范围内进行研究。于是在听取了老师的建议之后,我决定在学校和学校周边的地方选取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方来进行走访,以部分情况来预估整体情况第一天,我们在校园里调查了一下情况。首先,先看垃圾桶。垃圾桶经过我们的查看,我们发现校园里和操场上有部分垃圾桶是分类的,然而尽管有分类垃圾桶,分类情况不尽人意,没有人真正注意到他们,都是随便扔的;教学楼里的垃圾桶根本就不分类。接下来,我们采访了学校负责收垃圾的清洁工大叔,他表示:学校里所有的垃圾都不分类,都是每天他把垃圾放在一个垃圾车里,然后每天他负责送到学校对面的垃圾站。由于我们采访之时,正逢他送垃圾。于是我们临时决定跟随他一起去垃圾站。垃圾站就在学校对面的胡同里,每天下午都有附近几个街道的清洁工统一把垃圾送到这个垃圾站。我观察了一下,不仅我们学校,所有的清洁工送来的垃圾都没有经过分类,他们送来的垃圾都是放在一个垃圾车里。经过采访,他们表示,每天他们都是这样,把所有的垃圾都放在一个垃圾车里送到这个垃圾站。再看看垃圾站内的情况,所有的垃圾都被放在地上,然后有一大堆清洁工一拥而上,用手把垃圾分类,而他们分类的目的仅仅是把能卖钱的东西挑出来。垃圾站的调查很成功,我们调查到了实际的情况,找到了我们想要的资料。第二天,我们在学校附近的快餐店进行了调查。首先,是肯德基。我们先在肯德基里转了一圈,垃圾桶无分类情况。我们去采访了当班的经理,经理的态度很差,不愿意告诉我们情况。经过我们的几经澄清,表示我们不是媒体时,她才轻描淡写的跟我们说:垃圾不分类,每天有专人统一收走。接下来,是麦当劳。同样,麦当劳内的垃圾桶也没有分类。而当我们欲从经理处得知,垃圾分类情况的时候。他不肯告诉我们,只是告诉我们一个象征性的公关电话。小吃店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也是一样,垃圾不分类,每天有专人来收。第三天,在采访了众多的垃圾不分类地区之后,我们决定要去走访一处垃圾分类做得较好的地方,以得出他们成功推行垃圾分类的心得。经过学校赵主任的联系,我们来到了西城区大乘巷,这个老社区的垃圾分类作得相当好。我们直接到了居委会,居委会的主任给我们介绍了他们社区垃圾分类的全部情况、和获奖情况。她表示:社区的垃圾分类作的周到细致,主要是分成三类: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居民能够自觉的把垃圾扔到不同的垃圾桶。通过,知识问答、发放宣传手册、和奖励来向他们鼓励和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和意义。每天会有专门的人来收已经分好类的垃圾。垃圾分类既节约又环保,还给居民带来了方便和整洁的环境。采访完主任,我们又在院里采访了几位居民,除了一个老大爷以外,其他人均表示小区的垃圾分类作的很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舒适整洁的环境。四、发放调查问卷我们印了50份调查问卷,在学校里进行了发放关于垃圾分类的调查问卷Q1:您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吗?A.十分清楚B.略知一二C.不太清楚D.没听说过Q2:您家或所在的社区以及单位等是否在进行垃圾分类?A均分类B.有的分类C.都不分类D.没太注意Q3:您是否清楚的了解垃圾的分类方法(即哪些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等)?A十分清楚B.略知一二C.不太清楚D.没关心过Q4:如果看见分类垃圾桶,您会?A.很清楚怎么分类,并会严格的按照要求扔B.想按要求扔,但不知道怎么扔C.懒得按要求扔,觉得太麻烦D.不予理睬,随便扔,觉得没什么必要Q5:垃圾分类早已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成功推行。而在北京宣传了十余年后,成效仍不显著,您认为主要原因是?结果如下A政府宣传不够B.市民还没有树立起垃圾分类的意识C.设施不够齐全D.以上三项均有Q1:您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吗?A.十分清楚29%B.略知一二46%C.不太清楚19%D.没听说过6%Q2:您家或所在的社区以及单位等是否在进行垃圾分类?A均分类28%B.有的分类54%C.都不分类10%D.没太注意8%Q3:您是否清楚的了解垃圾的分类方法(即哪些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等)?A十分清楚34%B.略知一二54%C.不太清楚8%D.没关心过4%Q4:如果看见分类垃圾桶,您会?B.很清楚怎么分类,并会严格的按照要求扔58%B.想按要求扔,但不知道怎么扔24%C.懒得按要求扔,觉得太麻烦10%D.不予理睬,随便扔,觉得没什么必要8%Q5:垃圾分类早已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成功推行。而在北京宣传了十余年后,成效仍不显著,您认为主要原因是?A政府宣传不够11%B.市民还没有树立起垃圾分类的意识47%C.设施不够齐全8%D.以上三项均有34%五、成果篇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使我们深入了解了垃圾分类的意义,通过调查学校周边地区垃圾分类的情况,我们对北京市的垃圾分类情况也有了大概的了解。通过对学校内部、快餐店、垃圾站的调查,我们发现北京的垃圾分类情况并不容乐观。有很多地方都没有进行垃圾分类,就算有了分类垃圾桶很多社区很多人对此并不屑一顾。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我们粗略的统计了一下,有将近一半的人表示,对垃圾分类的意义只是略知一二;有将近6成的人表示,自己所在的单位或社区并不是全部都进行垃圾分类;五成人不太清楚垃圾到底应该怎样分类;几乎近9成的人觉得市民还没有树立起垃圾分类的意识,是北京垃圾分类推广不成功的主要因素或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北京在集中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宣传垃圾分类到现在,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并没有深入居民的心中。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宣传的不够导致了市民没有树立起这样的意识的原因。而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西城区大乘巷在垃圾分类这一方面就做得十分出色。通过对居委会主任的采访,我们对那里垃圾分类的成功推行得出这样的结论和心得。1)社区的设施一定要到位。大乘巷内的分类垃圾桶十分醒目,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分别用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以便居民能分辨清楚,不至于仍错。垃圾桶在不同的楼之间都有设立,方便居民使用。2)积极对居民进行鼓励和宣传。大乘巷通过对居民的免费的宣传,使居民深入的了解了垃圾分类对我们生活的意义,从而清楚垃圾分类的必要性,树立起自觉地意识,也让他们清楚垃圾到底该怎么分类。而在社区内,他们还搞了许多活动,比如通过奖励洗衣粉来鼓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通过有奖知识问答和比赛环比居民的积极性等。经过垃圾分类之后,居民家里的垃圾也少了,能卖钱的就都卖了,而且社区的环境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即环保又给自己的生后带来了整洁的环境。何乐而不为?3)积极管理,坚持不懈。大乘巷每天都会有专门的人来回收已经分好类的垃圾,这样很好,因为不会让居民感到自己的垃圾分类是徒劳而没有意义的。坚持专人的管理,不仅让居民觉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也使这个工作更加具体。通过分析,我们找出了大乘巷之所以把垃圾分类作的好的原因。我们希望这些心得也能在全市范围内宣传,使得所有的社区都把垃圾分类做好,毕竟,环境是大家的,而且垃圾分类会使市民受益。我给学校垃圾分类的建议是:首先,必须在全校范围内对垃圾分类的意义进行宣传,使得全校的师生对垃圾分类有全面的了解,从而在有分类垃圾桶时候才可能清楚、自觉地投放。其次,学校内分类垃圾桶必须齐全,分类情况甚至可以深入细致到每个班去,以班为单位分垃圾。再把已经分好类的垃圾倒入分类垃圾桶中,然后让专门的人来回收它们。更应该设立奖励措施,奖励垃圾分类做得好的班级和个人。渐渐的,大家习惯之后才会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这次研学课是我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调查,增长了知识,增强了动手、合作能力。六、反思篇垃圾分类是社会的责任。要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理解垃圾分类,了解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对子孙后代的好处。中国是个大国,垃圾分类作的好坏影响到全世界的环境。只有从每家每户做起,才能从源头上做好这件事。我们要督促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支持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举手之劳支持环保。奥运之年,更应该树立中国形象、首都形象,做环保卫士。大乘巷做得好,就是因为那里的居民有环保意识。垃圾分类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从分类需要塑料袋、到清运垃圾的分类处理,分类都比不分类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劳力。尤其是今年6月以后塑料袋不再无偿取得后,人们用于分类的塑料袋要自己花钱购买,这对垃圾分类是个很大的挑战。当人们需要塑料袋要自己花钱购买时,还愿意花这笔钱么?实施垃圾分类,国家是否应该给予补贴?很多地方在居民将垃圾分类堆放后,在送到垃圾场后,却不再分类而是统一填埋,这就将居民的辛苦分类都白费了。很多人知道自己分类的垃圾到了垃圾站后,把他们的垃圾打乱,统一处理,也就不再支持垃圾分类。但当经过垃圾分类的垃圾到了大垃圾站后,如果还是继续分类,无疑将需要比现在更多的工人,而这也需要政府加大投资。政府在目前很多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