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科学中考知识点整理汇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5年杭州市科学中考知识点整理汇编地球、宇宙、空间科学主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四季的变化①季节与地球公转定义: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为365.2422天现象:四季交替,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直射点变化北半球视角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昼夜长短的变化:(1)赤道全年昼夜等长(2)北半球其他地区:夏至日白天最长,冬至日白天最短,北半球夏至日长,南半球冬至日长。(3)夏季,南极圈,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冬季出现极夜。(纬度越高,昼夜变化越大)②月相农历每月初一为新月,初七初八为上弦月,十五为满月,二十二二十三为下弦月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上半月上半夜上弦月西边天空西边亮(右边)下半月下半月下弦月东边天空东边亮(左边)二、太阳与星际航行①太阳太阳主要由炽热的气体(氢气氦气)构成,从内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我们看到的是光球层,光球层摄氏六千多度相对别的层比较凉②月球月球的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1/4,比地球小得多,没大气层不能传声没有天气变化昼夜温差极大,重力加速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表面特征为环形山很多③太阳活动与人类太阳活动的基本类型: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日珥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太阳的光和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维持地表温度从而促进水循环,生物活动,大气运动,是地质变化中外力变化的主要能源。但磁暴扰乱通讯,且射线对外层宇航员危害大。④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与行星的探测第一个宇航员尤里加加林,阿姆斯特朗登月三、银河系和宇宙①星系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两千多亿颗恒星)<总星系②宇宙、地球的演化,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大爆炸宇宙论:被广为接受,约137亿年前宇宙由一个原始火球开始爆炸膨胀并且现在还在膨胀,所有的星系都离我们远去。注意:这只是一种学说,并没有被证实是真的。地球演化:四十六亿年前形成,初期是炽热的火球,不断降温形成陆地,然后由岩浆喷发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形成原始大气,温度再下降,水蒸气液化汇集成海洋。生命起源:米勒实验模拟原始大气,原始海洋,正明无机小分子化学合成有机小分子是可能的。注意:该实验还不能证明生命就是由此产生的,只是一个假说(化学进化假说)③光年——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一年的距离,是距离单位地球和地壳运动昼夜现象原因: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昼夜交替现象:地球的自转地球内圈从外到内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成岩石圈。影响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板块的碰撞和张裂.地壳变动主要形式火山和地震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是在海洋,其余五大板块都包括有大块陆地和大面积海洋。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而形成的。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成为海洋最深的地方;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和持久的,它的主要作用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土壤由水分、空气、矿物质和腐殖质等构成,土壤中有大量微生物土壤中的生命物质是:土壤生物(微生物.动物.植物)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是:矿物质、有机质、空气、水分组成根据土壤中砂粒和粘粒含量的不同可以分为砂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和粘土类土壤砂土类土壤:通气性能强,但保水性差粘土类土壤:通气性能差,但保水性最好壤土类土壤:通气性好,且保水性能也好(二)土壤土壤生物: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等生活在土壤中的各类生物。非生物:液体水、空气1.组成固体物质:矿物质颗粒(占固体物质的95%以上)腐殖质(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形成,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2.形成:风化,在物理(风、流水、温度剧烈变化)、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岩石风化成碎块,最终形成土壤。3.保护.地球上陆地面积占表面积的29%,适宜耕种的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11%。我国的高产耕地面积真的很少!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土壤的污染和过度开发。农药、化肥的使用造成化学污染;细菌、寄生虫和病毒造成土壤的生物污染。水土流失是全球环境中存在的大问题,我国平均年流失量约45(三)地球上的水体海洋水: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咸水陆地咸水:占0.94%1.组成淡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2.循环(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土壤资源是有限的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3.水资源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蒸发的总量只差即为可供人使用的水资源。全球约有60%的地区缺水,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供水也越来越困难。我国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四)天气与气候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情况称为天气1.概念气候: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2.降水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无法容纳更多的水汽,温度降低时,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会附着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细小的水珠,即为水汽凝结。空气中的水珠和冰晶很小,水珠和冰晶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而增大,最终形成雨滴、雪或冰雹降落在地表上,形成降水,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3.人工降雨云层湿度达到一定条件时用火箭弹、高炮将干冰或碘化银等发射至云层,吸热导致雨滴增多形成降水。4.人类与气候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大面积农业灌溉都能改良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增加湿度和降水量,减轻旱涝灾害的危害;毁坏森林、排放大量有害物质则会造成气候恶化。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消耗以及森林的大幅度减少,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加速了全球变暖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城市人口高度密集,经济高速发展,能量消耗多,空气污染严重,这些特点使城市形成了一种气温较高、湿度较低、雾霾增多的特殊气候,使城市上空经常维持一个温度高于四周郊区的暖空气团,犹如海面上的岛屿,称为城市“热岛”现象。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