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中考必考的5种文言虚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六节中考必考的5种文言虚词一、考纲解读在文言文中,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这两类词在文言中的作用也不同。如果说实词是文言文的肉体,那么虚词则是文言文的灵魂。解读陕西中考近年真题,我们发现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常用虚词的用法与意义;(二)虚词在文言句中的翻译;陕西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4个文言虚词:之、而、其、以、于、为、虽、者,然、乎、且、则、乃、与,其中“之、而、以、于、其”为高频考点。二、思维导图三、满分策略1、“之”字有三用,就是代助动。(一)代词(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二章》)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马之千里者。(《马说》)(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②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③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2、“而”字五用法,修承并转递。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l.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3.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4.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③敏而好学。(《论语十二章》)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3、口诀:“以”字五用法,因凭来用把。(一)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如: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二)连词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⑤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三)动词(属于实词),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4、口诀:“于”字很简单,在到被比因。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①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5、口诀:“其”字也容易,常作代词和语气。(一)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它的”。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二章》)②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2.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3.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②其一犬坐于前。(《狼》)③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二)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如: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唐雎不辱使命》)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三)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四、方法归纳1、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2、上下文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3、代入筛选法:在阅读和解题时,将某个虚词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4、标志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被动句“为……所”,倒装句”何……之有?”五、题型预测一、“之”(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1.二世杀之()2.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3.宋何罪之有?()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5.久之,目似瞑()6.(陈涉)辍耕之垄上()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8.固以怪之矣()9.马之千里者()(二)中考预测1、下列句中“之”的意义或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怅恨久之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B.何陋之有?C.公将鼓之D.辍耕之垄上2、“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B.小大之狱C.布衣之怒D.王之蔽甚矣二、“而”(一)指出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1.佣者笑而应曰()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夺而杀尉()4.人不知而不愠()5.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二)中考预测1、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日出而林霏开”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溪深而鱼肥C.乃记之而去D.人不知而不愠2、“而”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学而不思则罔B.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C.挟天子而令诸侯D.足肤皲裂而不知三、“以”(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意义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2.以君为长者()3.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以塞忠谏之路也()6.策之不以其道()7.臣以王之攻宋,为与此同类()(二)中考预测1、“以”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B.以告先帝之灵C.以光先帝遗德D.以咨诹善道2、“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以衾拥覆”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A.必以情B.以残年余力C.徐喷以烟D.以彰其咎四、“于”(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1.万钟于我何加焉()2.胡不见我于王()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4.骈死于槽枥之间()5.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7.不求闻达于诸侯()8.皆以美于徐公()(二)中考预测1、“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相同的一项是()A.休祲降于天B.贤于材人远矣C.欲有求于我也D.又留蚊于素帐中2、“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不求闻达于诸侯B.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C.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五、“其”(一)指出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复前行,欲穷其林()3.其真无马邪?()4.其真不知马也()5.既克,公问其故()6.安陵君其许寡人!()(二)中考预测1、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百姓多闻其贤B.安求其能千里也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D.其如土石何?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