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马加爵犯罪心理剖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马加爵犯罪心理剖析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学生公寓发生一起恶性凶杀案,四名在校大学生被杀害。案发后,经公安部门从现场遮盖尸体的报纸粘附的胶带纸上提取到一枚犯罪分子遗留的血指纹。血指纹与死者所在宿舍学生马加爵左手拇指指纹一致,且调查发现,案发前马加爵行为反常,并已于2月16日21时后失踪,遂认定马加爵为此案重大犯罪嫌疑人。3月1日公安部发出A级通缉令,3月15日晚7点30分左右马加爵在海南省三亚市河西区落网,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2004年6月17上午9时,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核准了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判决。宣判结束,马加爵即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为什么马加爵这么凶残地杀害了与之同窗三载且无重大冤仇的同学呢?马加爵从其平常的表现来讲并不坏,为什么突然做出这么一件惊天动地的大案呢?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必须剖析马加爵的犯罪心理。(一)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导致了马加爵犯罪心理的产生马加爵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消极因素,这为马加爵犯罪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从宏观社会环境来讲,尽管整个社会进步在加快,社会更注重人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目前社会仍存在较为严重的“贫富差距加大”现象、“人生存和发展的不平等”现象、社会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现象,这些宏观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尽管不可能直接对马加爵个人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它的影响会通过与马加爵生活息息相关的微观社会环境折射出来。马加爵家庭的贫困无法为他提供大学生活的基本物质需要,让他时常感到经济压力和在经济地位上的低人一等,其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较低也决定了马加爵无法在家庭中寻找到能有效与之进行思想沟通的对象,相反他肩负的是家庭希望的重任。在大学环境中,学校对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的忽视,让马加爵不能从组织、群体中受惠而产生相应的责任心。在加上有的学生对马加爵这个来自农村家庭的“弱势群体”的排斥,这使得他表面显得自强、自负,但事实上内心脆弱而自卑。(二)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导致了其犯罪心理的形成在马加爵的遗书中,大多数句子以“我”开头,且多次出现“我的天生智商还可以”这一类自我肯定的语句,表明其自我中心的这一性格缺陷。也正因为其以自我为中心,爱钻牛角尖,马加爵都是以自我的眼光看待周围,不曾换位思考,以自己的道德观念及正义去规范他人的道德和正义。因此其无法接受大学中谈恋爱的现象,认为这是错误的、堕落的,现实与其理想落差太大。最后马加爵无法接受同学在打牌中对其进行的侮辱,引燃导火索,大开杀戒。但马加爵只是认为自己的行为只是有违于法律,而在道德、正义上无过错的,他将自己的杀戮正义化,认为是对得起道德、社会的。在其遗书中多次出现“我决定给那些歧视穷苦人、蔑视穷苦人的人一个教训。我决定给那些无情践踏、残忍蹂躏穷苦人人格尊严的人一个教训”,“其实说心里话,我只想杀那些无情蹂躏糟蹋别人人格的人,我并不想伤及无辜”。这些都暴露出其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三)被朋友抛弃恶化了其犯罪心理当马加爵在自尊和被他人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会产生怨恨,并试图去改变这种状况。他喜欢练肌肉,喜欢动武,他喜欢打篮球,他认为这是他获得尊重的方面。但现实并没有让他的需要得到满足,于是他便退缩到与电脑打交道,把自己封闭起来。这种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对他讲是可以“忍”的。但是在大学生活中,他仍有精神依托,那就是如他一样贫困而又不怎么出色的同学如邵瑞杰等,他认为这些与他同处不受重视地位的同学才是他真正的朋友,才是他可以依托的精神支柱。但是,在案发前几日的一天,马爵与邵瑞杰因打牌发生纠纷,邵怀疑马出牌作弊,两人当众争执,期间,邵瑞杰说:“没想到你连玩牌都玩假,你为人太差了,难怪龚博过生日都不请你。”邵瑞杰的这句话对内心极自尊又极自卑的马加爵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他长期以来努力维系而且深深依赖的社交体系骤然崩溃。因为,邵瑞杰是他自认为在班上唯一的知心朋友,两人同是广西老乡,两人同是农村学生,平时又常在一起玩耍。原本同类,同归属于一个群体的人这时抛弃了他,马加爵顿时感到自己的无助、失落,一种强烈的被遗弃感产生了。他深深地感受到“我觉得我太失败了”。他再也忍不住平时积聚的怨恨,他需要发泄。这时,他的犯罪心理极度恶化,产生了犯罪动机,而犯罪动机的产生是犯罪行为发生的推动力。关于马加爵案件的反思与启示马加爵案件的发生,结果是马加爵必将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但这个案件让我们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反思,有太多的教训需要我们总结。同时这个案件也给我们一些启示,怎样才能教育好、培养出当代大学生。(一)关于责任教育从马加爵案件可以看出,从北大学生硫酸喂熊事件可以看出,大学生随意地、冲动性地进行行为,毫不考虑行为后果的情况已司空见惯。这些责任丧失的行为使得在大学生中进行责任教育已刻不容缓。要教导他们自己的行为自己负责,要认识到一个人的行为不仅是对本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而且要对与之相关的人和事都要产生影响;要教导他们领会到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真正内涵,逐步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及人类所负有的责任。(二)关于尊重生命马加爵连杀四人,竟不感到恐惧;兰州某大学一名学生持刀杀伤二名同学;北京某高校一女生跳楼自杀。这些事件反映出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就是大学生中缺乏“尊重生命”的意识。而我们的大学生却任意地将正处旺盛时期的生命杀害或抛弃。尊重生命”已经被残酷的事实激起强烈的呼唤。要教育大学生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不可再生,每人只有一次生命。必须珍惜生命,因为生命的归属从诞生那天开始早已不完全属于他本人,而是家庭、社会的一部分,一定要爱护生命、保护生命。(三)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被害预防的重要性认识并在预防的指导思想、预防主体、预防策略及预防组织等上建立较为完备的制度运行体系。我们既要反对那种“杯弓蛇影、谈害色变、认为大学生受害形势整体严峻的论点,同时也要反对那种对大学生受害轻描淡写的做法。在坚持对大学生受害进行综合防范治理的观念基础上,高校主管部门要督促各高校确立重点、找准方向,寻求社会预防、高校预防、个体预防的统一。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