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文化之我见学号1062010501对于张老师上的文化概论课,我个人印象比较深刻,其一是张老师个人知识比较渊博,上的课比较有意思,从不照本宣科,其二就是张老师每次上课都是笔挺的西装,课间喜欢嚼口槟榔,至今回忆起来记忆犹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文化概论课我最感兴趣的“中国戏曲”。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四点:一孕育、二正式开放、三勃兴和四进一步发展。孕育:中国戏曲的源头可上溯到上古原始社会的歌舞、原始的宗教仪式如“傩戏”;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在西周末年:出现贵族豢养专供声色之娱的职业艺人—优。汉代: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百戏盛行,于戏曲密切的是角抵戏《东海黄公》。唐代:变文和传奇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内容,更为重要的是歌舞戏和参军戏的产生和发展,其中歌舞戏最著名的优踏谣娘、大面、钵头,参军戏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以动作和说白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搞笑艺术形式。正式开放:戏曲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宋金时代,主要形式是杂剧,问三段,还产生了请宫调和南戏。勃兴:元代时中国戏曲的黄金时期,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戏曲艺术达到了成熟阶段,元杂剧得以呈一代之盛,其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从两个方面提供了契机。从历史自身发展角度来看,戏剧经过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已经有了很厚实的积累,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上都达到了成熟。废科举、八股取士的制度不仅断绝了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可能,而且把他们贬到低下的地位:居于普通百姓及娼妓之下。这些修养颇高的文化人,被沉入社会底层。在疏远经史,冷淡诗文的无可奈何之中,他们只有到勾栏瓦舍去打发光阴、去寻求生路。于是,新兴的元杂剧意外地获得一批又一批的专业创作者。他们有一个以“书会”为名的行业性组织,加入书会的剧作家,称为“书会先生”。这些落魄文人在团体内,又合作又竞争,共同创造着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进一步发展:名杂剧至中后期开始逐渐衰落,南戏流行,分四腔:戈阳腔、海盐腔、昆山腔、余姚腔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是昆山腔和弋阳腔。明后期的舞台,开始流行以演折子戏为主的风尚尤其是汤显祖的《牡丹亭》,到清代时地方戏蓬勃兴起,剧种迈200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梆子腔、皮簧腔、花鼓戏、秧歌戏等。京剧在道光后期逐步形成至光绪年间发展成熟,并日益兴盛,在辛亥革命20世纪20年代是京剧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出现了著名中国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大须生: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艺曲的基本特征;高度的综合性、别具一格的表演形态、很强的程式性和虚拟性和亦喜亦悲的审美效果。高度的综合性:艺曲集中诸多的艺术形式统一于演员一身,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充分发挥了时间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的长处,在戏剧性的基础上想制约,互为衬托,共同为塑造人物、叙述情节、表现人生的服务。别具一格的表演形态:唱、念、做、大。唱念用以塑造音乐形象,做、打用以塑造形体形象。唱居首位,讲究字正腔圆,一气呵成,不同行当所用音乐不同,念白比唱更难:“千斤话白四两唱”要求咬字准确,富有旋律并通过夸饰的语音突出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做:戏剧舞蹈、动作表演、特技等贯穿始终,无处不在,戏剧舞蹈是主要内容,具有独特的神韵。打:打有一整套套式和路数,表现两军对阵和持械格斗,精彩纷呈。很强的程式性和虚拟性;程式指舞台的基本动作和套式如:生旦净丑的穿戴类型,脸谱划分,唱法分类,程式化一方面是类型化,另一方面是虚拟性是戏曲反应生活的基本手法,戏曲要在有限的空间演绎一段完整的人生故事,从而反应深广丰富的生活内容,须运用虚拟手段创造出舞台艺术的真实性才能给人以无限的空间自由感,主要体现在做和打上如走一个圆场——悠悠千里划动木浆——惊涛骇浪提衣裙走几步——上下楼四兵八卒和几根鞭子——万里疆场上的千山万马,虚实相生,以虚带实,贯在传神,戏曲在观念上的写实再现与表现现象上的抒情写意,同强调模仿追求实镜的西方戏剧大异其趣。亦喜亦悲的审美效果,中国古代很少有真的喜剧或悲剧,悲剧总是给人们留下一条光明的尾巴,喜剧也总是悲喜交加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厢记》。中国戏曲一直被视为“小道”无法登大雅之堂,戏曲的卑下地位带来了伶人地位的低贱,并且优伶在封建社会一直被视为“贱役”,社会的发展,戏曲、戏子的地位也慢慢越来越高,也发展到了国粹的地位,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传统的唱戏模式也开始慢慢的淡出我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欣赏戏曲,我希望我们的国粹发展的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