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初级会计学的心得体会1、对会计和初级会计学这门课程的总体印象:经过半年的学习,我很高兴终于念完了《初级会计学》这门课程。我以前对会计的印象是给企业登记账务的,也听说过这个职业是稳定、可靠、吃香的,即所谓“铁饭碗”,有亲戚从事会计行业,结果在大城市买房安家落户。我在学会计学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关于会计之类的课程,这个学期虽然学习时间不长,仅一周一次,但还是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深知会计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企业运作中,且明白了原来记账报账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刚开始学习这门课时,我觉得很枯燥,不过在后面的学习中让我越来越有兴趣,主要是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2、学习会计学的方法在刚开始学习这门初级会计学的课程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学习会计学,要注重原理的学习,吃透原理,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不能死记硬背,初级会计学重在讲述会计工作的原理,强调基础,其主要内容是阐述会计核算的原理,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故而我学习会计学的方法主要就是注重会计原理。具体细分为下:首先从原理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学习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时,不能局限在案例和案例所用的方法上上,不能就方法论方法,而是找到并理解其理论依据,也就是说既要学会应当怎样做,又要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其次是将课文中阐述的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实际案例中阐述的会计核算所用的具体方法结合起来学习,融会贯通,以求对会计学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活学活用的基础是充分地理解与感悟原理。因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还有要认知有关的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并能表述和判断其是非。还要领会,即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理解、把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并能表述其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分析相关的区别和联系。更重要的是会应用,即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去分析有关的理论问题,处理某些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账务处理。简单应用是指能应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去计算、分析、处理某个业务问题。综合应用是指能应用学过的若干个知识点综合地计算、分析、处理比较复杂的业务问题。总的来说,我们在学习会计学基础课时要把书上的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下功夫把知识点构建一个体系。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很多,需要用心去学。会计学是一门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学科,学好了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企业管理会有相当大的作用。3、学到了些什么一开始老师就说会计的作用在于把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从总体上讲,整个《初级会计学》这本书和这门课程其实都是围绕会计要素展开的。如果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的话,就产生了会计科目,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同样,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也都要以基础会计为基础,所以,初级会计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建立和实施会计制度规范了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真实完整会计信息,规范有序的会计制度也对企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控制成本方面。而且会计部门是企业的信息中心,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我们必须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不做假账。必须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规定和规范为基础和准绳进行会计核算。由此足见会计学如同数学一样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需要严谨、务实、求真的态度和习惯的。下面分开来说(不严格按照课本的顺序和安排)。第一部分讲到了会计的含义。会计应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应增强自身辨别能力。会计要了解并认识到企业的内在价值的重要性,方式是看现状,想未来。这里重点讲到会计信息,即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用会计特有的方式对经济现象的量化表达,且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的“产品”,具有广泛的商用价值。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及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其次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基本前提条件是会计人员为实现会计目标,而对所面临的变化不定、错综复杂的会计环境,根据长期的工作实践所作出的公认的、合乎情理的判断。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的两大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以权利和责任作为划分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而不以款项是否收到和付出与否为标准)和收付实现制(对于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收入和费用都是按照款项的收付日期确定其归属期)。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相关性、及时性(相关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客观性(可靠性,即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可比性、明晰性、重要性、谨慎性。会计计量要考虑到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第二部分讲到了会计等式与计价方法。首先是会计的本质,即它是将所要反映的经济活动信息经过分类整理转化为用会计语言表达的会计信息,并将其提供给使用者用于决策的一项管理活动。包括会计对象,有经济活动、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其中经济活动指的就是资金运动;会计要素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科目按会计要素可分为资产类账户(包括流动资产账户:货币资金账户、结算债权账户、存货账户和非流动资产账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负债类账户(包括生产经营性负债账户、经营成果性负债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包括投入资本账户、提取利润账户、未分配利润账户)、收益类账户(包括营业性账户、非营业性账户(营业外收入))、成本费用类账户(包括营业性账户、非营业性账户(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按提供指标详细程度可分为总分类账户(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核算的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对企业某一经济业务进行明细核算的账户,能提供某一具体经济业务的明细核算指标);按提供资料编制的会计报表可分为资产负债表账户、利润表账户;按会计主体分类:表内账户、表外账户;按期末余额可分为借方余额账户、贷方余额账户、期末无余额账户。会计要素指在会计基本前提的基础上,对会计对象进行基本分类包括资产(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所有者权益(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和利润(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财务成果,也就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6大会计要素。会计科目指为了进行会计核算而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的标志或项目。其次是会计恒等式。首先有会计的3个等式,即资产=权益、资产=债权人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其次有等式说明企业所拥有的资产都有人主张权利,债权人在前,所有者在后。还有资产负债表(财务状况表):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报表。其编制基础是会计恒等式(资产=债权人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结构有资产类项目、负债类项目和所有者权益类项目,格式包括报告式资产负债表和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预付账款与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存货、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其他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合计、其他长期资产、资产总计、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润、其他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合计、其他长期负债、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合计、负债和所有权益总计。此外有利润表(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经营成果(利润或亏损)的会计报表,能描述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利润形成及其分配情况)。还有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内有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的会计报表),其中现金流量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还包括交易事项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主要有①资产方项目有增有减,不涉及权益方项目,不影响总额②权益方项目有增有减,不涉及资产方项目,不影响总额③资产方项目与权益方项目同时增加,总额同时增加④资产方项目与权益方项目同时减少,总额同时减少。第三是复式记账原理。其理论基础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要求使用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借贷记账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会计恒等式。其账户结构包括资产类账户、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费用成本、收入类账户。其记账符号有借(包括资产的增加,费用成本的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收入的转出等情形)和贷(资产的减少,费用成本的转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的增加)。其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其具有试算平衡,即借方科目金额=贷方科目金额、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第四是借贷记账法的应用。第一个应用是购进业务(反映库存材料收、发、结存情况及结算材料款及采购费用),有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预付款项等项目。第二个应用是生产业务,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与生产产品产量无直接关系)、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库存商品。第三个应用是销售业务(对销售过程中的主要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反映销售情况或款项结算),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交税费。第四个应用是利润分配(核算和监督利润的形成和分配情况),包括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应付利润、盈余公积、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第三部分讲到了会计循环。会计记录的流程依次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首先是会计凭证,指一种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用来登记账簿的依据分为原始凭证(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原始依据)、记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整理,并按会计准则和记账规则确定会计分录而填制的凭证)。其次是会计账簿,指由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连接的账页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经济业务的簿记。分为序时账簿(日记账)(包括普通日记账(全部经济业务)和特种日记账(某一类经济业务))、分类账簿(包括总分类账簿(全部经济业务总括核算资料)、明细分类账簿(某一类经济业务))。还有对账(在有关经济业务入账后进行账簿记录的核对)和结账(会计期末计算并结转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此外记账有规则,包括账簿的启用规则、登记账簿规则、错帐更正法(包括红字更正法、划线更正法、补充登记法)。最后是财产清查,指通过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盘点和核对,确定实存数,查明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的方法。4、这门课给我的启发和教育这门课向我们展示了会计学科的“概貌”。会计学与管理学的不同在于管理学是概括的、宏观的,而会计学是微观的、具体的,后者是用微观去影响和改变宏观,是在用细微的力量影响一个企业。说到学习会计学,这绝对是一项不容马虎的过程。在我们刚学习该课程的第一章时,大家都以为学习它不过就是背背定义就可以了,可在相继学习了第三章和第四章后,我发现其实不然,要想学好这门课,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严密的分析。我想这就是大学学习与高中学习的一大不同之处。学习会计学有时我会觉得很枯燥,记不完的定义,还得挖掘其中的内涵。让许多人都不知所措,但坚持下来就是成功,没有哪门课是坐享其成就能出色的,还有学习不完全是精通,所以在大学学习期间别想的太多了,把握这个学习机会才是最重要的。会计学这门课让人能够体会到学习的艰辛,也磨练了意志。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我从理论上对会计有了基本认识。通过对基础会计的逐步系统学习,我更进一步解了会计要素,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产生了会计科目,了解了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我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还会继续坚持我的学习态度,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