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发展演变(一)一般知识点•原因:以往考试的实施;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的垄断及其腐朽;强化统治基础,适应治理复杂社会的需要;打破宗族势力。•选官制发展:分封制(世官世禄)一官僚政治一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一科举制•考试选官影响:积极: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素质;促成阶层流动,壮大了士绅阶层;强化学而优则仕观念;提升了社会文化水平;促成儒学、文学与教育发展;消极:考试形式逐渐僵化;不利于培养实用人才和近代科技的发展;世界:影响了世界文官制度的出现。(二)知识拓展1.科举制对社会风气的影响:•(1)形成读书风气:农家子弟在农闲时诵读《杂字》、《百家姓》之类文化普及类书籍;地主富贵家庭不惜工本教其子弟读书,增强了社会读书风气,识字率大为提高;形成读书与学而优则仕观念;促成阶层流动,一些才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乡村社会壮大了士绅阶层;读书人增多,推动了印刷业发展。(2)家庭和婚姻变化:•科举考试需要巨大投人,一些家族常聚资支持读书人,以为家族光宗耀祖;•社会婚姻发生变化,科举考试成功者常常成为富贵家庭选择婚姻的对象;•明代涌现出一批好读嗜书,工诗能文的杰出女性。(3)官场风气变化:科举考试作官,导致官场领域党派之争与讲究师生门风。•(4)观念逐渐保守:明清时期人股取士,导致多数士大夫将主要精力投人钻研儒家经典和揣摩八股取士时文上,反对变革,轻视自然科学的风气遍及朝野,也影响了思想解放。•2.科举制对南北人才的影响•科举考试促成文化发展与人才兴起,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土人在考试中逐渐占有优势,南方士人在朝廷担任要职的人员增多,这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举考试后来分南北考试,进行名额限制;•科举考试进一步促成了南方文化的发展。(三)新观点•1.商人与科举制的关系:以唐为例•(1)唐代前期:商人主要是通过捐献财物、任“斜封官”、任“捉钱令史”、告密、受人提携等渠道人仕。唐前期商人入仕通道较少,且主要靠权力和特例来运作入仕,显然商人入仕的交易成本较高,如出任“斜封官”者,应是帮助公主等皇室成员经商者,非一般商人。同样只有雄厚财力捐资者,才有受封一个虚职官衔的机会。•(2)唐代后期:商人主要以“私觐官”、买官、军功、科举、举荐、贿赂等手段入仕;商人人仕虽然仍有不少特权因素,但诸如买官人仕、军功人仕之类的通道已经成为开放的、大众化的通道。•提示:商人入仕禁令最大的突破莫过于科举取士从禁止商人弟子考试到允许商人弟子科举入任。隋朝专门发令重申“工商不得进仕”;唐代明文规定商人不得科举入仕。但是,这一禁令至少在唐朝后期就得以突破。在宋代更是被大范围地放宽了限制条件,乃至于出现了“士多出于商”的现象,体现了宋代的社会流动。•2.科举制与市民阶层的关系(1)由于实行科举制,朝廷可以通过吸收各阶层人士参与政权,从而扩大统治基础,以保持政权的稳定,用不着与市民结盟,王权也就无意促进商品经济大规模发展,而且往往对其力加阻碍,明代的“矿监”“税监”对民间工商业的超经济盘剥即为典型表现。(2)在西欧,王权为了打击封建割据势力,必须赢得城市市民的支持,与市民结盟,为此,王权采取若干措施促进统一市场的建立,这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3.中国古代士绅阶层壮大•(1)原因:•秦朝实行中央集权,限制以血缘势力为代表的地方势力;•隋唐实施科举制,促成贵族力量削弱和士绅阶层力量壮大;•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官治”严重不足,民间宗族崛起。•(2)作用:•绅权是封建皇权在地方社会的延续,维护了封建帝制和小农社会的稳定;•士绅阶层源源不断地向官僚队伍输送人才;•士绅集团承担较多民间的管理和教化职能,体现了儒家的权威和传统;•士绅阶层不会因国家动荡而消失,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和社会精英,重建社会政治秩序。•4、比较:中西士绅的区别(1)西方士绅的身份是可以继任的;中国士绅凭借的是知识和声望。(2)西方士绅总是与土地联系在一起,是“地主士绅”;中国士绅大多从科举制中选拔出来,是典型的“学绅”。(3)西方士绅更加超脱,重视商业与绅士文化培育;中国土绅更重视维持宗族与地方事务的责任。(四)练习:•1、武则天称帝时期(690-705)明经、进士两科出身的宰相20人中,14人为一般家庭子弟和中下级官吏子孙。这反映了当时•A.按门第高低取人的旧习废止•B.官员选拔体现实用主义•C.门阀士族官员处于弱势地位•D.科举成为入仕首要渠道•2.唐朝进士科考试之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闻士名流投呈自己的作品,希望博得赞赏,以便先声夺人。也允许官员向选举机关推荐人才。可见,当时科举制度•A.缺失统一选才标准B.选拔方法灵活•C.重视程序公平公正D.受到贵族左右•3、材料一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士大夫为中心的“四民社会”。“四民社会”乃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士农工商这四大阶级,形成了以儒家价值为核心的社会分层。凭借着科举制度,士大夫阶级在古代中华帝国,成为了帝国王权制度与社会宗法制度相互联系的中枢和纽带。以儒家价值和科举制度为核心建构的士大夫阶级(亦称为士绅阶级),其一身兼二任也,在朝廷辅助君王统治天下,在乡野为道德表率和地方精英领导民间。——据许纪霖《科举废除与“断裂社会”》•材料二1905年科举制废除,切断了传统士大夫跻身、晋升官僚体制之路。漂泊、游移于体制之外的新型知识分子,在社会分工日渐发达的现代社会职业架构中寻求谋生之路与社会角色。虽都以知识资源、文化资本谋生,但不再如以往士大夫仅有读书做官的单一通道,而是有了职业上的“分工”,状元出身的张謇在1894年蟾宫折桂之后远离官场,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进士身份的张元济在维新运动失败后,由翰林而入商,于1902年投资商务印书馆并很快成为灵魂人物;严复、梁启超等人致力于以译书、创办《国闻报》、《新民丛报》等报刊,成了以媒介影响社会的传媒知识分子;京师大学堂等现代大学与各类新式学堂的相继建立催生了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同时为他们提供了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等新的职业和人生路径。——据俞祖华《近代社会变迁视角下的知识分子成长路径》•3、[参考答案]•(1)基础:小农经济;专制王权为核心的官僚体制;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关系。•作用:维持中央集权的乡村秩序;传承传统文化。(10分)•(2)变化:•知识结构--从四书五经(伦理性知识)变为新学(自然知识);•学习的组织形式--从私熟、书院变为学堂、学校;•出路--从仕途一条路到商业、实业、媒体、出版业和教育等多方向发展。•原因:西方入侵,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影响;•科举制度废除;•知识分子顺应时代潮流。(15分)1、D2、B•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在春秋晚期直到西汉末年的社会中,“士”都是出现在贵族阶层的,而在隋唐之后“士”便从贵族阶层逐渐走向庶民阶层,“成为庶民之首”,从隋唐到明清一千年间,“士”在文化与政治方面占据着中心位置。——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材料二在传统的中国,士以求义为志,商以求利为本。士与商不仅道不同不相谋,而且后者为前者所不齿。但从19世纪中叶起,这种人为的界线开始模糊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风气——旧式士类渗入了工商业。——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与近代“土”的变化及原因。(1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变化的影响。(11分)•[参考答案]•(1)隋唐:由贵族而庶民。•原因:科举制的实行,门阀制度的崩溃。•近代:士商相隔到士商相混。•原因:近代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动;•民族危机加深,实业救国兴起;•科举制走向终结。(14分)•(2)前者:知识分子成为文化舞台和政治舞台的主角,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促进社会流动。•后者: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推动工商业发展。(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