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8.7WLBG工標處:陳權目錄第一部份ISO14000系列標准產生的背景第二部份環境管理體系概述第三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第四部分ISO14001﹕1996標准基礎第五部分如何推動ISO14001環境管理系統建立第六部分審核通用要求ISO14000系列標准產生的背景第一部分1.溫室效應與氣候變暖地球大氣層能吸收部分紅外輻射能量而阻擋熱量向宇宙擴散,這種現象稱作“溫室效應”。它是保持現在的地球溫度不可缺少的,沒有這種效應,地球溫度會比現在低40℃左右。但是由於人類生產活動的不斷擴大,向大氣層排放了大量溫室效應氣体(主要是CO2),引起溫室效應的增強。氣候的變暖﹕某些物種滅絕以及對農作物的深刻影響、自然災害等都可能加劇現有的全球資源、人口和消費之間的嚴重失調問題。當代環境問題2.臭氧層破壞臭氧層存在于地球上空25至40Km大氣平流層中,是地球的保護層,能阻止過量的紫外線到達地球表面,保護人和地球其他生命遭紫外線的傷害。1958年,人們發現高空臭氧有減少趨勢,1985年,在南極上空首次觀察到“臭氧空洞”,至今,北極也觀測到了臭氧空洞,在我國的青藏高原也出現了季節性臭氧層大幅度降低的現象。研究表明,平流層臭氧濃度減少10%,地球表面的紫外線輻射強度將增加20%,人類的眼病和皮膚癌患者將增加,植物會受到危害,農林牧業將因之減產,整個水生生態系統包括食用魚類,都會受到影響。當代環境問題3.水資源危機與海洋污染全球總貯水量估計為13.9億立方千米,其中淡水總量僅為0.36億立方千米。可利用的不足世界總貯水量1%的淡水。水資源的大量消耗及水質的污染造成了水資源危機。我國農業每年受旱面積約2000萬公頃,8000萬農村人口飲水困難。城市缺水問題日益嚴重,缺水城市約占總城市的60%--70%。我國的第二大河黃河近十年來,由於上游水量的過度利用已出現了斷流現象,斷流的時間越來越長。人類每年向海洋傾倒約600~1000萬吨石油,約1萬吨汞,約25萬吨銅,約390萬吨鋅,約30萬吨鉛,約100萬吨有機氯農藥等。廢棄物和污染物對海洋生態系統特別是海洋生物構成巨大威脅。當代環境問題4.酸雨酸雨通常指PH值小于5.6的降雨,包括雨、露、霜、雹、雪等。雨水中的硫酸、硝酸是向空氣中大量排放SO2及NOX所造成的結果。本世紀中葉,酸雨在荷、德、法、相繼出現。北美的酸雨問題也非常嚴重,加拿大的受害面積達到120~150萬平方公里,美國有15個州受到酸雨危害。我國的西南地區被列為繼北歐、北美後的第三大酸雨區。酸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改變水体的酸磩平衡,如北歐的數千個湖泊的PH值降至4.5而成為死湖;它能直接腐蝕建築物表面,增加了鐵路、橋樑、房屋的維護費用,縮短了使用壽命;它又會改變土壤離子活性、使森林死亡,危害生物的栖息環境。當代環境問題5.森林銳減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支柱。自1950年以來,全世界的森林已損失過半,而且毀林規模越來越大。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80年代初全世界每年毀壞熱帶雨林1130萬公頃,且逐年增加,每年森林減少速度已從10年前的0.6%上升到1.2%左右。相反,重新造林進展緩慢,每年造林面積僅為砍伐面積的1/10左右。我國1991年森林面積為12863萬公頃,覆蓋率為15%,人均森林面積不到世界平均面積的10%。世界森林大幅度減少已導致洪、旱災害增加,物種消失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當代環境問題6.土地退化、沙漠化和耕地損失土地退化的根本原因在於人口增長,農業生產規模擴大和強度增加,過度放牧以及人為破壞植被導致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貧瘠化及土地鹽磩化。世界每年流失土壤達250億吨,高出世界土壤再造速度數倍。全世界每年損失土地600~700萬公頃,受土壤侵蝕影響的人口80%在發展中國家。我國的荒漠化也很嚴重,全國約1.7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和威脅,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經濟損失約20~30億美元。當代環境問題7.物种滅絕生物多樣化是大自然留給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也是當今國際社會普遍觀注的問題之一。地球物種保守的估計是1000萬种。但隨著自然界的演變,据科學家估測:到目前,已有52%的海洋類物种、78%的兩栖和81%的爬行類物种消失了。特別是自工業革命以來,人為造成生物物种滅絕的速度大大超過了以前任何一個時期。預計到2000年,全世界15%----33%的野生生物行將滅絕。當代環境問題8.城市環境問題城市環境問題是由於人口大量聚集,工業大量集中的結果。它主要表現在水污染嚴重,特別是工業城市大量將污染物排向水体,人民生活用水也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城市空氣質量下降,NOX、CO、SO2等濃度增高,能見度降低;噪聲污染,工業噪聲、建筑噪聲、交通噪聲、娛樂噪聲構成了城市的喧鬧與嘈雜;工業與民用垃圾量巨大,城市人均年產生活垃圾44kg,年增長率為8%~~10%,而我國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不到2%,歷年堆存高量達60多億吨,侵占5億多平方米的土地,200多個城市陷入垃圾包圍之中;其他還包括綠地面積減少等問題。當代環境問題人類環境宣言(斯德哥爾摩宣言)1972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1987防治荒漠化公約1994里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宣言199221世紀議程1992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2生物多樣性公約1992京都議定書2002ISO14001產生背景1、二十世纪中期环境公害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世界恐慌,工业界、政府面临来自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这是环保法规健全的主要原因,同时所有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欧美许多大公司加强了自身的环境管理,通过建立自身的环境管理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通过外部的咨询机构的诊断和评估向外公布,以扩大自己的影响。此时已体现出“自我控制、自我预防、加强管理”的精神。ISO14001產生背景3、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各国、各地组织根据《宣言》和《21世纪议程》的原则和具体要求,纷纷制定加强环境管理的法规和标准,推出包括环境标志、环境标准、环境审核等在内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但是由于各国、各地区、各组织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统一,可能为一些国家制造新的“保护主义”和技术壁垒提供条件,必然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4、1990年欧共体(EC)于1993年7月10日正式公布《工业企业自愿参加环境管理和环境审核联合体系的规则》,简称《环境管理审核规则》(EMAS),并规定于1995年4月开始实施;ISO14001產生背景5、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2年秋接受了ISO/SAGE的建议:采用与质量管理体系同样的原则对环境管理制定一套标准,以加强组织评价,并不断改进环境行为的能力,于1993年6月正式成立了ISO/TC207,负责制定环境管理方面的国际标准。6、1996年9月1日,ISO/TC207正式颁布了ISO14000环境系列国际标准。ISO14001產生背景定義﹕可持續發展是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兩點含義﹕一是“需要”﹐即發展必須滿足世界上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并不斷提高生活質量﹐尤其是世界上貧困人口的基本的需求二是“限制”﹐即對環境滿足當前和將來的需求的能力加以限制﹐以維護對自然資源的持續利用﹐避免持續地損害環境。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環境問題﹐協調人類活動與環境的關系﹐保護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目的而采取各種行動的總稱。這個概念于1985年由荷蘭率先提出﹐經過了三個階段。無所作為(未意識到)→末端治理→事先預防環境保護與環境管理環境管理:是指在環境容量允許的條件下﹐以環境科學為基礎﹐運用諸如﹕法律的﹑經濟的﹑行政的﹑技朮的以及宣傳教育的手段對人類影響環境的活動進行調節和控制﹐規范人類的環境行為﹐其目的是為了協調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的關系﹐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護人類健康﹐保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1.隨著ISO/TC176品質保証和品質管理技朮委員會制訂和頒布ISO9000標准而獲得的巨大成功﹐1993年6月成立了ISO/TC207環境管理技朮委員會,正式開展環境管理國際通用標准的制訂工作﹐ISO為TC207分配了從14001到14100共100個號﹐統稱為ISO14000系列標准。2.ISOTC/207宗旨﹕支持環境保護工作﹐改善并維持生態環境質量﹐減少人類各項活動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使之與社會經濟發展達到平衡﹐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職責是在理解和制定管理工作和體系方面的國際標准為全球提供一個先導。ISO/TC207環境管理技朮委員會以及ISO14000系列標准的產生評估企業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標准﹑環境審核標准﹑環境行為評價標准評估企業的產品﹕環境標志標准﹑生命周期分析標准﹑產品標准中的環境指標的標准3.ISO14000系列標准由不同功能要求的若干子系統構成﹐分類及邏輯關系如下:ISO/TC207環境管理技朮委員會以及ISO14000系列標准的產生(續)ISO14004環境管理系統(指針)ISO14001環境管理系統(標準書)自主構築系統環境管理系統審查認證ISO14010sEA環境稽核ISO14020sEL環境標識ISO14030sEPE環境管理系統評估ISO14040sLCA生命周期評估ISO14050sT&D述語與定義ISO14060EAPS產品的環境考量面ISO14000s環境管理標準架構標準號標準名稱縮寫ISO14001-ISO14009環境管理體系EMSISO14010-ISO14019環境稽核EAISO14020-ISO14029環境標誌ELISO14030-ISO14039環境績效評估EPEISO14040-ISO14049生命周期評估LCAISO14050-ISO14059述語與定義T&DISO14060產品的環境因素EAPSISO14061-ISO14100預留號ISO14000s環境管理標準架構ISO14001系列標准間的關系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清山、绿水、太阳及十个环组成。环境标志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中国环境标志ISO14000標准化現狀1996年頒布了六份標准﹐如下﹕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規范及使用指南(認証用)ISO14004﹕1996環境管理體系原理﹑系統和支持技朮ISO14010﹕1996環境審核指南通則ISO14011﹕1996環境審核指南審核程序環境管理體系審核ISO14012﹕1996環境審核指南環境審核員的資格要求ISO14040﹕1996生命周期分析原理和實踐企業實施環境管理體系的意義﹕增強了企業員工的環境意識提高了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增加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了市場競爭力節能降耗﹐杜絕跑﹑冒﹑滴﹑漏﹔減少污染﹐大幅度降低排污費的支出﹔廢棄物的處理及回收利用。提高了企業的社會形象﹐拓寬了市場。改善了企業管理環境績效貿易夥伴顧客社會/社區員工投資人保險業者媒體綠色團體主管機關企業面臨的環保壓力企業實施環境管理體系的意義﹕欧洲:1992年英国制定了其国家标准BS7750,1993年欧盟开始实施生态管理和审核计划(EMAS)。由于BS7750和EMAS标准相对严于ISO14000的要求,故已得到这两个标准认证的企业经换证审核,很快就获得了ISO14001认证证书,目前欧洲已有4000多家企业取得了ISO14001认证证书。德国西门子,芬兰诺基亚,瑞士汽巴,嘉巴集团都要求其供货方进行ISO14001认证。世界各地推行ISO14001狀況美国:96年6月正式启动ISO14000试点认证工作,能源部要求其合约商必须全部通过ISO14001认证,大的企业如:福特,克莱斯勒,通用汽车,IBM,施贵宝等等要求其在全球的生产厂商通过ISO14001认证。世界各地推行ISO14001狀況日本:因在ISO9000标准实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