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受众的心理分析网络新闻受众对生存信息的心理需求源于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类持续生存繁衍的基本需求。在这个层次上,网络新闻受众更关心的是维持自身生存方面的信息,行为上表现为对网页中吃、喝、性等新闻信息的关注上。有关百姓的衣、食、住、行等百姓生计方面的新闻内容通常有较高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有对自身安全需要的迫切愿望,在网络资源空间里受众对安全信息的心理需求,使得网络受众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安全相关新闻的高度关注,主要包括对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生活稳定、远离战争、远离灾难等方面信息的需求上。如:“非典”、“禽流感”、“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印度洋海啸”“苏丹红事件”、“福寿螺事件”、频频发生的矿难、重大的恶性刑事案件等有较高的点击率。网络受众对这类新闻资讯格外的关注,点击、转载、留言的在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中,网络受众的自尊需要能得到一定满足。网络新闻受众渴望被别人尊重认可的心理需求越来越明显,行为上表现为网络受众在网络受众新闻信息获取行为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与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同,网络新闻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心理需求自由地引导自我的新闻消费行为。网络中新闻信息的易检性、信息组织的非线性使得新闻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拉出”新闻信息。网络中信息节点的超链接为受众新闻信息消费的自主性提供了可能。网络中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拉”出新闻信息是受众在信息获取过程中“自主性”的体现。网络新闻编辑应尊重受众行为的“自主性”,使信息内容和呈现形式最大限度的满足受众需要。网络新闻受众具有参与心理,行为上表现为热点新闻的留言、评论、参与新闻的生产等。众所周之,电影电视等视听媒体能够表现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形式,但它们都是按照事先编排好的顺序表现信息的线性媒体。在传递信息时,只有媒体向人们的单向传递,没有人向媒体反馈——即没有交互作用。受众很难参与到传播过程中,而网络新闻传播不仅可以呈现多种信息形式,而且还向受众提供了加工、控制信息和参与传播的途径,使人们可以通过BBS、博客、播客等积极地参与到新闻信息传播和生产过程中。网络受众可以在新闻网站留言、进行新闻评论,也可以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通过BBS、博客等放到网上,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参与性不仅意味着传者与受众的模糊,也昭示着网络新闻内容的多样化及传播过程的复杂性。网络受众对新闻页面内容表现为“扫描式”网络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是多元的,某些行为是多种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美国朱比特公司调查,在2002年3月,有37%的网民访问了色情网站”。网络新闻受众对性话题的关注正是马洛斯在人的需求层次中的生理需求、爱和归属需求、自尊需求的综合体现。网络新闻受众的心理和行为是动态变化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需求是引导网络新闻受众付诸行为的最有力的内在驱动力,互联网提供的新闻环境是其心理行为的外部条件,用公式来表示:“B=f(PE)”①其中P网络新闻受众个体的人格或个性,E为网络新闻媒介环境。网络新闻受众的心理和行为是受众个体P与网络新闻媒介环境E的函数,随着个体差异和网络新闻媒介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受众个体的差异性和外在的网络环境是影响网络新闻受众的心理行为重要因素。网络受众的心理和行为之所以与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有所不同,除了个体的差异之外,就在于网络新闻环境与广播、电视新闻环境能满足受众需要的程度上的殊异。网络新闻信息组织的非线性、信息呈现形式的多样性、信息传递的交互性、实时性及所提供信息的海量性、丰富性是传统媒体所望尘莫及的,它可以满足受众心理和行为更广泛的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网络受众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将表现得更加复杂多元化,需要进一步分析、归纳和总结。在不久的将来,网络新闻受众心理和行为还会有许多新的特征出现,在今后的网络新闻传播实践中需要给予引导和关注。网络新闻编辑心理分析网络传播环境下的编辑,在传播过程中的表现与传统媒体下的表现有相似的部分,也有很大不同,有着信息时代鲜明的印记。面对频发的网络事件,网络编辑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这些态度体现出鲜明的特点,网络编辑也更加值得研究和分析。本文通过分析网络事件,来研究编辑心理。本文着重从网络新闻编辑实务的角度来论述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传者、受者的各自特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目前网络编辑现状的分析,找到传受双方互动过程中的“良”与“不良”表现及成因,试图借此探索网络新闻编辑的一些心理。从受众需求的角度研究网络编辑规律,意味着研究将集中在以下一些方面:“什么样的信息及服务是受众关心的?怎样提供这些信息与服务被证明是有效的?有没有一些切实可行的标准可供参考?网络新闻编辑应涉及和不应涉及的领域是哪些?涉及的深度、广度是怎样的?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所涉及的受众、传者(编辑)、传播技术、信息等诸要素之间是何种关系?如何在它们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本文将从“网络新闻内容建构”和“网络新闻形式呈现”两个维度来分析上述问题。一、网络新闻编辑内容研究与传受心理互动机制的形成(一)网络新闻内容选择上的媚俗化倾向历史短暂的网络新闻,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较传统媒体更明显的“媚俗化”倾向。轶闻趣事被网络媒体广泛地采用,更多的时候表现为过度滥用,网页中可见大量经过装扮的“娱乐绯闻”、“奇闻轶事”。1.媚俗化成因:导致网络新闻内容选择上的媚俗化趋向有多方面的原因,它们是来自受众的“猎奇”心理、来自广告商的“经济利益”驱动、来自网络传者的“迎合”心理(传者通过迎合受众来达到吸引广告商的目的,从而获利)。1)来自受众的原因:受者作为个体,按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其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是其最原始的部分,与生俱来,包括以性冲动和侵犯冲动为主的本能冲动。本我由“唯乐原则”支配,追求享受。正是本我的“唯乐原则”因素导致受者心理有着接受媚俗化传播的欲望。①对受众心理分析表明:受众天生有一种接受“轶闻趣事”的心理趋向。正是受众的这一心理偏好,为媚俗化传播提供了前提。2)来自广告商的原因:广告商受利益驱动影响,需要更多的受众接受自己的广告,从而购买自己的商品。他们以“点击率的多少”来决定选择何种媒体,投放多少广告费。网站的受欢迎程度常常被当做投放广告的惟一评判标准。这就促使网站为了获取更多的眼球,而不得不调动所有的手段,走煽情化道路,从而导致网络传播整体上呈现媚俗化倾向。3)来自传者的原因:作为传者的媒介为了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不得不更多地考虑来自“受众”和“广告商”两个上帝的喜好。“根据美国作者的归类,延期付酬新闻(诸如公共事务、社会问题、经济事件、教育和健康)不仅遭到了即时付酬新闻(诸如漫画、腐败、事故、灾难、运动、娱乐、社会新闻和人情故事)的排挤,而且,正如这两类新闻的名称所反映出的,读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少。最终,新闻报道不得不装扮起来,从形式到风格都近似于故事叙述(新闻故事),事实和虚构之间的严格界限日趋消失了。②媒介为了照顾最大多数的受众,必然会更多地顾及人们共同的爱好与兴趣,针对每个人的“本我”设定传播内容,这就进一步使文化消费表现出一种“类”的倾向——倾向软性的、温情的、奇异的内容。2.媚俗化表现:国内的一些网站在新闻内容选择上不同程度表现出媚俗化倾向。笔者随意选取了国内两大门户网站——新浪网、搜狐网任意一天的新闻,在所选的50条新闻中,有43条包含有“色情、裸体、奸杀、施暴、奇案、绑架、红杏出墙、婚姻破裂、淫秽、外遇、亲密接触、性感、仇人”等“轶闻趣事”的元素,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新闻媚俗化倾向,表现在标题制作方面,极尽煽情之能事,为了增加知名度、提升点击率,不惜用媚俗甚至是恶俗标题来“卖座”。“根据新近公布的网络新闻TOP100排行榜显示,“藤原纪香的‘奶’谁能比?”一文以7367的点击数高居榜首。然而点进网页一看其实是一条极为普通的动态消息:日本某神奇文胸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做了一个调查报告,选出演艺界胸部线条最美的女星。③类似这样“名不符实”、“搔首弄姿”的标题,在网上可随手拈来,其实多数文章是挂羊头卖狗肉。如《林熙蕾:我想和老男人……好有味道!》的文章,讲的是林熙蕾春节回家与家人团圆的事情,只到文章最后一段才点了一句“蕾蕾自言喜欢成熟男士……”有的标题更是无中生有,一篇有关“吴镇宇与吴君如合拍电影《朱丽叶与梁山伯》因宣传片含有不良内容而险遭地铁封杀”的消息,被贯以“吴镇宇,没有‘奶’的女人一样摸!”的标题。这些标题都极尽挑逗之能事,通过符号的混用和乱用故意造成歧义,给受众视觉上的刺激。(二)网络新闻内容建构的标准与传受良性心理互动机制的形成目前网络新闻中大量存在的媚俗化倾向,提醒传播学者必须要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杜绝媚俗传播大面积发生。从传受心理互动的角度,寻找网络新闻内容建构的标准与规律就显得尤为必要。笔者认为,为了形成良好的传受局面,网络新闻在内容建构方面必需要处理好“软与硬”、“新与旧”、“真与假”、“深与浅”、“长与短”、“原创与整合”之间的关系,在其间找到一个合适的传播尺度,从而实现最终的传通优化。为处理好上述6类关系,首先必须要研究受众有什么样的特点。网上受众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条:他们是现实的;他们来到网上是为了寻找信息;他们是不耐烦的;他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想找的东西;他们更倾向于浏览而非仔细阅读;他们不喜欢页面过于花哨,这样会使阅读更加困难;他们有时并非为了某一特定目的来到你的网站,这时你的适当引导就能将他们留祝了解受众的这些特点,在网络新闻内容的建构上就更有目标。在6类关系的“度”的把握上就更能有的放矢。1.新闻“软”与“硬”的处理:前文提到受众的网络新闻内容选择上偏好“轶闻趣事”等软性消息,受众的这种“求软”心理使得网上这类消息占了很大比重,但是,必须注意,一味迎合受众的“求软”心理,不利于网络新闻的长远发展。因此,在编辑过程中,要注意在数量、质量上平衡“软新闻”与“硬新闻”的关系,要注意“度”的把握,这个“度”就是“迎合”与“引导”的关系。为了迎合受众,适度的轶闻趣事的必要的,但是不能置传媒的社会责任于不顾,忽视“引导”功能。2.新闻编辑“新”与“旧”的处理:受众总是渴望知道最新的信息,以此来及时了解周围环境;但是,对于受众来讲,是不是一味地“新”就最有价值呢网络新闻得益于“即时性”的特点,对新闻“时效性”的追求较之传统媒体来讲更具优势,于是网络上大量出现了“动态的、零散的、支离破碎的消息”,如“张健在做下水前的准备工作”、“张健已将全身涂满了防护油脂”、“张健就要准备下水了”、“张健已经走到海边了,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张健正式下水了”——这些被分解的消息实际的新闻价值只有一个:张健今天横渡英吉利海峡。将一条新闻事件按照时间的分秒进度拆分成若干条报道的做法,除了使受众获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对于速度的感觉之外,还能获得什么呢?是不是一味的“最新”就最有价值呢?需不需要这种看上去是对网络即时性最大发挥而实质却是浪费受众注意力、破坏受众逻辑感与整体感的传播方式?如何做才能在“新”与“旧”中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对此,网络新闻编辑应该明白: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受众需要的不是一连串的即时新闻,而是细致、深入的事件分析。一篇详细的分析文章读起来不会比阅读零散的信息(如上面的例子)耗费更多的时间,但却完全可以让受众获得对事件的整体印象和真正的知识。3.新闻编辑“真”与“假”的处理:不用多言,受众当然希望获得“真实”的信息,因为信息只有真实,才能有利于对事件做出正确判断。但是,对于网络传播,受众往往多了一份宽容度,这在客观上,为网上假新闻提供了容身之所。因此,在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他们要注意,一方面,不能因为受众对于“互联网的信息少有标准与限制”,在选择新闻时放松对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要求;另一方面,更不能为了追求新闻的煽情效果,滥用符号的互指功能,造成受众理解上的歧义,诸如:一味地玩弄文字、拼凑图片的做法——这些在客观上造成了“假新闻”的实际效果。4.新闻编辑“深”与“浅”的处理:受众上网阅读新闻除了获得信息“量”上的满足,还渴望信息“质”的满足,他们希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