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传统音乐: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主要包括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歌、歌舞音乐、器乐以及根据这些艺术传统新创作的音乐。宋代以后,中国音乐主要是以本土繁衍、变异的方式在发展。直到清末,外来音乐文化,尤其是西洋音乐文化与日本近代音乐(主要是学校歌曲与军歌)逐渐传人,新音乐由此兴起,这种情况才开始改变。清末以来的新音乐,首先在学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继而成为社会音乐的一大部类。迨至30年代前后,新音乐形成大的潮流,传统音乐的主导地位更为明显地下降。近代传统音乐的发展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吸收新文化、新音乐的成分,对传统音乐形式、构成有较多改进、创新,从而有较大发展者,如越剧、评剧等;一种是保持传统音乐原貌而没有(或基本没有)改革者,如古琴音乐和一些传统乐器合奏音乐、宗教祭祀音乐等。这两种音乐中,前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后者既未有大的发展,社会影响也小。传统音乐在城市与乡村有着不同的发展。由于对全国影响较大的传统音乐社团大都在城市,因此,进入城市的传统音乐在适应城市文化需要的过程中朝着更高的艺术性和都市化发展,并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特征,而在乡村的传统音乐则多演唱传统内容和农村生活,朝着通俗、朴实、适应农民的方向发展。代表近代传统音乐水平与地位的是拥有较多职业团体和艺术家的戏曲音乐,其次是说唱音乐。传统器乐则以半职业和业余活动居多。民歌和歌舞大多属业余活动。传统音乐在近代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当时的国家和政府对传统音乐采取不管、不养,顺其自然,兴衰自取的态度。传统音乐的职业化与艺术的提高都是艺人们的作为。国民党政府曾成立“国立礼乐馆”,但它只是整理、宣传古代雅乐之类的机构,并未对整个传统音乐产生大的影响。近代传统音乐获得较大进展和影响的是职业化或半职业化的艺术部类。在城市,职业化程度高的成为本时期传统音乐中有较高艺术水平和较大社会影响者,它们较多地保存和发扬了传统音乐文化遗产。近代传统音乐职业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大量发源于农村的传统音乐(包括古代已有和近代新生者)流人城市,并且在城市立足、发展。农村音乐流人城市,丰富了城市的音乐文化,同时又使自己在经济、物质、文化条件较好的环境中得到了充实和提高。这个过程中淘汰、消亡了一些不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乡土艺术。(二)各种民间职业、半职业团体的增多、扩大,表演艺术水平的提高。近代大中城市都有水平不一的职业演出团体,有的在城市演出,有的流动演出。专门的剧场或艺术表演设施也越来越多。固定或比较固定的职业表演场所为传统音乐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此外,由于艺术团体汇聚到城市,造成了竞争。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学习与提高成为城市艺人的一项大任务。近代不少艺术家都很注重学习和革新,他们为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等。(三)已有传统音乐的成熟和传统音乐的新发展。传统音乐职业化的进程,使得原来的一些传统音乐趋向于专业化的发展,并且促成了新的传统音乐类别,如广东音乐就是一例。(四)适应传统艺术的市镇接受者——市民的需要改革艺术。传统音乐要在城市立足与发展,就要能被城市的民众所接受。因此,进入城市的传统音乐,大多从适应城市生活和市民意识的需要进行改革,朝着艺术化,特别是娱乐性、趣味性、通俗性等方面发展。在表演主体方面大量增加了女演员。许多女演员为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如白玉霜之于评剧、乔清秀之于河南坠子。(五)吸收新文化成分:不少艺人主动学习、吸收新文化。新文化工作者也主动积极地关心传统文化的发展。如评剧、楚剧、越剧等剧种的迅速发展,都与善于吸收新文化成分、与新文化工作者的参与有关。(六)传统音乐在职业化的过程中,为了经济利益与适应市民之需,也受到了不少坏的影响。如广东音乐的一度爵土化,就曾大大地伤害了这一清新的乡土艺术。大多数传统音乐在职业化的过程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庸俗化和低级趣味的影响。一、戏曲音乐:戏曲是这一时期传统音乐中对社会艺术生活影响最大的部-类,也是受到城市文化和市民意识影响最为突出的一类。近代戏曲中,地方小戏与古老剧种相比,有更加引人注目的发展。在古老剧种中,京剧虽然由盛而衰,却仍然是近代最有影响的大剧种。近代,大多数有较多发展提高的剧种,在适应新时代、吸收新文化、改进戏曲艺术形式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努力,做得较好者其发展就显著(如越剧),反之,则较差。辛亥革命至20年代是京剧的黄金时代,在北方尤其繁盛。名角有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大须婆蔓余尸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武生:杨小楼;花脸:郝寿臣等。南方则以周信芳为代表的“麒派”和欧阳予倩领导的“南通伶工学社”的影响为著。“五四”前后,新文化界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曾有一场关于旧剧(即传统戏曲)的讨论,主要涉及京剧。钱玄同、胡适、刘半农、周作人等都投笔加入了这场讨论。他们对旧剧取批判与否定的态度,认为旧剧是封建社会的“遗形物”、①是与“八股文”、垂辫一样的“国粹”,①必须“扫除干净。”②明确反对这种意见的主要代表是张厚载。他认为,旧剧是“中国历史社会的产物,也是中国文学、美术的结晶,”废止旧剧的理论“不过如柏拉图之‘乌托邦,’完全不能成为事实,一旧戏的精神,终究是不能破坏和消灭的了”。③这场讨论,由于没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戏曲艺人参加和新文化工作者对戏曲等传统艺术认识的不足,讨论的双方都有片面性。前者对民族文化及其社会历史基础认识不足,后者则无视戏曲艺术含有封建落后的一面,失之保守。不过,通过争论,客观上提出了旧戏的再认识问题。这对戏曲,尤其是京剧的革新,还是有其历史意义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对京剧艺术家有明显的影响。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等对旧戏作了许多革新,扩大了京剧艺术的表现力,对京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梅兰芳K1894-1961)原籍江苏泰州。他在辛亥革命时就上演了《邓霞姑》等时装新戏和《洛神》等古装新戏。近代,他又对《宇宙锋》等传统剧目进行了新的加工改造,编演了《木兰从军》等爱国戏。他还发展、创造了雍容华贵的新腔,其演唱凝重而流畅,对旦角音乐艺术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声腔,配合其新创的融旦角与青衣于-、身的“花衫”新行当,成为京剧舞台上深受人们欢迎的新艺术。以梅兰芳的唱腔和表演为主要艺术特征—的直剧艺术流派,被弥为“梅派”。梅兰芳对京剧伴奏音乐也有改革。在琴师徐兰沅等人的帮助下,他首先在京剧伴奏中加用了二胡、月琴;在一些新戏中采用了新的配乐手法。梅兰芳还曾赴美国、苏联演出,获得了成功,为中国传统表演艺术和音乐赢得了国际声誉。他的表演艺术被誉为可与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的布莱希特相媲美的表演艺术体系。抗日战争八年中,梅兰芳蓄须辍演,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程砚秋(1904-1958)满族,北京人。、他的京剧艺术活动,尤其是唱腔的改革,在近代京剧艺术中有重要的意义。30年代他曾为筹组“中国戏曲音乐院”做出许多努力,并担任北平分院院长,努力用新文化知识培养新的戏曲人才。他还编演了爱国民主、反对不义战争的《荒山泪》、《春闺梦新戏。他对声腔和演唱有许多钻研和独到的见解,如“以腔就字”的创腔原则和“声、情、美、永”的演唱要求等。他广泛地向其他戏曲、说唱学习,也向西洋音乐学习,创造了委婉而又慷慨刚劲的“程派”唱腔。程砚秋还曾赴欧洲考察各国戏剧,拓宽了自自己的艺术视野。抗战期间,他躬耕青龙桥不为日寇演出,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周信芳(1895-1975)浙江慈溪人。“五四”前后曾编演了《宋教仁》等反帝反封建的时装新戏和新历史剧,后来又编演了《四进士》等具有民主精神的传统剧目。他曾参加“南国社”的进步戏剧活动。周信芳发扬“海派京剧”锐意改革的精神,不守成规。他的演唱特别注意音乐与语言的结合,对节奏、力度、吐字、气息等刻意处理,形成了爽直的艺术个性。他的表演富于激情,风靡南方,世称“麒派”。①叶春善、萧长华等人先后在北京主持的“富连成班”,自1904年成立至1944年的40年间,培养了大批经过传统京剧艺术教育的演员,为这个剧种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欧阳予倩办的“南通伶工学社”则试图以较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新型戏曲人才。30年代以后,京剧每况愈下。由于城市商业化的影响,为了适应当时市民的欣赏趣味,在表演艺术上出现了拼凑杂耍、唱低级流行小曲等破坏京剧艺术体系的现象。虽然不少京剧表演艺术家仍然坚持京剧艺术的优秀传统,但是自清末民初以来的京剧艺术高峰已经过去了。古老的昆曲艺术在近代的社会影响不大。这一时期,昆曲艺术稍有恢复发展,南方、北方都有艺班演出。1920年还成立了“昆曲传习所。”可是,昆曲艺术这时未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到1926年前后,一些昆曲班社又名存实亡了。地方小戏的勃兴和一些小戏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戏曲艺术的重要现象。评剧、越剧、楚剧、沪剧、扬剧、花鼓戏、花灯戏、黄梅戏等在这一时期中均有大的发展。新兴戏曲大多形成以女演员为主的角色行当。因此,女腔音乐在这些戏曲音乐中有重要的地位。新兴戏曲中,评剧、越剧的进展尤为显著。际爾齣于1910年由河北莲花落子与东北的“蹦蹦”合流而廛。1935年定名为“评剧”。农民剧作家成兆才为评剧写了近百个剧目,为评剧奠定了基础。其电纪壘三姐告状2在北方轰动一时,成为评剧的重要代表剧且久民国初年至30年代,评剧开始了女演员为主的阶段。花莲舫、李金顺、白玉霜等对评剧音乐与表演进行了许多改革与创造。李金顺的唱腔粗犷有激情;白玉霜的演唱细腻,善于使用“反调”、低腔,尤其擅演悲剧。其演唱享有盛誉。1935年,白玉霜等到上海演出,得到了进步文化人士的帮助,使评剧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发展成全国性的大剧种。评剧有着民间小戏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的特色。其在近代形成了板式变化的音乐体制,并采用板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和与京剧大致相同的打击乐器。越剧发源于古越国所在地浙江嵊县一带,故名。它最初是男演员组成的“的笃班”。1916年入上海演出。1921年改称“绍兴文戏”,这是男班的黄金时期。1936年后,女班盛行于浙江、上海,时称“女子文戏”。约在此时,开始用“越剧”之名。近代越-剧诸戏班中以女班的“四季春班”影响最大。袁雪芬、傅全香等均出自该班。40年代,“雪声剧团”和“丹桂剧团”对越剧的改革与成熟作出了重要贡献。袁雪芬曾邀请新文艺工作者对剧本、导演、音乐、舞美、化装等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她与乐师合作创造了成为新越剧基本腔调的“尺调腔”;同时,范瑞娟与琴师合作创造了“弦下腔”,丰富了越剧音乐。此后“雪声剧团”上演了《祥林嫂》等进步剧目,越剧“十姐妹”(尹桂芳、袁雪芬、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筱楼)又联合义演了《山河恋》,大大扩大了越剧的影响。这时,越剧艺术也日渐成熟,其语音基本采自浙江官话及中州音韵;唱腔音乐也由初始的上下旬反复、曲尾加帮腔的简朴形式,发展为四句式的基本调,并且形成慢板、中板、快板、嚣板、弦下调、南调等板式。生腔与旦腔出现了多个颇具影响的流派;伴奏则以二胡、琵琶为主,中西乐器兼采,成为近代颇具特色的新型戏曲乐队。越剧以其优美、抒情、文雅的风格,在近代成为拥有众多剧团、观众,有全国性影响的剧种,在南方尤其繁盛。中国共产党在近代对戏曲的关心与重视,促进了传统戏曲的改革与发展。楚剧是形成于民国初年的花鼓类戏曲。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李之龙邀请并辅导该戏进入他主持的汉口“血花世界”游艺场演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戏曲艺术发生直接联系的开始。抗战时期,楚剧艺人还上演了田汉的《杀宫》等新剧目。这一期间,在周恩来的直接部署下,楚剧与其他戏曲艺人参加了“戏曲演员战时讲习班”,并成立了六个宣传队赴抗战后方宣传抗战。新四军在鄂豫皖边区的“五师楚剧队”也结合现实生活编演了新戏,对当时的斗争起到了积极的配合作用。除了在不同时期对一个剧种的多样工作,中国共产党还在不少地区、对不少剧种进行了戏曲改进工作。如30年代,田汉在湖南主办了“湘剧演员训练班,”并先后组织排演了许多新戏;陕北民众剧团在柯仲平等人领导下编演了秦腔《血泪仇》,成功地表现了新的时代生活。4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