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最新版《解直角三角形》全章节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23页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第1课时25.1测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利用前面学习的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探索测量距离的几种方法,初步接触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动手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在观察、操作、培养等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用相似及已学过的知识探索解三角形的方法,体验教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逐渐培养学生用数学说理的习惯,唤起学生学习后续内容的积极性。教学重点:探索测量距离的几种方法。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高度或长度。教学设想:1.课型:新授课2.教学思路: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合情说理-应用提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当你走进学校,仰头望着操场旗杆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时,你也许想知道操场旗杆有多高?我们知道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首先请同学量出太阳下自己的影子长度,旗杆的影子长度,再根据自己的身高,计算出旗杆的高度。如果在阴天,你一个人能测量出旗杆的高度吗?二。新课探究:例1.书.P.86试一试.如图所示,站在离旗杆BE底部10米处的D点,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AB与水平线的夹角∠BAC=34°,并已知目高AD为1米。现在请你按1:500的比例得△ABC画在纸上,并记为△A1B1C1,用刻度尺量出纸上B1C1的长度,便可以算出旗杆的实际高度。你知道计算的方法吗?解:∵△ABC∽△A1B2C3,∴AC:A1C1=BC:B1C1=500:1∴只要用刻度尺量出纸上B1C1的长度,就可以计算出BC的长度,加上AD长即为旗杆的高度。若量得B1C1=a㎝,则BC=500a㎝=5a㎝。故旗杆高(1+5a)m.说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测量物体高度或宽度时,关键是构造和实物相似的三角形,且能直接测量出这个三角形各条线段的长,再列式计算出实物的高或宽等。例2.为了测出旗杆的高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案,并测得图(a)中BO=6m,OD=3.4m,CD=1.7m图(b)中CD=1m,FD=0.6m,EB=1.8m图(c)中BD=9m,EF=0.2;此人的臂长为0.6m。(1)说明其中运用的主要知识;(2)分别计算出旗杆的高度。EDCBA111CBA第2页共23页(a)(b)(c)分析:图(a)和图(c)都运用了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图(b)运用了同一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正比的性质。解:(1)∵△AOB∽△COD,∴ODOBCDAB即4.367.1AB∴AB=3(m).(2)∵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DFCDBEAB即6.018.1AB∴AB=3(m).(3)∵△CEF∽△CAB∴BDFGABEF即96.02.0AB∴AB=3(m).方法技巧:测量物体的高度可利用自己的身高、臂长等长度结合相似形的性质求出物高,也可以运用同一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正比的性质测量物体的高度。三、引申提高:例3。设计一种方案,测量学校科技楼的高度。请写出测量的过程,并简要说明这样做的理由。分析:测量大楼的高度的方法很多,现采用一种方法,利用人的身高和标杆,依据相似三角形三角对应成比例和平行线的性质,可测出大楼的高度。解答:测量过程如下:1、在地面上立一个标杆,使人眼、杆顶、楼顶在一条直线上。2、测出CF、CH的距离。大楼3、算出KE的长度。4、用标杆长度减去人的身高,即DE的长度。标杆5、由DE∥AB得△KDE∽△KAB。又因为相似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KBKEABDE。6、再将刚才测量的数值代入比例式中,计算出AB的长度。7、用AB加上人的身高即得出大楼的高度。探究点拔:1.选择测量的方法应是切实可行的。如本题中人眼、杆顶、楼顶在一条直线上(人是站立的)。2.大楼的高度=AB+人高。3.测量的过程要清楚,力求每步都有根有据,达到学以至用。四.巩固练习:1.如图1,要测量A、B两点间距离,在O点设桩,取OA中点C,OB中点D,测得CD=31.4m求AB长。(AB=62.8m)KHFEBDCAODCBAFEDCBAFEBCDA第3页共23页(1)(2)2.如图2,为了测量河的宽度,可以先在河对岸找到一个具有明显标志的点A,再在所在的一边找到两点B、C,使△ABC构成Rt△。如果测得BC=50米,∠ABC=73°,试设计一种方法求河的宽度AC。(在地面上另作Rt△A’B’C’,使B’C’=5米,∠C’=Rt∠,∠B’=73°,测得A’C’=16.35米,得AC=16.35米).五.课时小结:选择适当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高度或长度等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运用所学相似三角形知识设计测量方案时一定要考虑可行性,力求操作简便,计算简洁,同时注意分析环境、天气等要素。六.课外作业:P.871—3七.课后反思:BDOCABCA第4页共23页第2课时25.2.1锐角三角函数(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直角三角形可简记为Rt△ABC;理解Rt△中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应尽量把解直角三角形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减少单纯解直角三角形的习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使学生养成“先画图,再求解”的习惯。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分为几种问题类型,注意问题选取的多样性,有时解决一个问题,往往可以用不同的三角函数关系式,这时应引导学生合理地选择关系式,经历观察、操作、归纳与猜想,体会科学发现这一重要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数学说理及转化思想。教学重点:四种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教学难点: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Rt△?它的三边有何关系?2.Rt△中角、边之间的关系是:①∠A+∠B=90°②222cba二.新课探究:1.Rt△ABC中,某个角的对边、邻边的介绍。2.如图,由Rt△AB1C1∽Rt△AB2C2∽Rt△AB3C3得,333222111kACCBACCBCACB可见,在Rt△ABC中,对于锐角A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其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惟一确定的。同样,其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邻边与对边的比值也是惟一确定的。3.四种锐角三角函数。,cot,tancos,sin的对边的邻边的邻边的对边,的斜边的邻边的斜边的对边AAAAAAAAAAAA分别叫做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统称为锐角∠A的三角函数.显然,锐角三角函数值都是正实数,并且0sinA1,0cosA1,tanA0,cotA0.4.四种三角函数的关系。1cottan,1cossin22AAAA三.四种三角函数值例1.①求出如图所示的Rt△ABC中,∠A的四个三角函数值。ABCCC32111BB1CBA第5页共23页解:Rt△ABC中,AB=22ACBC=22815=17∴sinA=178ABBC,cosA=1715ABACtanA=158ACBC,cotA=815BCAC8②若图中AC︰BC=4︰3呢?15解:设AC=4,BC=3,则AB=5∴sinA=53,cosA=54,tanA=43,cotA=34③若图中tanA=43呢?(解法同上)例2.△ABC中,∠B=90°,a=5,b=13,求∠A的四个三角函数值。解:Rt△ABC中,c=22ab=22513=12∴sinA=135,cosA=1312,tanA=125,cotA=512注意:解Rt△,如无图,应根据题意自己画图,寻找线段比值也应根据定义,不能死记公式。四.巩固练习:书P911-3五.引申提高:例3.如图,∠ACB=90°,CD⊥AB于D,若AD=2,BD=8。求cosB。你还能求什么?法一:Rt△BCD,552cosBCBDB法二:Rt△ABC中,552cosABBCB变式:若AD:BD=9:16,求∠A的四个三角函数值。(43,34,53,54)六.课时小结:灵活运用四个三角函数求值。七.课外作业:P.931、2八.课后反思:ABCABCABCD第6页共23页第3课时锐角三角函数(2)--------特殊值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记30°、45°、60°的三角函数值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叫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2.如图,∠C=90°,AC=7,BC=2(1)求∠A和∠B的四个三角函数值(∠A:27,72,53537,53532∠B:72,27,53532,53537)(2)比较求值结果,你发现了什么?(sinA=cosB,cosA=sinB,tanA=cotB,cotA=tanB)得出:如果两个锐角互余,则有sin(90°-A)=cosA,cos(90°-A)=sinA,tan(90°-A)=cotA,cot(90°-A)=tanA二、新授1.推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例1、直角△ABC中,∠A=30°,求sinA、cosA、tanA、cotA由sin30°=21得出: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练习:∠A=45°、∠A=60°呢?归纳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sincostancot30°212333345°22221160°23213332.已知特殊角的三角函值求锐角ABC第7页共23页例2.①已知sinA=21,则∠A=30°;②已知tanA=1,则∠A=45°;③已知cosB=21,则∠B=60°;④已知sinB=23,则∠B=60°;⑤已知,03cot3则∠=60°;⑥已知,23)15sin(3则∠75°;⑦已知033tan1sin22BA,A,B为△ABC的内角,则∠C=75°;⑧已知03tan)31(tan2,则45°或60°;3.计算:例3.①45tan60cos330sin2(27)②45cot230cot45tan30cos(21)③30cos30sin(1)④30sin1160sin260sin2(233)三、引申提高:1sin)1(cos2(cossin)注意:①22230sin)30(sin30sin②0<sin<1,0<cos<1四、巩固练习计算①60sin245tan250cot30tan3(132)②30cos45cos60tan60cot45sin(0)③30cos45sin145cos60sin1(34)④30sin1)160(cos2(1)第8页共23页五、课时小结1.特殊角30°45°60°的四种三角函数值,2.注意30°、60°角的函数值的区别六、课作P95课内练习5A组5B组6、7、8第4课时锐角三角形函数(3)-----计算器求值数学目标:利用计算器求出任意一个锐角的四个三角形函值;同时已知一个锐角的三角形函数值可求出这个锐角。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数学重点:利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和锐角。数学难点:用计数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是要注意按键顺序。数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30°、45°、60°的三角函数值。2、计算:1)30cos30sin45cos2260sin21(213)2)45cot230cot45tan60cos(232)3)△ABC中,.0cos2)3sin2(2BA求△ABC的三个内角。二、新授1、求已知锐角的三角函数值。例1.求sin63°52′41″的值(精确到0.00001)分析:由于计算器在计算角的三角函数值时,角的单位用的是度,所以我们必须先把角63°52′42″转换为″度″。解:如下方法将角度单位状态设定为″度″:显示再按下列顺序依次按键:MODEMODE1DDDDSin630111520111011141=第9页共23页显示结果为0.897859012∴Sin6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