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一、内容简要《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名著。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在英语世界获得了轰动性影响,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主要内容包括:•1、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2、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3、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4、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所以本书较全面地重现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真实而艰辛的历史史实,给人鼓舞,催人奋进。《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改名为《西行漫记》?•一九三七年十月,《红星闪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但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的帮助下,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不到几个月就轰动了国内外华侨并重印发行多次。直到现在,虽然不用再用这个隐晦的名字,但为了保证初版的本来面目,现在的重印本仍采用这个名字。二、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1972)于1905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时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28年到达中国的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以后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的特约通讯员。1930年以后,为采集新闻,遍访中国主要城市和东三省、内蒙、台湾及日本、朝鲜、荷属东印度。他是首先把鲁迅著作介绍到西方的人之一,也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在他的一生中,除了为欧美报刊写作通讯稿以外,他完成了11本著作,其中极大部分是和中国问题有关。他所写的《西行漫记》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1937年,第一版在英国伦敦初版。•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红星照耀中国》从1937年初版至今,历经时间淘洗,一直被不同时代的读者阅读,它的活力从未衰减过,是弘扬长征精神最权威的纪实性文学作品,呈现出经典作品的别样光芒。三、本书的意义及其影响:•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关头,1936年6月,刚刚30岁的斯诺是到达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的第一位外国记者。进入西北红色根据地后,斯诺对中国人民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和敬重,毛泽东主席以博大胸怀、周恩来以热情真诚的态度迎接这位有好奇心,尊重眼见为实、客观公正的美国客人的到来。在长达4个多月的时间里,斯诺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进行了深入的全方位的采访,先后走访了红军部队的许多将领和普通战士,寻访当地百姓,对根据地的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斯诺还多次在保安县(今陕西志丹县)受到毛主席的亲切会见,从而使他获得了许多关于毛泽东个人和中国共产党以及工农红军的第一手珍贵资料。•通过采访和实地了解,他深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中国人民的希望所在。因此,他撰写了大量关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报道,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将令人大开眼界的故事讲述给新闻界,出版了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让世界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真实面貌。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他用了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西行漫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红星”在西方语境中指下层民众参加的,反抗旧世界的民主革命运动,《红星照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四、全书结构:•全书共12篇,分别为:•1、“探寻红色中国”、•2、“去红都的道路”、•3、“在保安”、•4、“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5、“长征”、•6、“红星在西北”、•7、“去前线的路上”、•8、“同红军在一起”、•9、“同红军在一起(续)”、•10、“战争与和平”、•11、“回到保安”和“•12、“白色世界”。二、各章概述:•讲述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开始深入苏维埃红区的冒险,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产党的秘密。并且讲述了张学良和杨虎成与共产党达成一致抗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西安事变)第一章探寻红色中国:•讲述在进入红区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经历,并讲述了国民党通过“民团”这一组织对地方的统治和镇压政策。介绍了周恩来及贺龙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介绍了许多年轻的红军战士们因为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而参加红军、热爱红军的故事。第二章去红都的道路:第三章在保安•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给作者的初步印象: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谈到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红军大学开展的各项课程以及红军剧社开展的宣传工作。第四章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本章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思想变改以及成长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第五章长征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着重记叙了第五次大围剿,以及长征中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原等艰难而英勇的事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第一,未与其他部队联合,导致力量不足;第二,放弃了以前的运动战术,而采取了错误的单纯防御战略;第三,蒋介石在围剿中采取新战术和战略,加上国民党在数量和军事装备以及战术上处于优势地位。)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红军长征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苏区地盘缩小,到1934年9月,中央根据地由原来的35个县缩小到只剩瑞金、兴国等几个县,面积由五万多平方千米减至一万平方千米左右,这就使红军没有回旋的余地;•二、是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和王明的“左”倾经济政策,导致根据地经济濒临崩溃的境地,使红军缺乏在根据地继续坚持斗争的物质条件;•三、是由于苏区面积缩小和人口锐减,使红军兵员得不到补充,只有突围向外发展。第六章红星在西北•讲述了刘志丹开创西北苏区的历程,西北大灾荒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苏维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货币各方面的政策。第七章去前线的路上•讲述了普通农民对红军的拥护,对苏区工业的繁荣以及苏区工人身上具有的乐观活泼的社会主义工业精神第八章同红军在一起•讲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红军内部,了解他们精神饱满、训练严格、纪律严明、装备落后、军事过硬、敢打敢拼、政治觉悟高,才使得他们成为铁打的军队。并且讲述了促使司令员彭德怀走上革命道路的悲惨童年经历,以及他独特的个人魅力。红军采用游击战术的原因和策略。红军战士健康丰富的生活。红军的三大纪律和八项规定:三条简明的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贫农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八项规定: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对老百姓要和气,要随时帮助他们;四、借东西要还;五、损坏东西要要赔;六、和农民买卖要公平;七、买东西要付钱;八、要讲卫生,盖厕所要离住家人远。第九章同红军在一起(续)•共产党军事领导人徐海东的人生历程以及中国残酷的阶级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杀戮和苦难。讲述共产党团结回族人民抵抗压迫者的策略。第十章战争与和平•讲述红色中国的少年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代表着中国的希望,讲述共产党为建立统一战线所做的努力以及革命领导人朱德极其杰出的领导才能和个人魅力。第十一章回到保安讲述了在敌人封锁下的保安地区,红军丰富多彩的生活。讲述了俄国对于红色中国的影响以及德国顾问李德指挥作战时出现的失误及其原因。第十二章又是白色世界•详细记述了“西安事变”的具体经过、结果,以及对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影响。并分析了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面临挑战及其终将取得胜利的原因。《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对毛泽东印象•斯诺描述毛泽东给他的首次印象:“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清瘦,看上去很像林肯式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在这些描述中,斯诺将毛泽东比作林肯,林肯是美国人的精神象征,是美国人最喜欢的总统之一,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废除了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度,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中国共产党当时正在进行长征,寻求中国的统一,抗击日本。在这里,斯诺暗喻毛泽东是个未来能够统一中国的领袖人物。在斯诺眼中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1.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2.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3.个人自尊心强,有必要时候当机立断的魄力。•4.毛泽东熟读世界历史,对世界政治惊人的熟悉。•5.毛泽东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6.他身上没有可以称为宗教感情的东西。•7热爱工作且有强健的体魄。•8.有深邃感情的人。•9他的话真诚老实。斯诺对毛泽东的评价:•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斯诺问毛泽东,在什么条件下中国人民才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的军队?•毛泽东的回答是:三个条件可以保证我们成功:•第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在这三个条件中,主要条件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团结。《红星照耀中国》周恩来是如何走上革命的历程的:•周恩来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从小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但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里受的教育,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到了别的地方去了。第一次革命以后,周恩来便被卷到了社会革命运动中去。他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1919年学生运动中,他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后来他去了法国,回国后与孙中山会和,准备发动国民革命。并于26岁被任命为著名黄埔军校的秘书。1925.1926.1927年进行了北伐,1927年以后蒋介石发动了他自己的右派政变,开始杀害激进分子,周恩来被列入头号黑名单。几经周折,1931年后他终于“闯破封锁”,加入红色队伍。斯诺如何写贺龙的革命经历的:•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是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性格急躁,但是他很谦虚。贺龙在当时是一个土匪头子,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国。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贺龙是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在这以前不久,他还效忠于汪精卫的武汉政府。但是唐生智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著名的“农民大屠杀”后,激起了他的愤怒,贺龙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斯诺怎样看待杨虎城的当过土匪的经历?•绝不要以为杨虎城将军早年当过土匪,就必然没有资格做领袖了。这样的假定在中国式不适用的。因为在中国,一个人青年时当过土匪,往往表示他有坚强的性格和意志。翻翻中国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中国有些极能干的爱国志士,都曾一度被人贴上土匪的标签。杨将军反正在大多数外国传教士中间名声不佳,因此他不可能真的是一个坏人。他的革命历史,说明他原来是个粗鲁的农民,可能一度有过崇高的梦想,要大大改变自己的世界,但是他掌握了权利以后,却也没有找到什么办法。《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对彭德怀印象:(1)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彭德怀上街不带警卫,司令部门口只有一个哨兵,国民党空投传单悬赏捉拿他,他却命令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他被少先队员关于帝国主义大鼻子的回答逗得哈哈大笑,开玩笑叫作者大鼻子,风趣地回答作者关于大鼻子漫画的疑问,表现了他平易近人、活泼风趣的性格特点。(2)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