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场中学2012年12月27日卡场镇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步实施环节随着课堂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不改革就不会前进,不改革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改革就不会有创新,纵观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无论是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还是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模式,其核心只有一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切实做好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课堂教学健康和谐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对我中学课堂教学环节做如下规范:教师应明确理念:1.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从“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转化。杜绝教案课堂、传统课堂。2.有效教学=课内有效教学+课外有效辅导二.课堂教学“七环节“框架•第一步:导学——教师应在课前五分钟提前将学习目标、课标要求和讨论内容制成“导学案”,发放给每个学生,导学案应包括教学内容、课堂练习、目标检测等,通过导学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因我校资源有限,此步教师可提前将以上要求书写在黑板上,要求课前五分钟进教室。(5分钟)•第二步:精讲——教师针对导学案中的教学内容对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和梳理,此过程必须做到师生互动,杜绝教师一人包讲。(15分钟)•第三步:讨论——学生4~6人一组(前后桌之间比较实际),在组长的组织下,对导学案要求的内容、课堂练习和学习任务做讨论交流。(5分钟)•第四步:展示——通过学生自愿或教师点名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到黑板上展示成果。(5分钟)•第五步:质疑与评价——师生针对小组展示的内容,提出质疑,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做出定性或定量评价。(5分钟)•第六步:完成目标检测——通过目标检测检查学生学习成果,可以让小组之间相互交换批阅目标检测。(5分钟)•第七步:布置作业,安排预习任务——作业应当注重问题的针对性,注意量的把握,不搞题海战术;对下一节学习内容做出预习安排,必须强调预习中应该弄清楚的问题。(5分钟)•课堂教学已从“有效课堂”向“高效课堂”推进,向课堂要质量已成为教育界的共同呼声,我们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成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使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质的飞跃。如何学好导学案•以数学三角形的边为例•学习目标•1.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中,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3.懂得判断三条线段可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4.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客观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1.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了解,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条形.•2.能从图中识别三角形.•3.通过度量三角形的边长的实践活动,从中理解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难点:•1.在具体的图形中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2.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教学过程•活动(一):•(1)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三角形.•(1)CBA(2)CBA(3)EDCBA(4)EDBA(5)DCBA(2)观察发现,以上的图,哪些是三角形?(3)描述三角形的定义:“不在___________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二、读一读•阅读课本第一部分至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叫三角形?•(2)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个内角?有几个顶点?•(3)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________.•(4)三角形ABC的边AB、AC和BC可用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为________.•三、做一做•画出一个△ABC,假设有一只小虫要从B点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四、议一议•1.在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3.三角形三边有怎样的不等关系?•通过动手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到哪些结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________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_______第三边.•课堂练习•1.课本P71练习1.2,P75练习7.11.2.•2.补充:如图,线段、相交于点,能否确定与的大小,并加以说明.ODCBA目标检测•一、选择题:•1.已知三条线段的比是:①1:3:4;②1:2:3;③1:4:6;④3:3:6;⑤6:6:10;⑥3:4:5.其中可构成三角形的有()•A.1个B.2个C.3个C.4个•2.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A.6L15B.6L16C.11L13D.10L16•3.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度分别为20cm和30cm,若不改变木棒的长度,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应在下列四根木棒中选取()•A.10cm的木棒B.20cm的木棒;C.50cm的木棒D.60cm的木•二、填空题:•1.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7,则第三边长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当周长为奇数时,第三边长为________;当周长是5的倍数时,第三边长为________.•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它的周长为_____.•3.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则它的底边长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4,则它的腰长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三、基础训练:如图所示,已知P是△ABC内一点,试说明PA+PB+PC(AB+BC+AC).•四、提高训练五、中考题与竞赛题PCBA新课标下如何备课•一、书写课题•二、教学目标目标分析•三、教学重难点重难点分析•四、学情分析•五、教学手段•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新课导入力求新颖,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写明设计意图。2.新课教学:应该用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内容细致,重难点突出,须写明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小组讨论、学生练习、还是合作探究),有题型讲解的必须有相应的变式练习。每步须写明设计意图。七、课堂练习练习应由易到难,有较强针对性,注意题型数量。八、课堂小结此步应由学生完成九、目标检测十、布置作业《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三节《大气压强》。•内容分析:本节主要包括证明大气压存在实验和测量大气压值实验,让学生通过学习会分析生活中现象认识大气压。•二.教学目标·知道大气有压强;·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目标分析: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三.教学用具•矿泉水瓶1个,玻璃杯1个,玻璃管1根,烧杯1个,水槽1个,量筒1只,吸盘1个,乒乓球1只,硬纸片1块,水适量,弹簧测力计1只,注射器1只,细尼龙线若干,刻度尺1把;多媒体。•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2.知道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难点:1.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2.测量大气压大小的方法。•五.教学方法:自学与指导,实验与讨论相结合的综合启发式。•六.学情分析: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所以应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七.【教学流程】•1.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实验演示: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请同学们猜测瓶子倒过来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设计分析: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2.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学生活动1]学生选择器材,仿照上述演示实验和课本图动手实验并思考下列问题:•问题一、“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问题二、“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吸盘相对用力挤压,再往外侧拉,你的感受怎样?这是什么原因?•[师生活动1]师生分析实验:•(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原因。•(2)学生代表分别说明,不足部分由其他学生或教师补充。•(3)教师小结:大气有压强即大气压。为了给学生强烈的感受冲击,可以由学生来做“马德堡半球”实验。•那么,你还能列举哪些现象或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师生共同举例说明。•[师生活动2]师生回顾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1)在刚才的实验中,你碰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样克服困难并完成实验的?•(2)学生汇报完后,教师作说明。•[学生活动三]问:大气压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思考回答,也可做演示说明。如在“覆杯实验”中将纸片朝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发现纸片不掉下来,从而得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设计分析:由实验设疑,引起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四个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互相讨论来认识大气压的存在和特点,并尽可能解决活动中碰到的问题]•教学过程其余步骤略•八、课堂作业•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A.热气球升空B.高压锅煮饭C.用嘴吹胀气球D.抽水机抽水•变式: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的一个实验,其中甲:瓶铺层砂子;乙:放入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丙:用剥了壳的熟鸡蛋堵住瓶口,过一会儿可看到鸡蛋将____________。这个实验也证实了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分析:通过练习检查学生学习成果,通过变式达到举一反三的地步。教师应如何听课•怎样去听课,一般按下面三个步骤进行.•(一)听课前要有准备•教师要想通过听课真正学点东西,就要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就要做点准备工作。打算听谁的课,应事先了解教学内容,看看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假如让我教这样的课文,准备怎样教法,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懵里懵懂地听,不理解教者的教学意图,不熟悉教材,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二)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既要看教,也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生参与的情况,学习的习惯。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有时教师听课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视课堂上的每个方面。根据授课者的特点和听课者的目的,可以适当有所侧重,一般说来,对熟悉的教师,由于对其班级情况有所了解,可着重就其课堂上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做跟踪式的动态分析;对一般的研究课,就着重看其在研究方向上的达成度;听课应详尽记录课堂的教学过程,也记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三)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如何评课•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标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二、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因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看教学思路设计•上课要有思路。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