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读文本——古希腊的石头第1课时目标定位1.掌握本文的重要词语,了解冯骥才的情况及其创作。2.学习、借鉴作者借“石头”把古希腊文明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的写法,学习论史说人的写法以及联想的方法。3.感受古文明,保护古文明,创造新文化。古希腊文化最主要的包括了古希腊战争,古希腊艺术和古希腊神话。古希腊文化作为古典文化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爱琴海文明虽较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希伯来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迟,但其影响却更为巨大。换言之,上述文明以淘汰于历史长河之中,而古希腊文化精神却未被湮没。其灿烂程度影响力,长久的生命力似只有中华文明方可比拟。•“民间文化遗产的守望者”冯骥才,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近年来,冯骥才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上,完成从文艺家向“社会活动家”的角色转变,被誉为“民间文艺救生员”“民间文化遗产的守望者”。代表作品代表画作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波塞冬神庙缺头神像迈锡尼遗址•《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阿芙洛蒂忒是爱与美之神,这尊《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已经成为赞颂女性人体美的代名词。帕特农神庙阅读课文,思考问题•1、冯骥才为什么喜欢“古希腊的石头”?•2、冯骥才对古希腊石头的欣赏,也就是对外族文明的欣赏,从文中看,作者真正关注的是什么?•3、对“时间隧道就在希腊人的石头中间”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4、希腊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措施很奇特,我们应如何看待?应从中学些什么?•5、作者为什么要致力于文化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6、文中说,古老的石头“各自不同的形态都是历史的表情”。你是怎样理解“历史的表情”的?基础精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暧.昧()②钦.佩()③甬.道()④泯.灭()⑤庇.护()⑥亢.奋()⑦粗糙.()⑧龟.裂()⑨和谐.()⑩隧.道()⑪聆.听()⑫神谕.()⑬遁.去()⑭呵.护()⑮坍.塌()⑯废墟.()⑰坚不可摧.()⑱神采焕.发()àiqīnyǒnɡmǐnbìkànɡcāojūnxiésuìlínɡyùdùnhētānxūcuīhuàn(2)多音字①劲干劲.()苍劲.()②佛仿佛.()佛.像()③横纵横.()横.财()④混混.水摸鱼()混.沌()⑤扎扎.进()包扎.()jìnɡjìnfófúhènɡhénɡhùnhúnzāzhā2.辨形组词①炯()迥()②茏()笼()③悍()捍()焊()④镌()携()隽()⑤淬()啐()⑥玄()弦()迥然不同炯炯有神竹笼草木葱茏焊枪剽悍捍卫隽永镌刻携手啐了一口唾沫淬火弦外之音玄奥3.词语释义①神采焕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气宇轩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战战兢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浩无际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短兵相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相形见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精神饱满,光彩四射。气度、气概不平凡。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浩瀚而没有边际。双方用刀剑等短兵器进行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⑦瞠目结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量体裁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扑朔迷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林林总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⑪望尘莫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⑫喋喋不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⑬危言耸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按照身体裁剪衣裳,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形容繁多。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后。没完没了地说话。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4.近义词辨析(1)权利·权力权利:与“权益”同,是伴随某种义务而来的。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一定职责所具有的支配力量。例:①公民权、人权、选举权都是“________”。②批准权、用人权等都是“______”。权力权利(2)申明·声明都是陈述理由,表明态度。申明:郑重说明。声明: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例:①向厂里______、向法院______。②我______、外交部______。声明申明申明声明(3)消失·消逝消失:表示从存在到不存在,强调过程。消逝:包含一个事物随时间的过去而不复存在的意思,强调结果。“消失”在变化中历时较短;“消逝”变化经历的时间可长可短,形容时间、声音、云雾等失去时,要用“消逝”。例:①飞碟在天边打了个圈,很快便______了。②随着时光的______,我们的两鬓也渐渐泛白。消逝消失(4)功夫·工夫功夫:一般说的是本领、造诣。工夫:也可等同于“功夫”,但一般用来指时间。例:①这幅字______很深。②我上学那______,你还是个小孩子。工夫功夫文本互动一、初步感知1.冯骥才为什么喜欢古希腊的“石头”?作为宗教崇拜出现的雕塑(古希腊的石头)忠实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反映了古希腊文明。正如作者所说“喜欢他们这些刻在石头上的历史与艺术”,喜欢石头的内涵,也就是“人类对生命永恒的追求,以及把自己的一切传之后世的渴望。或者说作者找到了“逼真地进入希腊历史的秘密。”在作者眼中,石头是文化的使者,从历史深处走来,与现代人交谈,现代人得以与这个地方神交,可以触摸到真实的历史。5.冯骥才对古希腊石头的欣赏,也就是对外族文明的欣赏,从文中看,作者真正关注的是什么?答案作者当然不会简单地一门心思地沉醉在对外族文明的欣赏中,他更加关注的是古希腊文明与中国古代文明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关心的是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与并存。所以,站在雅典卫城上,冯骥才有了惊奇的发现,有了对古希腊神像与中国古代佛像的简单的比较与联想,比较的结果让人对世界文明的未来和发展充满了信心。这是冯骥才在“古希腊的石头”上最为温馨的遐想。2.对“时间隧道就在希腊人的石头中间”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答案古希腊的石头是古希腊历史的见证,所展现出来的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脚步,站在它们中间就如同站在时光隧道中,可以发现人类历史的过程。二、深层探究4.文中说,古老的石头“各自不同的形态都是历史的表情”。你是怎样理解“历史的表情”的?答案“每一块看似冰冷的古老的石头,其实并没有死亡,它们犹然带着昔时的气息。”“石头上的残痕则是它们命运的印记与年龄的刻度。”这些都是对历史的最真实的记录,也正是今人对历史沧桑感的一种真实的认识。3.应如何看待希腊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措施?他们对于历史的严谨的保护态度令人感动,这是一种高度的对历史对后人负责的态度。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这样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也正是作者所说的“高层次的文明”。3.《古希腊的石头》一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石头”是文化的使者,从历史深处走来,与现代人交谈。作者正是通过展示古希腊及各种石头,不但发现了“历史美”和“文化美”,更重要的是体味到了“石头”的价值,由此启发人们尊重历史、保护文物的情感。思考:为什么要致力于文化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它从不为美丽而耽搁,因失去而忧伤;它没有拖泥带水的留恋也不肯做搔首弄姿的回望。历史与古老的文明只有留给后人去苦苦追寻了。然而,“永恒是达不到的”,“石头并非坚不可摧”。历史会因为久远而模糊,文化会因失传而断层。“在岁月的翻滚中,古希腊人的石头已经满是裂痕与缺口,有的只剩下一些残块和断片。”现在这些残块和断片”固然还向我们传达着那个时代零星的信息,但如果任其损毁,不加保护,很快,我们就再也无从找到历史的蛛丝马迹了。2007年初,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在其博客中指责星巴克咖啡将其分店开到故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因为“故宫是中国几千年最辉煌文化的载体,就是中国的象征”,而星巴克则是来自美国的“不登大雅之堂的饮食文化代表符号”。芮成钢向星巴克的首席执行官发出“抗议”,要求其将店铺撤出故宫。进驻故宫七年的星巴克,最终在经历了一场公共关系危机后宣布退出。星巴克进驻故宫2007年浙江横店集团宣布将投资200亿元在当地异地重建圆明园。该重建工程相关单位宣布,目前已筹集到资金11.6亿元。工程预计明年春节后开工。“已经开始为开工做准备了。”重建圆明园端午节被韩国抢注武强画界的染纸和蜡花---亟待抢救的文化遗产黄山:“国宝”级文物单位周围几成垃圾场皇家古窑遗址行将消逝文保人士呼吁加强保护抢救赶不上消失速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立法6.学生就我国在文物保护及历史文化保护现状进行讨论(如敦煌文明(联系余秋雨的文章)、端午节申遗、圆明园兽首等。)课堂小结1.结构图解2.中心主旨本文通过作者游览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阿雷奥斯·帕果斯山上的雕像,以及迈锡尼遗址和海神庙,通过对古希腊“石头”的描写,阐释了自己对古代历史遗迹的思考以及对文化保护的态度和方法。3.写作特色(1)视角独特,联想丰富。作者对古希腊的“石头”,不是一味地沉醉在对外族文明的欣赏中,而是关注古希腊文明与中国文明千丝万缕的联系,关心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与并存,他从希腊人对文物保护的态度和方法看到的是希腊人的聪明与睿智,看到的是我们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欠缺与不足。独特的视角,值得我们思考。作者“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思接千载,浮想联翩,由阿雷奥斯·帕果斯山上的雕像,神驰万里,想到“纪元前丝绸之路上那段早已逝去的令人神往的历史”,想到古希腊文明和中国文明千丝万缕的联系等等,联想丰富。(2)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如:“我在那些欧洲史上最伟大的雕像中间走来走去,只觉得我的眼睛——被那个比传说还神奇的英雄时代所特有的光芒照得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