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复习全书基本框架图: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的物质性和意识的本质、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实践的特点及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价值及人的价值的内涵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范畴标题世界观(原理)方法论实际运用复习注意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主观主义①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等都是对中国国情和现实的正确反映,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也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发展经济必须考虑市场的需求和本地的实际。③结合社会倡导的精神及先进文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抗灾精神等),说明意识的能动作用④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提高创新意识。①不能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物质可离开意识而存在。②无论正确的意识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③意识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认为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单具有促进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④任何情况下从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的观点都是错误⑤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够从个别的、静止的实际出发,必须全面地把握变化着的客观实际。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和选择性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范畴标题世界观方法论实际运用复习注意辩证唯物论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①科学发展观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的认识,坚持以此为指导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就是强调尊重客观规律。②结合冰雪灾害、地震、台风等自然现象考查自然界的客观性以及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③自主创新的过程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①规律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人们可以改变条件从而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而不是改变规律。②规律是客观的,但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会随着事物的性质、条件不同而变化。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范畴标题世界观方法论实际运用复习注意第六课认识论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目的和归宿参加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发展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随着实践的深入,对认识的深入和提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同时,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必将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着积极促进作用。①分清认识的来源和认识获得的途径。②一种认识不能作为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即使是科学的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指导作用,错误的理论会把实践引向歧途坚持正确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真理真理的属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马克思主义也需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和发展。结合人类对太空领域及星球的探索历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的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①任何人,只要他的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他就有真理。②谬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③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整个人类是在无限发展,因而其认识能力是无限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认识具有无限性范畴标题世界观方法论实际运用复习注意唯物辩证法第七课联系联系具有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①科学发展观中的“五个统筹”的关系。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③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④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⑤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①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通过创造条件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②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但不等于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③对联系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做到趋利避害。联系具有客观性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①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促进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②国家综合实力对提高航天水平的作用。航天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③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以促进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整体与部分的功能:A、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B、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C、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系统与要素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正是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完全一样。范畴标题世界观方法论实际运用复习注意唯物辩证法第八课发展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观念的变化;②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观。①分清发展与运动、变化的区别,并不是所有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②把握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发展的趋势前途是光明的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其成长正确认识:①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曲折。②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过程中的困难。③构建和谐社会与面临的不利因素。④人类在科学探索中遇到的挫折和取得的成绩。把握新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原因道路是曲折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发展的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分阶段、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②改革和建设要量力而行,考虑社会的承受度,坚持适度原则。③当前我国要紧紧抓住有利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不能认为有量变就有质变,量变要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范畴标题世界观方法论实际运用复习注意唯物辩证法第九课矛盾普遍性矛盾即对立统一,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③反对回避、掩盖矛盾。①分析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城乡之间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②建设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要消灭矛盾,而是要善于解决矛盾。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应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①对一个事物应重视分析其中存在的两方面是什么及其对立统一关系。对两个事物应分析它们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关系是什么;②注意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解决矛盾的关键。①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同性质的矛盾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②各个地区要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①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结合三个表现来回答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质上是一致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二者在一定条件转化。①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和科学的工作方法。②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②先进经验的推广与运用、改革试点与大面积推广矛盾的普遍性除了指矛盾事事存在、时时存在的含义外,在这里还指同类事物共有的矛盾与规律,即事物的共性。范畴标题世界观方法论实际运用复习注意唯物辩证法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则处于从属地位。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①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②反对均衡论、一点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①以发展为中心不动摇,同时要注意协调发展。②正确理解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③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①抓主要矛盾是为解决问题。②材料中有“中心、关键、重点、重中之重、主题、主线、第一要务”等字眼或意思都是讲要抓主要矛盾或要求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来分析。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的性质。主次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它们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①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②反对不分主次或者主次颠倒。①“一国两制”国家的主体和未来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②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对互联网、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与评价。④客观看待当前我国的社会形势。材料中有“抓本质、抓主流、看形势、识大局、辨方向、评成就”等字眼或意思都以主次方面原理来分析范畴标题世界观方法论实际运用复习注意唯物辩证法第十课创新辩证否定观①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②是发展的环节③是联系的环节④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①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②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③坚持“扬弃”的观点。①“神舟”七号在“神舟”六号基础上的改进②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掌握创新的意义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①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时代和条件来说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但对它内部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就变成没有存在的理由了。②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③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②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③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④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规律)范畴标题世界观方法论实际运用复习注意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①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入,人们的法制、民主、平等、科学、竞争、市场、环保等意识的形成与作用。②党的路线方针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反过来又产生积极的作用价值观、集体主义、理想等均属于社会意识。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区分的依据。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