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CPA执业准则2第一节CPA执业准则制定情况(一)国际审计准则制定机构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国际审计准则(IAASB)(ISAs)3(二)美国审计准则制定机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制定了《一般公认审计准则》(GAAS)和《审计准则说明书》(SASs)。《萨班斯法案》颁布之后,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被授权制定审计准则。4(三)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建设三阶段参阅:《陈毓圭秘书长: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制定执业规则阶段(1991-1993)中注协成立后,非常重视执业规则的建设。从1991年到1993年,先后发布了《注册会计师检查验证会计报表规则(试行)》等7个执业规则。这些执业规则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向正规化、法制化和专业化起到了积极作用。–验资–会计报表审计–审计计划–审计工作–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职业道德守则62、建设独立审计准则体系阶段(1994年-2003年)到2004年,中注协先后制定了6批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准则序言1»独立审计基本准则1»独立审计具体准则28»独立审计实务公告10»执业规范指南5»职业道德基本准则1»质量控制基本准则1»职业后续教育基本准则1共48个项目73、完善与提高阶段(2004—)原因:(1)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带来巨大审计风险,需要通过完善审计准则加以应对会计判断和估计日益复杂,一些企业进行财务舞弊的动机和压力日益增大,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越来越大,需要出台新的准则予以指导8(2)部分准则项目已不能满足行业要求,需要及时制定和修订审计准则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和审计理念的局限性日渐明显,主要表现在不能有效地识别、评估和应对重大错报风险(3)国际审计准则质量有了全面改进和提高,需要我们在国际趋同上有新的举措IAASB于2003年底及时出台了4个审计风险准则,以此为基础,修改了其他相关准则。如果我国不加快有关准则的制定和修订,部分准则项目将难以满足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需要,还将拉大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差距9(4)会计准则加快制定进程,需要审计准则同时跟进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业务需要两把尺子,一是会计准则,一是审计准则。由于部分审计准则与会计准则有紧密联系,一旦会计准则出现制定、修订和废止的情况,审计准则应当及时出台或修改10–原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存在的问题»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由三层构成:第一个层次为基本准则,第二个层次为具体准则和实务公告,第三个层次为执业规范指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由法定审计向企业业务领域拓展,原有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框架不能满足业务多元化的需求»原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如下图所示:11独立审计基本准则(1个)准则序言(1个)独立审计实务公告(10个)独立审计具体准则(28个)执业规范指南(5个)相关基本准则(3个)12(四)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国际趋同的需要,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体系”改进为“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以适应注册会计师业务多元化的需要。–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包括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13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14业务准则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审计准则41个审阅准则1个其他鉴证业务准则2个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代编财务信息……15(五)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的基本内容1、审计、审阅与其他鉴证业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1)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①一般原则与责任:–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审计业务约定书–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16–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2号——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17②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的应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2号——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18③审计证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1号——存货监盘–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函证–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1号——会计估计的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19–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3号——关联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1号——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2号——期后事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41号——管理层声明20④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01号——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11号——考虑内部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21号——利用专家的工作⑤审计结论与报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非标准审计报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11号——比较数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21号——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21⑥特殊领域–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1号——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1号——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2号——银行间函证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3号——与银行监管机构的关系2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21号——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特殊考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2号——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3号——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23(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业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第2101号——财务报表审阅(3)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0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11号——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242、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第4101号——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第4111号——代编财务信息25(六)准则的编号说明–在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中,准则编号由4位数组成:–千位数代表不同类别的准则:“1”代表审计准则;“2”代表审阅准则;“3”代表其他鉴证业务准则;“4”代表相关服务准则;“5”代表质量控制准则。–百位数代表某一类别准则中的大类。以审计准则为例,我们将审计准则分为六大类,分别用1至6表示。“1”代表一般原则与责任;“2”代表风险评估与应对;“3”代表审计证据;“4”代表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5”代表审计结论与报告;“6”代表特殊领域审计。26–十位数代表大类中的小类。–个位数代表小类中的顺序号。–例如:第1311号,千位数的“1”表示审计准则、百位数的“3”表示审计证据大类、十位数的“1”表示获取审计证据的某一小类、个位数的“1”表示某小类审计程序的序号。27审计准则编号区域:1.一般原则与责任(审计准则第1101—第1152号)2.风险评估与应对(审计准则第1201号—第1231号)3.审计证据(审计准则第1301号—第1341号)4.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审计准则第1401号—第1421号)5.审计结论与报告(审计准则第1501号—第1521号)6.特殊领域审计(审计准则第1601号—第1633号)28第二节鉴证业务基本准则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共有9章60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鉴证业务的定义和目标第三章业务承接第四章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第五章鉴证对象第六章标准第七章证据第八章鉴证报告第九章附则291、鉴证业务的定义和目标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主体:注册会计师用户:预期使用者目的:适当保证或提高鉴证对象信息的质量基础: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产品:书面鉴证结论30鉴证对象信息是按照标准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的结果。如责任方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标准)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包括披露,下同)而形成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3132单项选择题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ABC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下列选项中属于“鉴证对象”的是()。A、ABC公司2009年财务报表B、ABC公司2009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和该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C、ABC公司2009年度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D、ABC公司2009年利润表33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分为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1)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如在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中,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对审计后的历史财务信息提供高水平保证(合理保证),在审计报告中对历史财务信息采用积极方式提出结论。这种业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34(2)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如在历史财务信息审阅中,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阅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高于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中可接受的低水平),对审阅后的历史财务信息提供低于高水平的保证(有限保证),在审阅报告中对历史财务信息采用消极方式提出结论。这种业务属于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3536单项选择题注册会计师执行的下列业务中保证程度最高的是()。A、验资B、财务报表审阅C、内部控制审核D、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372、鉴证业务的分类(1)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责任方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信息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获取。如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评价或计量)而形成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即为责任方的认定,该财务报表可为预期报表使用者获取,注册会计师针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这种业务属于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38(2)直接报告业务在直接报告业务中,注册会计师直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或者从责任方获取对鉴证对象评价或计量的认定,而该认定无法为预期使用者获取,预期使用者只能通过阅读鉴证报告获取鉴证对象信息。如在内部控制鉴证业务中,注册会计师可能无法从管理层(责任方)获取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报告(责任方认定),或虽然注册会计师能够获取该报告,但预期使用者无法获取该报告,注册会计师直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并出具鉴证报告,预期使用者只能通过阅读该鉴证报告获得内部控制有效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