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公文黔江府办发[2007]329号电子公文专用章核收: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政府关于印发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通知的通知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乡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区属国有重点企业:经区政府同意,现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通知》(渝府发[2007]129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并请各单位就《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涉及黔江的项目、政策,积极加强与市上相关部门的汇报衔接,争取支持。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2-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电子公文渝府发〔2007〕129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第11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二○○七年十一月十六日-3-目录第一章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6第一节发展基础…………………………………………………6第二节有利条件…………………………………………………7第三节制约因素…………………………………………………10第二章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13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3第二节发展目标…………………………………………………15第三章建设武陵山区经济高地…………………………………17第一节优化产业布局……………………………………………17第二节着力培育特色资源加工业………………………………21第三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25第四节积极发展现代山地生态农业……………………………26第五节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28第六节增强城镇支撑能力………………………………………30第七节构建开放协作架构………………………………………32第四章建设民俗生态旅游带……………………………………34第一节实施统筹规划和整体开发………………………………34第二节保护和开发民俗旅游文化………………………………38第三节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服务体系……………………………38第四节发展特色旅游商品加工和配套服务业…………………39-4-第五节建立协调规范的旅游管理和运行机制…………………40第五章建设扶贫开发示范区……………………………………41第一节实施人口转移工程………………………………………41第二节实施易地扶贫工程………………………………………45第三节实施整村推进工程………………………………………46第四节加强乡村规划与建设……………………………………47第五节着力推进结对扶贫………………………………………47第六章提高社会公共服务保障能力……………………………49第一节优化发展教育……………………………………………49第二节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50第三节健全文化体育服务功能…………………………………52第四节强化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53第五节加强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54第六节构建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防御体系………………………55第七章建设绿色生态走廊………………………………………57第一节持续加强生态建设………………………………………57第二节着力强化环境保护………………………………………61第三节建立健全循环发展机制…………………………………63第八章构建完善基础支撑体系…………………………………64第一节建设快速大通道…………………………………………64第二节提高水利保障能力………………………………………67第三节完善能源基础设施………………………………………69-5-第四节加强市政设施建设………………………………………70第九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72第一节建立重点项目支撑体系…………………………………72第二节推进体制机制创新………………………………………73第三节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75第四节建立区域协作机制………………………………………76第五节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78第六节建立规划实施考核机制…………………………………79-6-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渝东南地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紧邻黔北、湘西和鄂西,扼守重庆至东南沿海通道,是新阶段重庆实施“一圈两翼”发展新格局中特殊而重要的一翼,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实现全市城乡统筹发展,步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助推器。必须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着眼发展新格局,抢抓发展新机遇,借助“一小时经济圈”的带动,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促进渝东南地区“做特做优”,助推全市“加快”和“率先”发展。本规划范围包括黔江区、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武隆县共6个区县,幅员面积1.9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4.0%;2005年常住人口284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总数的10.2%,以土家族苗族聚居区为主体,是重庆惟一集中连片的少数民族聚集地。第一章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第一节发展基础直辖以来,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进步,已经站在“强基础、增实力、求突破”新起点上,整体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地区经济持续增长。2005年GDP达到168.48亿元,比1996年增加1.7倍,人均GDP达到6510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2.04亿元,比1996年增长2.3倍。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渝怀铁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交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水利、能源和市政设施不断完善,瓶颈制约有所缓解,基本具备支撑产业加快发展的条件。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已初步形成了以草食牲畜、烟草、绿色蔬菜、中药材为主的特色山地农业,以优势矿产为主的资源加工业和以民俗风情、生态体验为特色的旅游业,三次产业结构由1996年的49.1∶24.8∶26.1调整到2005年的24.5∶37.1∶38.4,非农产业比重大幅提高,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公共服务能力有所提升。“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农村卫生三级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社会事业严重“短腿”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扶贫开发成效显著。累计解决99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发生率由1996年的39.8%下降至2005年的5.4%,绝对贫困率和返贫率过高的状况得到基本改变。第二节有利条件区位条件日渐改善。随着综合交通网络的逐步形成和完善,渝东南地区的区位优势将逐步显现,成为重庆通往东南沿海的陆路大通道,抢占武陵山区市场的“桥头堡”,与“一小时经济圈”联系也将更加便捷,为承接东部地区和“一小时经济圈”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赢得更多机会,具有进一步拓展市场和发展大流通的潜在条件。-7-特色资源具有开发潜力。水能资源相对富集,可开发水力蕴藏量达340万千瓦,占全市的40%。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分布较广,已发现煤、锰、铝、萤石重晶石、铅锌矿、石灰岩、炼镁白云岩、石英砂岩等45种矿产。生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特色明显,为培育特色产业创造了先决条件。政策优势明显。渝东南地区集中拥有西部开发政策、民族政策、扶贫政策以及市里给予的专项政策等,“政策洼地”效应明显。市委、市政府关于把渝东南地区建设成为“武陵山区经济高地、民俗生态旅游带、扶贫开发示范区”的新定位,进一步提升了渝东南地区在全市“一圈两翼”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政策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增强。发展内外动力更为强劲。渝东南地区工作重心已从扶贫攻坚转向抓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广大干部群众谋发展、求突破、图振兴的愿望空前强烈,不甘落后、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斗志高涨,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宝贵动力。“一小时经济圈”辐射带动功能的日渐增强,则将为渝东南地区发展提供强大的牵引动力。第三节制约因素基础性支撑能力仍显薄弱。交通通道不畅,公路等级及密度低、质量差、路网结构不合理。电力建设滞后,农村电网改造不足,用电安全性差。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滞后,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局部地区存在水质性缺水问题,尚有15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没有解决。城市功能设施以及公共安全应急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经济总量小,经济增长主要靠财政性资金的投入拉动,社会资本跟进严重不足。产业层次低,低质重构、无序竞争现象突出,缺乏整体优势和竞争力,自我“造血”功能较弱。劳动力素质较低,人才短缺,小学文化程度占农村总劳动力的40%以上,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5%左右。市场发育不充分,要素流动和配置面临体制机制障碍。土地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山地多,平地少,用地条件差,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低,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石灰岩分布广泛,石漠化现象突出,水土流失严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自然灾害频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重的环境制约。公共服务能力弱。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群众看病贵、上学难、文化生活贫乏等问题仍然突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保障标准和覆盖率低。贫困程度深。区域内所有区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比例大,绝对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7%,相对贫困人口占10.2%,因病因灾返贫现象较为突出。第二章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未来发展中,应遵循以下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314”总体部署为统揽,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发展这一主线和“一圈两翼”战略格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增实力、促和谐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承接“一小时经济圈”辐射带动为契机,大力推动人口向外有序转移,切实减轻发展压力;-8-实施通道带动战略,发挥比较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区域内外互动,做特做优资源转化型产业,推动矿产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面提升区域综合实力,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并进,努力建成武陵山区经济高地、民俗生态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基本原则:——人口转移与扶贫开发互促。充分利用“一小时经济圈”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就业空间,加速人口对外转移,为贫困地区发展减负减压,促进脱贫致富和和谐发展。充分利用教育扶贫、易地扶贫等扶贫政策,促进农村人口向大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县城、集镇转移集聚,推进人口梯次转移。——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并重。渝东南地区已由以往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转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并重发展的新阶段,既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消除瓶颈制约,改善发展环境,更要立足资源优势和特色,加快特色产业培育,增强内在发展能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坚持集约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合理适度开发利用资源,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生态恢复,实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并行。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在推动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更应重视和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在共建中实现共享,在共享中推进共建,形成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再促经济增长的良性发展机制。——依靠内力与借助外力并进。渝东南地区已由以往的板块内部相对封闭发展步入了立足全市大局谋求发展的新时期,既要挖掘自身潜力,加强板块内部各区域的联合协作,更要置身于全市“一圈两翼”战略格局,善借“一小时经济圈”之力,联动渝东北翼和周边地区实现竞合发展。第二节发展目标到2010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基本解除,特色突出、分工协作、布局合理的产业格局初步显现,生态环境状况有效改善,民俗生态旅游带建设初具规模,城乡全覆盖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发展水平显著高于武陵山区平均水平,武陵山区经济高地作用逐步显现,扶贫开发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GDP年均增长10—12%,达到29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6∶39.0∶42.4);常住人口减少到265万人,五年累计向外转移30万人左右,人均GDP达到11100元;森林覆盖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