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一)近代革命的一般观念——城市中心论1.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几乎都是在大城市发生1789年法国大革命初期漫画,平等的法国人。表现法国革命的平等理念——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中国工人组成的红鹰团士兵。苏俄第三军第29步兵师第225中国团。苏俄报刊称它是“我们战线最顽强的部队”和“最可信赖的部队”。十月革命后,数万名旅俄华工参加了红军,投入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战斗。2.近代的无产阶级革命也大都发生在大城市巴黎公社十月革命“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十月革命开始列宁在发表演讲1917年十月革命中,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军队攻打冬宫的情景。俄国革命首次从中心城市开始,然后再推向农村。3.中国近代的革命也曾长期在大城市进行围攻上海的太平天国军队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北伐军攻下武昌后,各界群众集会,欢迎北伐军进城。中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目标,一方面是受西方革命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中国革命的传统习惯所致。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农民起义和造反,几乎都是以攻陷城池甚至焚毁王都为胜利主要标志。(1)宁汉分裂由于对共产党的态度不同,国民党左右派出现分裂。右派代表南京的蒋介石与左派代表武汉的汪精卫分设政权,史称宁汉分裂。(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月12日,军队开始在上海逮捕、处决共产党人,是为“清党”(3)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进行分共。自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共产党于8月1日发动南昌起义被迫(国民党称为南昌暴动)成立属于自己的武装部队。三大起义1.南昌起义2.秋收起义3.广州起义这些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失败证明:由于近代中国特殊的国情,在统治阶级占据的中心城市,敌我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企图通过城市武装暴动或攻占大城市来夺取革命胜利,是行不通的.中国近代特殊的国情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导致城市依赖农村,而农村却可以不依赖城市农村人口全国人口的90%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进入近代以后,随着外国列强的相继入侵,中国逐渐成为一个有若干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由于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实行划分势力范围和分裂剥削政策,中国长期无法真正统一。在外力的刺激下,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结构开始破坏,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因此得以长生。在中国的沿海地区,这种特征尤其明显。但是在幅员辽阔的农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然占优势地位,中国广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不在城市仍然在农村。中国的城市不能完全控制农村,农村依然可以不依赖于城市而独立存在。这种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极端不平衡,必然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农村人口全国人口的90%封建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又对民族资本实行压迫限制政策,不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极其弱小,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也不强大。直至1919年,中国工人阶级总数仅有200万,不到全国总人口的千分之五。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3)公布的资料,即使是到了1949年年底,中国的城镇人口也仅有57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0%左右。因此,中国的革命若照搬照抄西方革命城市中心论的经验,显然是很难战胜强大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势力的(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艰难探索“八七”会议会址-汉口三教街41号“八七”会议旧外景中国的革命到底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如何才能使中国的革命到达胜利的彼岸?这是中国革命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关键在于能不能真正认识到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能不能真正认识中国革命战争发展的特殊规律。在经历了许多次痛苦的失败和艰难的探索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人首先摆脱了“城市中心论”的习惯性思维。“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一条“相反的道路”,即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适合近代中国特殊国情的特殊革命道路。2.当时党内存在的两种倾向一是以毛泽东为代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经验,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正确道路。一是以当时被“左”倾教条主义者所把持的中央为主,一味迷信共产国际的“本本”和苏联革命的经验,无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和当时党和红军的实际情况,始终在“城市中心论”的阴影中不得解脱。秋收起义:起义于9月9日发动,原计划也是以攻取大城市为目标,准备在占领澧陵、浏阳等县城后,继续攻取长沙。但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各路起义军先后遭受严重挫折,结果导致攻取长沙的目标无法实现,这时,毛泽东表现出了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的本领。他当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原定计划,决定迅速撤离湘东地区,向南转移,在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地区寻求立足点,以保存革命力量,再图发展。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1、革命新道路的实践1、井冈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实践的开始,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土地革命的开展1.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934年1月,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合影。前排右四为毛泽东,后排左四为刘少奇,左二为陈云。地点为江西瑞金沙洲坝。1933年6月,毛泽东在赣南闽西八县贫农团代表会议上讲话。2.土地革命的开展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党就领导根据地人民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在1928年底,湘赣边区政府根据井冈山地区一年来土地革命的实践经验,制定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这个土地法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主要以乡为分配单位。(1)颁布第一部土地法1928年12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特委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是中国共产党史上第一个土地革命斗争的法律文献。(2)提出土地革命的路线和政策1930年,瑞金苏维埃政府发给农民的耕田证书,左为农民协会印章。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四)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大革命失败后,在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由于对中国情况的复杂性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缺乏认识,中国共产党内开始滋长一种“左”的急躁情绪。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1.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1927年11月,在瞿秋白主持下,中共中央召开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一系列决议,“左”倾机会主义第一次在党中央领导机关内取得了统治地位。2.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李立三(1899-1967),湖南醴陵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8年冬至1930年秋,在上海中共中央工作,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兼秘书长、宣传部长等职,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0年6月至9月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政务委员、劳动部部长。文革中被迫害致死。李立三与俄国妻子及女儿1930年6月11日,中央政治局通过由李立三等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使以冒险主义为特征的“左”倾错误再次统治了中央领导机关。3.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1931年1月7日,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通过了共产国际代表米夫起草的《中共四中全会决议案》,接受了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纲领,王明被推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掌握了中共中央的实际领导权。王明“左”倾错误的主要特征是教条主义。其理论形态比前两次“左”倾错误更加完备。1930年秋,王明根据共产国际的有关文件写成的《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初名《两条路线》)一书集中体现了其错误思想。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最大的恶果,就是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被迫放弃南方革命根据地,实施战略大转移——长征。(五)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长征开始后,中共中央“左”倾领导人又在军事上犯了逃跑主义的错误,使红军蒙受巨大损失。博古等的“左”倾错误领导使中央红军和中国革命陷入极大的危机之中。博古(1907~1946),原名秦邦宪,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赴苏联学习,1931年4月任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书记,1931年9月至1935年1月主持中共中央工作。1946年2月作为中共代表去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宪章审议小组的工作。同年4月8日,从重庆返回延安的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于山西兴县黑茶山。1934年,集结于湖南的国民党一部出发前的情景。红军转移湘西时,蒋介石任命何键为“追剿军”司令,指挥薛岳、周浑元两部负责“追剿”,又命陈济堂、白崇禧等部进入粤、湘、桂边堵截。1.遵义会议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强渡乌江,7日占领遵义。15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会议室里并排悬挂着参加会议的8位政治局委员的照片:毛泽东、周恩来、洛甫(张闻天)、博古(秦邦宪)、陈云、刘少奇、朱德、王稼祥。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极为重要的会议,使党的路线开始转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轨道上来。它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红军长征的胜利遵义会议后,在行军途中,根据会议精神,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随后,军委决定设置前敌司令部,以朱德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接着又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小组,负责军事行动。懋功会师旧址1935年6月,中央红军在四川懋功与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会师。陕北吴起镇随后,中共中央排除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的干扰,于1935年10月抵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会宁县城门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历时两年的战略大转移,红军长征宣告胜利结束。红军长征胜利具有的伟大意义: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先后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进行了战略大转移。虽然失去了南方原有的根据地,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但是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正当抗日战争的烽火即将在全国熊熊燃烧起来的时候,这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起中国革命的新任务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职责而在西北会师,这无疑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预示着中国革命新的局面的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闽西赣南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两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1933年9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反对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的战役开始。红军30万,蒋介石调动了100万军队。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从瑞金撤退,兵力8.5万,对外号称10万。1935年1月,遵义会议3.7万。1936

1 / 7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