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错误”京山县第五高级中学张连华经常会有这样精彩的语文公开课: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表演珠联璧合,相益得彰,学生表演式的一猜就中、一试就准、一答就对;或是学生偶尔不幸发言出现偏差的理解,立即快刀斩乱麻,一个“请坐”,堵上学生的嘴,再走马灯似地换学生回答。如此,教学活动便成为一种神秘的魔术,学生的思维活动降到了最低限度。老师这样做的原因不外乎:一是主观上认为参考的标准答案是唯一的,学生知道正确的答案就够了;二是课堂上有限的教学时间也不容许对更多的偏差理解做出解释,能少就少。三是教师可能一时无法处理这样棘手的误读,因为这是备课中全然没有想到的问题,只能以马上开始其他的解读来回避。时至今日,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理念的新课改之际,我认为我们有必要站在新的视角,对语文阅读课堂中学生理解偏差的“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对其进行新的思考、探索和实践。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学习错误是学习过程中正常而普遍的现象,它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事实上,在平时语文阅读课堂中学生所给出的各种偏差理解中,已经蕴涵了学生丰富的语文经验和体会以及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大量机会和可能。换言之,学生的理解偏差是一笔重要的教学资源。我们应一改以往对待错误如洪水猛兽般的态度,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一)将错就错——思维激活有时对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的想法会千差万别,甚至背道而驰,即使你作了自以为比较清楚全面的解释也还是执拗不过。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需做一回糊涂官,不要即下定夺,而要给学生一个研究争论的空间,从而让学生在争中分析,争中反驳,争中明理,争中获得知识、内化知识。一次讲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我让学生体会诗人笔下清新优美的自然风光,一个平时闷声不响的同学,被我点名起来回答。“诗人笔下又是鸡又是狗的,脏乱不堪,我觉得毫无美感可言。陶渊明当官当不成,就说官场不好,这是‘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我事先根本没有想到学生会大胆的提出这样一个令人咋舌的见解来,一时有些不知所措。这位同学坐下去后,我发现下面大部分同学在窃笑,还有的点头表示赞同,看来,由于时代的差异和人生阅历的不足,学生对这样的作品难免存在隔膜。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我灵机一动,顺着他的思路说:“是呀,我也有这样的疑问。诗人笔下的景物最平常不过了,可他为什么会觉得如此美好呢?这位同学可以揣摩一下诗人当时的心情吗?”一石激起千层浪,看到这样的见解老师都没有贸然予以否定,学生说话的欲望顿时被调动起来,思路也被打开……之后,不仅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这个原本上课有点沉闷的班级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也开始愿意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了。(二)列错纠错——思维顿悟在语文阅读课堂中,面对学生的理解偏差,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给予其暴露问题的时间,然后对学生进行知识结构障碍诊断及治疗,实际也是查找阻碍学生顿悟思维产生的相关因素,并加以补救,让他们能够在“顿悟”中完成新知识的积累。高三诗歌阅读复习课上,练习题是一首唐代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该题①是“诗歌前两句描绘出一种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原本我以为这首诗的诗意较为浅白,不需要借助什么背景就能读个明白。该诗的表层义是喜竹之不变,深层义则是以竹喻人,赞坚守节操。但有个学生的理解较为典型:描绘出一副好景不再,春天里鸟儿稀少,花儿尽落的惨败景象;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忧愁,苦闷,寂寞无助的心理以及怀念以前美好景色的遗憾心情。学生还陈述了“竹子”这一意象同“悲伤”带有普遍联系:如林黛玉的个性使得她的庭院成为“潇湘馆”,还有娥皇女英的“斑竹泪凝千古恨,湘君情系九嶷魂”。乍一听,不光学生自己,连在座的同学也为其精彩回答所折服。其实,回答该问题的同学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文学素养。关键在于他整合自己一系列的有效知识时,出现了差错,造成他对竹子这个意象的普遍象征义理解存在偏差。首先,让学生讨论,竹子的象征意义。通过高中三年的积累,大部分学生是知道:竹子这个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它是表示文人刚直不阿,有节气,有骨气的象征。那么,潇湘馆中的竹子是因为林黛玉的悲伤而植,还是作者另有用意?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便可知翠竹象征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高洁中带着儒雅,含蓄里透着活力。黛玉的诗号“潇湘妃子”,正是这样一种高贵而自然脱俗,婀娜而风姿绰约的魅力。对于那个“湘妃竹”自然也知道那只是一个神话传说。这样,学生自然可结合整体解读,明确回答:①描绘出鸟稀花残春光渐逝的暮春景色。②作者这样描绘是用以反衬出幽竹的可贵。(三)顺错更错——思维创新由于读者时代、经历、个性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然是多元的。有人说:“文学是狡黠的情人,话不说透,让你自己猜测,他用遮掩来突出,用省略来增添。”“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到种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主题。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多元解读”,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动态生成。如在讲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时,对“遥望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中的“小乔初嫁”的理解时,学生说:“写这句的含义是英雄配美人”,同学们有的发笑,有的沉思,有的漠然,我借此强调引导:“这位同学讲的很对,当然含义还不止这些,可以大胆想象”。一石荡起千重浪,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同学进行热烈讨论,发挥了不少相关的含义,以下粗述几个来自学生的有意思的观点:(括号内是适时点拨)1、自古美女配英雄。此句当言周瑜英雄盖世。(“盖世”之说似无据。)2、乔玄之女,美如天仙,非一般人可娶。周瑜之幸运可知。(归结为“幸运”,似亦无可厚非。英雄失意,婚配不如意者自古有之。)3、“初嫁”说明新婚燕尔,志满意得。(此说与周瑜功成名就的主题表达虽有距离,但亦可通。)4、“初嫁”之时,说明周瑜年轻有为。(赤壁之战时小乔已出嫁十年了。)这一讨论,使学生对小乔的美貌、周瑜的风流倜傥有了深刻的印象:周瑜是赤壁之战胜方的总指挥,功业显赫;娶“国色”为妻,英气勃发。写小乔初嫁,意在美女衬英雄,愈显英气勃发、春风得意、风流倜傥,突出诗人对英雄人物的“追慕”。这样一个典型的英年“豪杰”,正是诗人所追慕的“风流人物”,而诗人赞美周瑜,意在抒发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和自己年近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创新是素质教育的呼唤,也是未来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学生“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教师只有具备“主动应对”的新理念,才会看到“错误”背后的成功,才会因地制宜地处理好来自学生的问题,让其发挥出应有的价值。那么,让我们的教学,放弃一味地求顺、求纯、求完美。其实,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