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县白鹅乡丹坑村下湾砖瓦用页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赣州金昌矿业有限公司二〇一七年七月会昌县白鹅乡丹坑村下湾砖瓦用页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项目负责人:丁勇调查人员:丁勇邓文张晓飞编写人:丁勇邓文报告审查人:唐小忠评估单位法人代表:唐小忠总工程师:唐小忠提交报告单位:赣州市晶鑫科技有限公司提交报告时间:二0一七年七月2会昌县白鹅乡丹坑村下湾砖瓦用页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矿山企业概况矿山名称赣州金昌矿业有限公司(签章)通讯地址会昌县白鹅乡丹坑村邮编342604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经济类型私营独资企业开采矿种砖瓦用页岩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详见附图矿山面积0.1389km2建矿时间年月日生产现状新建可采资源储量22.03万立方米企业规模小型服务年限2017年8月至2027年12月设计生产能力4.9万吨/年实际生产能力万吨/年方案编制单位单位名称赣州市晶鑫科技有限公司(签章)通讯地址赣州市章贡区八一四大道17号邮编341000法人代表唐小忠联系人廖先洲联系电话13367979919传真资质证书名称土地复垦资质等级乙级发证机关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编号主要编制人员姓名职务/职称专业签名丁勇工程师邓文助理工程师3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类型面积(m2)一级二级小计已损毁拟损毁占用林地有林地31326031326合计31326031326复垦责任范围内土地损毁面积类型面积(m2)损毁小计已损毁或占用拟损毁或占用挖损29163029163塌陷000压占219902199小计31326031326占用合计31326031326复垦土地面积一级地类二级地类面积面积(m2)已复垦拟复垦耕地园地林地031326…合计031326土地复垦率(%)100投资估算静态投资(元)464612.70动态投资(元)-单位面积静态投资(元/亩)9892.63单位面积动态投资(元/亩)-4一、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1、矿区交通位置矿区距会昌县城345°方向约50km,位于白鹅乡160°方向,直距8km,行政区划隶属会昌县白鹅乡丹坑村管辖,矿区范围地理坐标东经115°35′49″~115°36′18″,北纬25°45′01″~25°45′19″。矿区西北面有一条简易公路直通丹坑村,丹坑村公路与赣—瑞公路相接,交通较为便利。详见图1。图1矿区交通位置图本矿山为新申请矿山,会昌县矿产资源管理局尚未颁发采矿许可证。本方案矿区范围根据储量报告和开发利用方案确定。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其矿区范围为拐点及标高、面积见表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表1拐点号X(54)Y(54)X(80)Y(80)12850440.0039359300.002850386.0039359249.0022850550.0039359400.002850496.0039359349.0032850150.0039360090.002850096.0039360039.0042849980.0039359995.002849926.0039359944.00开采深度+335m—+260m矿区面积0.1389km252、地形地貌矿区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附近最高点为海拔460.8m,最低点高程约为198.0m,高差262.8m左右;地面坡角15~25°。地势北高南低,开采区为山坡。详见照片1。照片1矿区地形地貌3、气候矿区所在的会昌县属中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区。区内气候温暖、湿润多雨,降水季节长,历年各月基本都有降水,无降水月份偶尔出现,春季多霪雨。年平均气温19.30C,一月份平均气温8.30C,七月份平均气温28.70C。极端最低气温-6.70C(1963年1月15日),极端最高气温39.50C(1963年9月2日)。年平均降雨量1624mm。月降水分配很不均匀,4—6月降水集中,平均可达720.9mm,占全年降水量的48.4%,常引起洪涝灾害;而11月至翌年1月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1%。1957-2002年间,年最大降雨量为2486.4mm(1975年)、月最大降雨量为585.2mm(1962年5月)、日最大降雨量为152.9mm(1999年5月26日)、时最大降雨量为69.9mm(1988年5月22日)。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0.1mm的日数为167天。4、水文矿区地表水系不发育,无常年水流,亦无明显地下水天然露头。矿区西南侧方向发育1条小溪,汇水面积小,水量受大气降水控制,平水期流量0.5升/秒,强降雨时常常有较大的流量。65、土壤据土壤普查结果,本区域内大部分面积是红壤和砖红壤,属富铝土(红壤)土纲、红壤土类,非地带性土壤有紫色土,石灰土和水稻土,土壤质地以粘土为主。详见照片2。(1)红壤的理化性质红壤是我国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红壤,属中度脱硅富铝化的铁铝土。红壤通常具深厚红色土层,网纹层发育明显,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酸性,盐基饱和度低。红壤有机质通常在20gkg-1以下,腐殖质H/F为0.3~0.4,胡敏酸分子结构简单,分散性强,不易絮凝,故红壤结构水稳性差,因富含铁铝氢氧化物胶体,临时性微团聚体较好。富铝化作用显著,风化程度深,质地较粘重,尤其在第四纪红色粘土上发育的红壤,粘粒可达40%以上;红壤呈酸性一强酸性反应,表土与心土PH5.0~5.5,底土PH4.0;交换性铝可达2~6cmol(+)kg-1,约占潜性酸的80%~95%以上;盐基饱和度在40%左右。(2)砖红壤的理化性质砖红壤表土由于生物积累作用强,呈灰棕色,厚度可在15~30cm以上,有机质含量达8~10%。但矿化作用也强烈,形成的腐殖质,分子结构比较简单,大部分为富铝酸型和简单形态的胡敏酸。其特点是分散性大,絮固作用小,形成的团聚体不稳固;表层为浅黄色,砂质粘壤土至砂质粘上,粉粘比为0.33—0.54,ph5.2—5.4,呈酸性反应。风化淋溶系数<0.1,盐基饱和度<15%。砖红壤的水热条件最优越,有机物合成量最大,虽然分解迅速,但在土壤中仍能积累较多的有机质。在天然林中,有机质含量可高达8—10%,硅铁铝率<1.7。7照片2矿区土壤6、植被矿区所在区域自然条件优越,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植被覆盖率80%以上,现状植被主要为天然次生、半次生林和人工林,及其伴生的下木和地被物。植被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树种主要有马尾松、杉木、小叶青岗栎、木荷、枫香、湿地松、刺槐、栲树、钩栗木、甜槠、乌岗栎等;人工植被主要为各种农作物和毛竹、油桐、油茶等经济林。当地农作物主要为水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等。矿区内植被发育,乔木主要以松树、杉树为主,其余大部分为灌木和杂草。详见照片3。照片3矿区植被发育情况7、社会经济概况8会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南部,武夷山余脉西麓,南岭余脉北端,东南邻福建武平和长汀,南接寻乌,西南毗安远,西北连于都,东北交瑞金。为赣、闽、粤“三省通衢”之地。距赣州市137千米,距省会南昌市440千米。会昌县国土总面积2722.18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26个居委会,243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51.16万,城区人口10万人。201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3.3亿元,增长9.1%;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8.1亿元,增长20.6%。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75亿元,增长1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4亿元,增长1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8亿元,增长9.6%。实际利用外资4797万美元,增长2.3%;出口总额5773万美元,增长18.8%,增速居全市第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30亿元大关,达到30.4亿元,增长12%。粮食总产量达3.8亿斤,实现“十一连增”。第三产业增加值26.7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比调整为20.9:42.7:36.4。(资料来源:会昌县人民政府网站)白鹅乡位于距会昌县城38公里的西北部,与于都、会昌两县七乡镇山水相连。全乡共有13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161个村小组,4524户,22000余人,土地总面积139305亩,其中山地面积108615亩,耕地面积12801亩。矿产资源主要有钨、锰、锡、铅、锌等矿产,还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森林植物主要有松、杉、槠、栲、枫木、毛竹等。二、矿区地质环境条件1、地层岩性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仅出露泥盆系上统嶂岽组(D3C1zd)和震旦系下上统坝里组、老虎塘组并层(Z1-Z2b)。泥盆系上统嶂岽组(D3C1zd):分布于矿区北面,黄褐色泥质粉砂岩、夹长石石英细砂岩及砂砾岩,地层产状135°∠60°。震旦系下上统坝里组、老虎塘组并层(Z1-Z2b):分布于矿区的大部分地方,黄褐色砂岩夹砂质板岩、硅质岩、硅质岩夹砂岩、板岩,地层产状105°∠36°。92、地质构造矿区内地层为一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矿区无大构造分布,仅见有一些小裂隙和节理。3、岩浆岩矿区内无岩浆岩出露。4、地震据地震部门有关资料,会昌县内以珠兰、高排为界,北西属安远龙南缓慢上升区,处于相相对宁静阶段;南东为东南沿海地震区的邵武河源地震亚区,地应力较集中,地震活动频繁,其活动方向,主要受邵武河源主干断裂控制,呈北北东向展布。历史上的地震,主要出现在测区的东南部。在武夷山环状断裂带附近,从1562~1941年共发生过强震5次,震中烈度Ⅵ~Ⅷ度,震级一般大于5级。建国后县域内弱震密集而频繁,有较强震感的地震有9次。县域内地震产生的地面破裂效应可导致地表岩土体出现地裂缝。1987年8月2日的寻乌三标乡地震,在县域内有强烈震感。在地震后的1988年会昌县城南、会昌老虎树等地不同程度发现了地裂缝。据江西省建设厅、江西省地震局2003年编制的《江西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用图》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矿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地震烈度为Ⅶ度,属相对较稳定区域。5、水文地质矿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地表水主要有西南侧河流水。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在冲沟中的第四系含水层中,水力性质为潜水,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为1—3m,水量不大;基岩裂隙水以风化带网状裂隙水为主,赋存在风化裂隙中,水量较小;地表水以溪沟水为主,受季节性影剧较大,4—6月为洪水季节,最高洪水位为205m,一般水位小于200—196m。矿区为丘陵地貌,矿体位于山坡上。矿体赋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矿区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矿区地形坡度15°-25°,自然排泄较为通10畅,大气降水即降即排,渗透到矿层中的水量很小。而地下水为第四系岩土中的孔隙水,水力性质为潜水,矿区地下水潜水面较低。不会影响矿石开采。总之,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6、工程地质根据岩土的形成条件(成因)、岩性组合、岩石结构及其工程地质性质矿区岩组可划分为一般碎屑岩类(S)和变质岩类(B)等两类,各类岩土体特征如下:一般碎屑岩类(S):由泥盆系上统嶂岽组组成,主要岩性为泥质粉砂岩、夹长石石英细砂岩及砂砾岩构成。岩层软弱相间,节理裂隙不发育。风化作用主要发生于较软弱的泥岩、页岩、粉砂岩中,风化厚度0.5-5m,风化物为亚砂土夹碎石,透水性较好。变质岩类(B):由震旦系下上统坝里组、老虎塘组并层组成,主要岩性为砂岩夹砂质板岩、硅质岩、硅质岩夹砂岩、板岩,岩石中节理和裂隙比较发育。节理裂隙中多被泥砂充填,部分为充水裂隙。风化层厚度一般2—5m。岩层软硬相间,岩石比较破碎。综上所述,矿区内矿体赋存于震旦系下上统坝里组、老虎塘组并层地层中,地层产状呈近东西走向,倾向南,因此由南向北为顺向坡,边坡稳定性较差,东西侧为斜向坡,边坡较稳定,开采过程中要注意滑坡等地质灾害,因此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于中等类型。7、矿体地质特征矿体产于震旦系下上统坝里组、老虎塘组并层地层中,由黄褐色砂岩夹砂质板岩、硅质岩、硅质岩夹砂岩、板岩组成,属沉积—半风化型矿床。矿体形态与地层形态基本一致。矿体中硅质岩与粉砂岩大至为8∶1,含矿率为85%,矿体厚度据多个断面调查大于10m,矿体长度200米左右。矿区内部分矿体裸露地表,盖层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