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纲题型:单选题(30分)、填空题(15分)、名词解释(15分)、简答题(20分)、论述题(20分)第一章:绪论1.教育心理学:对学校教学情境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2.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小学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3.小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A探讨小学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发展脉络以及研究方法等问题。B探讨小学生的学习心理。C探讨小学生的品德。D探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心理。E探讨教学情境下的教师心理。4.小学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赫尔巴特于1806年发表《普通教育学》;美国桑代克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传统教育心理学内容的确立;20世纪初教育心理学诞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教育心理学逐渐成熟;1896年威特默建立第一家心理诊所;1915年格塞尔成为第一位学校心理学家;1946年美国心理学会第54届年会成立了学校心理分会;1963年潘菽主编新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学习意义:A丰富教育心理学理论B为了解学生心理提供理论支持C促进教师自身发展D促进小学教育改革6.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研究类型:a横断研究、纵向研究和聚合交叉研究b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B具体研究方法: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其他研究方法(个案研究、作品分析法)第二章:小学儿童的学习心理1.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2.发现学习: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材的结构、结论和规律的学习。3.学习困难:学生智力正常,没有生理或身体原发性障碍,但学习水平长时期达不到教学大纲要求。4.学习的分类:A加涅的学习分类:a学习水平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语言的联合、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b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B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a依据学习活动进行的方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b依据学习的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的关系(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C我国学者分类: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5.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A学习的实质:即形成刺激—反应(S-R)的连结。这种联结是通过不断的尝试,逐渐减少错误,最后习得正确的反应过程,其中不需要任何中介作用。又称“试误说”。B学习的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6.认知学派:A格式塔学习理论B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C结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D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7.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马斯洛、罗杰斯):学习的实质是形成与获得经验,甚至学习的过程就是经验的过程。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使学生主动吸收知识。核心教育原则:“以学生为中心”8.学习困难学生注意力缺陷的干预策略:A利用注意规律B给予明确的正面的指示C给予示范和积极反馈D采用心理方法训练注意力E家校联合以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9.学习困难学生记忆力干预策略:A精细加工策略B合理的复述策略(a进行有意识记b多种感官参与c及时复习d过度学习e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f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g反复阅读和尝试背诵相结合)10.学习困难学生思维力干预策略:A鼓励学生提问思考B重视小组活动C通过语言训练促进思维发展D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克服消极的思维定势11.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效能感培养策略:A制定合理目标,树立学习自信心B指导科学归因,消除习得性无助感C增加成功体验,增强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效能感D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12.如何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帮助:第三章: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2.归因:海德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这样两种需要,使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的行为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3.自我效能感(班杜拉):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4.学习动机:A类型(a正确的或高尚的学习动机与错误的或低下的学习动机b近景性学习动机和远景性学习动机c主导型学习动机和从属性学习动机d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B作用(a引发或启动作用b定向作用c维持与调节作用)5.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因学习者的个性、课题性质、课题材料难易程度等因素而异。6.学习动机理论:A强化理论(斯金纳):人具有某种行为倾向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B需要层次论(马斯洛):缺乏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成长性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C归因理论(海德、罗特、韦纳):成败原因分类(a内外维度b稳定性维度c可控制维度)D成就动机论(默里、麦克里兰、阿特金森):成就动机是一种力求成功并选择朝向成功(或失败)目标的活动的一般倾向。E自我效能论(班杜拉):影响因素:a学习成败的直接经验b替代性经验c言语劝说d情绪唤醒F自我价值论(科文顿):自我接受的需要是人类最高的需求,只有个体感觉到自己有价值,才能接受自我,自我价值感是个体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7.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激发内部动机:A培养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a创设问题情境b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c利用已有的学习动机进行迁移)B通过归因训练或归因指导,提升小学儿童的自我效能感(a对学习结果做出合理的归因b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效能感);激发外部动机:A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评定(a反馈及时b反馈具体c反馈频繁)B妥善进行奖励和惩罚,正确运用表扬和批判C合理创造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第四章:小学儿童的学习迁移1.学习迁移: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2.学习迁移的类型:A不同内容领域的迁移(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B不同方向的迁移(顺向迁移与逆向迁)C不同效果的迁移(正迁移与负迁移)D不同范围的迁移(特殊迁移与一般迁移)E不同程度的迁移(自迁移、近迁移和远迁移)3.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A客观因素:a学习之间的相似性b教师的指导B主管条件:a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b学习定势c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4.学习迁移理论: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转换说E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型(以上理论的基本观点)5.如何促进小学生的学习迁移第五章小学儿童的知识学习1.知识:主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知识的本质是信息在人脑中的表征。2.产生式:由于人经过学习,其头脑中储存了一系列以“如果/那么”的形式表示的规则,这种规则被称为产生式。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产生式。3.知识的理解:指了解传递知识的载体的含义,使语言文字等各种符号在头脑中唤起相应的认知内容,从而对事物获得间接认识的过程。4.知识巩固:指对所理解的知识保持长久记忆。5.知识应用:学生在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所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课题的过程。6.知识的类型7.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陈述性知识以概念、命题、命题网络、表象或图式表征,而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表征,有时也可能以图式表征。8.知识理解的水平:A字面的理解B解释水平的理解C批判性阅读,即超越知识的限制D创造性阅读,即学生能摆脱课文的限制9.知识理解的过程:对学习内容的直观(感性认识的形成)和对学习内容的概括(理性知识的形成)10.知识应用的过程:审题、联想、解析和类化11.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A学习材料的内容与形式B教师的言语提示与指导C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D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E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12.小学儿童知识理解的教学促进:A丰富有关的经验和感性材料B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C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D科学比较E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F启发思维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13.知识巩固的策略:A明确学习目的B指导学习策略的运用(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C尽可能运用多种感官D合理复习(时机得当、方法合理)14.小学儿童知识应用能力的教学促进:A加强知识理解与巩固的指导B帮助儿童树立信心C帮助儿童分析问题D引导儿童学会类化第六章小学儿童的技能学习1.技能:指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合乎法则的认知活动或身体活动的动作方式。2.技能与知识的关系:知识的学习目的在于理解和记忆事实、概念和原理等,涉及知道不知道、懂不懂的问题;技能学习的目的在于掌握完成某种活动所要求的动作来解决问题,涉及会不会、熟练不熟练的问题。3.动作技能的特点:A动作活动的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B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外部显现的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C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4.智力技能的特点:A动作对象的观念性B动作执行的内潜性C动作结构的简缩性5.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A菲茨与波斯纳的三阶段模型(a认知阶段b联系形成阶段c自动化阶段)B冯忠良的四阶段模型(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6.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A加里培林的五阶段模式(a活动定向阶段b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c有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d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e内部言语活动阶段)B冯忠良的智力技能形成理论(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原型类化)7.动作技能的培养:A有效的指导(a讲解b示范)B合理组织好练习8.智力技能的培养:A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B正确识别问题联系C创设良好情境,使学生形成完备的定向能力D摆脱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E合理分阶段练习F从部分到整体的指导练习G适应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性特征,正确使用言语第七章小学儿童的品德心理1.道德:道德是舆论力量与内心驱使来支撑的行为规范的总和。2.品德: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3.过错行为:指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道德要求和学校规则的行为。4.品德的心理结构: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5.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A自我中心阶段(2-5岁)B权威阶段(6-8岁)C可逆阶段(8-10岁)D公正阶段(11-12岁)6.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A前习俗水平(a服从与罚的道德定向阶段b朴素的利己主义道德定向阶段)B习俗水平(a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b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C后习俗水平(a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b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阶段)7.品德培养的思路与方法:8.小学儿童过错行为的矫正措施:A改善师生、生生关系,消除儿童疑惧心理和对对立情绪B提高道德认识,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C锻炼儿童与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D抓住教育的关键时机,促使儿童转化E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第十章:小学教师心理1.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2.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指教师在整个工作生涯中,不断使自己的观念、情感、知识、技能等专业素质向着更为符合教育教学的规范、标准、要求迫近和追求成熟的过程。3.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的构成:A小学教师的认知特征(a敏锐的观察力b善于分配注意的能力c清晰的记忆力d思维的创造力e丰富的想象力)B小学教师的情绪、情感(a教师的爱b稳定的情绪与丰富的情感c正确的教师期待)C意志品质D人格特征(a高尚的品德和坚持真理的坚定信念b积极热情、乐观稳定的状态c良好的人际关系d教育的机智和责任心e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4.小学教师威信形成的影响因素:A社会方面(国家和社会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对教师劳动的尊重,教师地位和物质待遇的提高)B教师方面(a教师的人格b教师的专业素质c教师的评价手段d师生关系e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能适当满足学生的需要f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与习惯)5.小学教师的角色认知:教师通过学生、职业训练、社会交往,了解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和要求。6.小学教师的角色定位:A学习的启蒙者、促进者B教学活动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