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力物体的平衡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余开富•知识要点•一、力•1、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相互的•2、三要素:方向、大小、作用点•3、力的图示:标度、分度、对比力的示意图•4、性质力:重、弹、摩擦、分子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仑兹力。其他按效果和系统分。•5、效果:形变或运动状态变•二、重力•1、地球引力•2、竖直向下•3、G=mg,不随状态变•4、重心:(1)各部分重力集中于一点;(2)分布均匀,形状规则在几何中心;(3)不一定在物体上;(4)可变•三、弹力•1、形变,弹性形变,弹性限度•2、产生条件:接触,弹性形变•3、说明:不是作用在物体自身上•4、方向:•(1)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物或支持物;•(2)沿绳长指向绳收缩的方向;•5、胡克定律:F=KX。•K是倔强系数,大小与弹簧材料、粗细、长短•有关,有单位:N/m。•X指弹簧长度的改变量(伸长量或缩短量),•不是弹簧长度。•四、摩擦力•1、产生条件:(1)接触;(2)有弹力;(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2、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相对….相反;•3、大小:0≤f静≤fm,f滑=uN,N为正压力•4、注意:•(1)运动的可能受f静,静止的可能受f滑;•(2)f静、f滑都可能成为动力,做正功;•(3)“相对”二字不能掉•5、与弹力关系:•(1)有无方面:有N不一定有f,有f必有N;•(2)方向方面:两者垂直;•(3)大小方面:f滑=uN;•五、力的合力和分解•1、合力与分力:•2、力的合成和分解: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合成,•求某个力的分力叫分解。•3、工具:平行四边形定则,注意虚实线、箭头;•4、关系:等效替换,|F1-F2|≤F≤F1+F2;•三个力合成时,当F大<另两个力之和时,•最小值为0。•5、分解原则:实际效果或正交分解•6、有唯一解情况:•(1)知两分力方向;(2)知一分力方向和大小•7、矢量和标量•六、共点力平衡•1、平衡态:静止或匀速直线•2、共点力:作用于同一点或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3、共点力平衡条件:F合=0•常写成『F合x=0;F合y=0』•4、理解:三个力平衡时,任两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七、物体受力分析•1、方法:隔离法•2、顺序:•先场力:重力、电场力、安培力(或洛仑力),•后接触力:弹力、摩擦力•3、每个接触处可能有且只有一N一f•4、由运动状态(平衡或有a)来确定•5、常用假设法:常设N有、f无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2、注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先用弹簧秤测出分力F1、F2及它们的合力F,再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分力F1、F2的合力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当它们在实验室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相等时,就验证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等效替换的思想实验仪器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实验实验步骤①把方木板平放在桌面上,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木板上。②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③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伸长到某一位置O,并用铅笔描下结点O的位置、细绳的方向,并记录下弹簧秤的示数F1、F2。④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筋的结点拉长到O点,用铅笔描下细绳的方向,记录下弹簧秤的示数F'。⑤按选定的标度作出两只弹簧秤拉力F1、F2的图示,并作出F1、F2的合力F的图示。按选定的标度作出F的图示。⑥比较两个力F1、F2的合力F'和F大小和方向,看在实验室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两者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⑦改变F1、F2的大小和方向,再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实验步骤主要测量1、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时:记录结点O的位置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2、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时: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记录实验注意事项①弹簧秤使用前要校零,在竖直位置已校正好零点的弹簧秤,到水平位置使用时,仍然要重新调零。②实验中,要选用规格、性能完全相同的两个弹簧。③本实验中,用弹簧秤测量拉力时,要使三个拉力F1、F2、F和橡皮筋均在平行于纸面的平面内。④同一次实验中,橡皮筋的结点O的位置一定要相同。⑤在不超出弹簧秤量程的条件下,应该尽可能使弹簧秤的拉力大一些。⑥用作图法作分力F1、F2的合力F'时要准确,图要尽可能画得大些,以使测量值的最后一位估读数字在图上能准确表示出。•举例:•《高中会考导引》P43;•例4-1到例4-5,共5题。•作业:•《高中会考导引》P44-48:•会考题选1-10,11-18,单元自测1-12。•共30题,分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