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佛教认知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西藏佛教认知理论根根格鲁派诠释的随理行经部宗观点藏语口述:英译:中译:廖本圣台北市藏传佛典协会2简要目次前言译者序一、认知理论的相关背景内容二、释译说明与体例三、翻译MITB的缘起重要书目略语认知理论相关表格一、认知的分类表二、认知的七项分类与七项分类这间的可能性表三、认知的六组二项分类与六组二项分类之间的可能性表第一部、简介心及其类型第二部、释译第一章、认知第二章、现前知第三章、比度知与再决知第四章、不了解对觉的觉知第五章、认知的三项分类第六章、量第七章、认知的其他二项分类MITB的书末注3藏文词汇表参考文献《认知理论要点总集:开新慧眼》的西藏木刻本与校订本中文索引详细目次前言译者序一、认知理论的相关背景内容究竟离苦得乐认知是什么?认知理论依据的宗义理论认知是身、语二业的发动者认知可以无限开发佛教的认知理论是内心的科学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认知产生的顺序分别知是联系表象与宝相的桥梁我们修行所要修正的认知是什么如何由有分别的比量进入无分别的瑜伽现量凡夫的分别知经由基、道、果三个阶段达到解脱和一切相智4佛教的论知理论和西文哲学、科学、心理学等等不同之处二、翻译说明与体例三、释译MITB的缘起重要书目略语认知理论相关的表格一、认知的分类表1认知的七项分类表2认知的三项分类表3认知的六组二项分类表二、认知的七项分类与七项分类之间的可能性表三、认知的六组二项分类与六组二项分类之间的可能性表第一部、简介心及其类型七项分类1.现前知2.比度知3.再决知4.伺意知5.显而未定知6.犹豫知7.颠倒知三项分类二项分类5量与非量知分别知与无分别知错乱知与不错乱知意知与根知遮遣趋入知与成立趋入知心与心所第二部、翻译第一章、认知1.定义2.分类第二章、现前知3.分类的个别意义3.1.认知的七项分类3.1.1.现前知和似现前知3.1.1.1.现前知3.1.1.1.1.现前知和现量知的定义3.1.1.1.2.现前知和现量的分类3.1.1.1.2.1.根现前知3.1.1.1.2.1.1.根现前知的定义3.1.1.1.2.1.2.根现前知的分类3.1.1.1.2.2..意现前知3.1.1.1.2.2.1.意现前知的定义3.1.1.1.2.2.2.意现前知的分类63.1.1.1.2.2.2.1.此处所说的意现前知3.1.1.1.2.2.2.1.1.此处所说的意现前知的定义3.1.1.1.2.2.2.1.2.此处所说的意现前知的分类3.1.1.1.2.2.2.1.3.此处所说的意现前知的产生方式3.1.1.1.2.2.2.2.不是此处所说的意现前知3.1.1.1.2.3.自证现前知3.1.1.1.2.3.1.自证现前知的定义3.1.1.1.2.3.2.自证现前知的分类3.1.1.1.2.4.瑜伽现前知3.1.1.1.2.4.1.喻伽现前知的定义3.1.1.1.2.4.2.瑜伽现前知的分类3.1.1.2.附带说明似现前知第三章、比度知与再决知3.1.2.比度知3.1.2.1.比度知和比量的定义3.1.2.2.比度知的分类3.1.2.2.1.信许比度知3.1.2.2.1.1.信许比度知的定义3.1.2.2.1.2.信许比度知的实例3.1.2.2.2.共称比度知3.1.2.2.2.1.共称比度知的定义3.1.2.2.2.2.共称比度知的实例3.1.2.2.3.事势比度知73.1.2.2.3.1.事势比度知的定义3.1.2.2.3.2.事势比度知的实例3.1.3.再决知3.1.3.1.再决知的定义3.1.3.2.再决知的分类3.1.3.2.1.现前再决知3.1.3.2.1.1.根现前再决知3.1.3.2.1.2.意现前再决知3.1.3.2.1.3.自证现前再决知3.1.3.2.1.4.瑜伽现前再决知3.1.3.2.2.分别再决知3.1.3.2.2.1.由现前知引生的分别再决知的实例3.1.3.2.2.2.由比度知引生的分别再决知的实例第四章、不了解对境的觉知3.1.4.伺意知3.1.4.1.伺意知的定义3.1.4.2.伺意知的分类3.1.4.2.1无因相的伺意知3.1.4.2.2.不确定因相的伺意知3.1.4.2.3.依赖似因相的伺意知3.1.5.显而未定知3.1.5.1.显而未定知的定义3.1.5.2.显而未定知的分类83.1.5.2.1.属于显而未定知的根现前知3.1.5.2.2.属于显而未定知的意现前知3.1.5.2.3.属于显而未定知的自证知3.1.6.犹豫知3.1.6.1.犹豫知的定义3.1.6.2.犹豫知的分类3.1.6.2.1.倾向于事实的犹豫知3.1.6.2.2.非倾向于事实的犹豫知3.1.6.2.3.等分犹豫知3.1.7.颠倒知3.1.7.1.颠倒知的定义3.1.7.2.颠倒知的分类3.1.7.2.1.分别颠倒知3.1.7.2.2.无分别颠倒知3.1.7.2.2.1.属于根知的无分别颠倒知3.1.7.2.2.2.属于意知的无分别颠倒知第五章认知的三项分类3.2.认知的三项分类3.2.1.分别知3.2.2.无分别不错乱知3.2.3.无分别错乱知第六章量3.3.认知的二项分类93.3.1.量和非量知的二项分类3.3.1.1.量的定义、分类和实例3.3.1.1.1.量的定义3.3.1.1.2.量的分类3.3.1.1.2.1.现量和比量的二项分类3.3.1.1.2.2.自定量和他定量的二项分类和实例3.3.1.1.2.2.1.自定量的分类和实例3.3.1.1.2.2.1.1.自定量的分类3.3.1.1.2.2.1.2.自定量的宝例3.3.1.1.2.2.2.他定量的分类和实例3.3.1.1.2.2.2.1.他一量的第一种三项分类和实例3.3.1.1.2.2.2.1.1.他定量的第一种三项分类3.3.1.1.2.2.2.1.2.他定量的第一种三项分类的实例3.3.1.1.2.2.2.1.2.1.他定量的第一种三项分类的第一个实例3.3.1.1.2.2.2.1.2.2.他定量的第一种三项分类的第二个实例3.3.1.1.2.2.2.1.2.3.他定量的第一种三项分类的第三个实例3.3.1.1.2.2.2.2.他定量的第二种三项分类和实例3.3.1.1.2.2.2.2.1.他定量的第二种三项分类3.3.1.1.2.2.2.2.2.他定量的第二种三项分别的产例3.3.1.1.2.2.2.2.2.1.他定量的第二种三项分类的第一个实例3.3.1.1.2.2.2.2.2.2.他定量的第二种三项分类的第二个实例3.3.1.1.2.2.2.2.2.3.他定量的第二种三项分类的第三个实例3.3.1.2.非量知的定义和分类103.3.1.2.1.非量知的定义3.3.1.2.2.非量知的分类第七章、认知的其他二项分类3.3.2.分别知和无分别知的二项分类3.3.2.1.分别知的定义、同义词与实例3.3.2.1.1.分别知的定义3.3.2.1.2.分别知的同义词3.3.2.1.3.分别知的实例3.3.2.2.无分别知的定义、同义词与实例3.3.2.2.1.无分别知的定义3.3.2.2.2.无分别知的同义词3.3.2.2.3.无分别的实例3.3.3.错乱知和不错乱知的二项分类3.3.3.1.错乱知的定义与实例3.3.3.2.不错乱知的定义与实例3.3.4.意知和根知的二项分类3.3.4.1.意知的定义3.3.4.2.根知的定义与分类3.3.5.遮遣趋入知和成立趋入知的二项分类3.3.5.1.遮遣趋入知的定义与同义词3.3.5.2.成立趋入知的定义与同义词3.3.6.心和心所的二项分类3.3.6.1.心的定义113.3.6.2.心所的定义MITBR书末注藏文词汇表参考文献《认知理论要点总集:开新慧眼》的西藏木刻本与校订本中文索引12前言礼敬曼殊室利!拉谛仁波切是西藏格鲁派的喇嘛,他从1976年3月至1977年5月于维吉尼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目前是南印度地区甘丹寺东顶佛学院(夏孜札仓)的住持。在他停留维吉尼亚的这段期间,对于蒋悲桑佩格西撰写的当代格鲁派「认知理论」给予口头注释。这个注释被录音、翻译、编辑,并对应地嵌入蒋悲桑佩格西的典籍翻译中,而这构成了本书的第二个部分。只有在口头传统才得以见到的丰富细节,提供我们在西藏「认知」见解方面的一个基本定位。第一个部分是根据拉谛仁波切的解释,以及两部其他认知理论所作的简介;其中一部普卜究·强巴嘉措所撰的对境、有境与认知理论的解释,而另一部则是蒋央协巴所撰的《认知理论》。我从拉谛仁波切那里接受到两部论的详细教授,而从根敦洛追格西接受到关于后者的教授,他是1979年1月至8月的维吉尼亚大学客座教授。本书所使用的参考资料完全是藏文。但有鉴于梵文术语较藏文更广泛地为人所熟知,因此当关键术语第一次出现时,会提供对应的两种语文。在书末也可以看到按英文字母排序的<词汇表>。那些或许并没有真正在梵文当13中出现,而仅仅是根据藏文建构出来的梵文术语,则以星号(*)标示。为了发音上的方便,在使用上以音译的梵文及sh取代c,s及s。印度及西藏典籍的标题,从头至尾皆依照它们的英译来引用;每一部典籍在第一次出现时,均会附上印度标题,也就是梵文。此外,即使拉谛仁波切或蒋悲桑佩格西或许只提到所引著作的作者名和标题的其中一个,但本书从头至尾均会附上这两个部分。完整的梵文与藏文标题,可在书末〈参考文献〉(Biblfography)中看到,它是根据英译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所附的西藏名称是以容易发音的形式标示,随后并附上依据TurrellWylie所设计的转写系统,例外的是把基字的子音而非前加字母或上加字母的子音大写。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从头至尾会交互地使用「概念知」、「分别知」及「分别」这些术语,来翻译rtog13pa这个西藏语词。译者序长久交遊亲友各分离,辛勤累积财富身后遗,心识旅人远离身客舍;心舍现世即是佛子行。佛子无著贤《佛子行三十七偈》(第4偈)一、认知理论的相关背景内容14究竟离苦行乐学习佛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究竟离苦得乐。我们所受的苦有两方面,一方面来自于生理,而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心理。一般而言,一切有情都或多或少有这两方面的苦,只是程度的差别而已。就像圣提婆(圣天)在他的《四百论》当中说的:「富贵人家为意苦,贫贱之人从身生,由于身意二种苦,日复一日坏世间。」缺乏财富、受用的穷人有身、心(意)二苦;而富贵人家或许虽无身苦,但是却有时时担忧自己财富不保,以及嫉妒别人比自己富有等等意苦。而身、心二苦中,心苦为主。因为只要心苦去除,即使是贫穷之人也能乐天知命;反之,若心苦不除,则即使毫无身苦、家财万贯,亦食不知味、经常担忧害怕。佛法或许无法立即解决我们的身苦,但是它能彻底解决我们的心苦,达到「身苦心不苦」的境界。而到了圣位菩萨成就「意生身」时,则不仅没有心苦,连身苦也能断除。而断除身、心二苦必须从内心下手,这便是佛法认知理论的价值所在。就像第十四世达喇嘛说的:「所有科学的研究,无论物理学或生物学,都是只在第一圣谛里打转。关于物质的研究,包括所有外在环境,只是研究了我们生命所居住的容器而已。至于容器里的内涵,有情的生命,则属于精神领域的研究对象,如心理学、意识、忧伤与业等。我们发现这些可以算是第二圣谛的笵围:集谛。至于第三与第四圣谛:灭苦和成道,都是科学分析之外的领域。」从上述内容可以得知,世间学问顶多只能处理苦(苦谛)与苦的来源(集谛)等问题,但对于苦灭(灭谛)与灭苦之道(道谛),则付之阙如。而大多数的人就像寂天在《入菩萨行论》当中所说的:「虽有欲除痛苦心,然却偏往苦中驰;虽求安乐然因痴,摧毁安乐如灭仇。」无法辨别苦因(烦恼与有漏业)是痛苦(苦苦、15坏苦、周遍行苦)的来源,而无漏的善心与善业才是究竟安乐的泉源;此外,也不懂得取善舍恶之法,因此经常事与愿违。如宗喀巴大士《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中士道次第」当中所说的:「成辦生死之因,虽俱须惑(烦恼)、业,然以烦恼而为上首。若无烦恼,虽有宿业超诸量数,然如种子(比喻业),若无润泽及其土等(比喻烦恼),定不发芽。如是诸业缺俱有缘(烦恼),亦定不能发苦芽故。又若有烦恼,纵无宿业,无间新集,取后有故。如是亦如《释量论》

1 / 15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