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岩防治技术研究张晋伟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400067摘要对危岩危险性评价的研究,其最终目的是对具有崩塌、落石灾害风险的危岩进行防治,以消除或降低危岩对人员生命及财产的威胁,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1概述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即含稳定成分也含不稳定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稳定的成分变成不稳定成分,顺应性和协调性是工程防治的原则,其实质是充分利用自然界自身的稳定条件,改造不稳定部分,使边坡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如果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则需要采用适宜的方法,提高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强边坡体的安全系数。危岩防治的防治措施归纳起来可分为防止危岩崩塌的主动防治、避免危岩造成危害的被动防护措施和灾害预警措施。2危岩防治基本原则危岩体的防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各因素特点深入分析及防治方案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确立危岩体的防治对策。危岩防治的目的不一定防止危岩的发生,而是要防治其带来的灾害。一般来说危岩体的防治方案的选择应遵循几个基本原则[2,3]。1、预防为主的原则:随着人类科技进步和对危岩认识的不断深入,在危岩治理方面有了越来越大的自主能力,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减少灾害损失的最有效的途径。危岩预警系统是国际上灾害预报的研究方向,是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需要,也是地质灾害领域的重要课题。2、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危岩发生的链式机理,决定了危岩防治的长期性。我国国土70%是丘陵,决定了我国危岩发育的广泛性。在危岩防治中应该把危岩整治当成一个系统工程考虑,从宏观和微观上综合考虑:宏观上确定危岩群体的综合防治措施;微观上针对单个、重点危岩体选择具体的防治方案。3、保护环境的原则:在防治方案的选择上,在确保危岩防治安全性的前提下应该尽量使防治工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减少落石对周围植被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合理运用保持环境的防治措施,如:主、被动防护网,防护林等。4、防治工程最优化原则:由于危岩的防治工程一般投资巨大,危岩崩塌影响因素多,所以无论哪种防治工程都需要最优化的原则。那么最优化的核心就是实现科学性、可操作性与最小风险性、最大效益性的有机结合。5、综合防治的原则:由于危岩防治工程的复杂性,单一的防治方法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因此需要采取多种防治措施联合防治,以降低和消除危岩的灾害性。对于危岩的防治,其最终目的是保证危岩灾害体不威胁到危岩下方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由于现阶段对危岩的勘测和考察技术条件的限制,对各种影响因素不能考虑完全,为了保证防治的安全性,需要在设计防治方案时尽量做到主动与被动防护相结合。3危岩防治方法迄今为止,国内外危岩防治技术主要分为:主动加固防治、被动防护和灾害预警措施。主动加固防治的技术包括支撑、锚固、SNS主动防护系统、封填与嵌补、灌浆、排水及清除等。被动防护的技术包括拦石墙、拦石栅栏、落石平台、落石槽、遮挡(明洞或棚洞)、SNS被动防护系统以及森林防护技术等。下面对几种主要的防治工程进行介绍。3.1主动防治技术主动防治技术是指对危岩单体进行工程结构防治,以避免其发生失稳造成灾害的技术类型,其包括支撑、锚固、封填、灌浆、SNS主动防护网法、排水及清除等方法。①支撑技术[2,4](图1)主要是指对悬于上、以拉断坠落的悬臂状或拱桥状等危岩部分采用立柱或支撑墙支撑,维持危岩稳定的防治方法。该方法主要对于坠落式危岩中危岩体下部具有一定范围凹陷的岩腔,以及岩腔底部为承载力较高且稳定性好的中风化基岩,且危岩体重心位于岩腔中心线内侧时,宜采用支撑技术进行危岩处理;对倾倒式危岩和基座具有岩腔的滑塌式危岩在保证抗倾性能的条件下也能采用。滑塌式危岩需要使用支撑技术时应将支撑体底部削成内倾斜坡或台阶。危岩体支撑体危岩体支撑体图1支撑技术示意图Fig.1Thesketchofthesupportingtechnology②锚固技术锚固法[4]是指采用普通(或预应力)锚杆、锚索、锚钉进行危岩治理的一种应用较广泛的方法,包括预应力锚杆、非预应力锚杆、自转式预应力锚杆及预应力锚索。锚杆不仅可以提高滑动面的抗滑力,而且锚杆自身也提供了部分抗剪力。对于规模较大、裂隙较宽的倾倒式危岩宜采用预应力锚索锚固,使结构面压紧,增强整体稳定性。对于完整性较差的危岩体宜采用竖梁格构锚杆锚固,锚杆一般采用动态设计,按照信息法施工。③SNS主动防护网技术SNS主动防护网法[2,4](图2)是采用锚杆和支撑绳固定方式将钢丝绳网和钢丝网覆盖在具有潜在地质灾害的坡面上,从而实现坡面加固或限制落石运动范围的一种边坡柔性防护系统。这种主要适用于坠落式危岩和倾倒式危岩,通过柔性防护网的嵌锁作用维持危岩体的稳定。此类防护法主要是危岩高度相对不高、危岩体体积较小、岩体较破碎的地段。施工中其锚杆孔深需要达到设计要求,SNS主动防护系统的钢丝绳锚杆在确保向下倾斜的角度不应小于15º的基础上,宜与所在位置坡面垂直;地脚螺栓锚杆应与基座面垂直,偏斜误差不宜大于3º。主动防护网因其施工方法简单,防护效果好,与其他防治方法相结合广泛应用在危岩防治中。图2SNS主动防护网Fig.2TheSNSactivedefensenetwork④封填及嵌补技术封填和嵌补[2,4](图3)是主动防护中运用比较普遍,施工较为简单的防治方法。当危岩体顶部存在大量较显著的裂缝或危岩体底部出现比较明显的凹腔等缺陷时,宜采用封填技术的进行防治。顶部裂缝封填封闭的目的是减少地表水渗入危岩体的主控结构面。底部凹陷封填的目的在于显著地减慢危岩体基座岩土体的快速风化,封填材料可以用低标号高抗渗性的砂浆、细石混凝土;对于采用立柱支撑、拱撑、墩撑等技术治理的危岩体,支撑体之间的基座壁面也应进行嵌补封闭,封闭层厚度宜30~40cm;危岩体顶部裂缝封填时,若裂缝宽度在2cm以上时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砂浆和细混凝土使其渗透至裂缝内进行固化;若顶部表面裂缝宽度小且广泛发育时宜用细石混凝土或粘土全面浇筑,厚度不小于20~30cm.危岩体封填危岩体嵌补体图3:封填、嵌补示意图Fig.3Thesketchofreclamationclosureandembeddedmeeting⑤灌浆技术危岩体中破裂面较多,岩体比较破碎时,为了确保危岩体的整体性,宜进行有压灌浆处理。灌浆技术[8]应在危岩体中上部钻设灌浆孔,灌浆孔宜陡斜,并在裂缝前后一定宽度(一般3.0~5.0m)内按照梅花桩型布设,灌浆孔应尽可能穿越较多的岩体裂隙面尤其是主控结构面:灌浆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锚固力。灌浆孔倾角10°~90°,孔径60~110mm,灌浆压力50~lOOkPa即可,灌浆材料中加入适量的缓凝剂。通过灌浆处理的危岩体不仅整体性得到提高,而且也使主控结构面的力学强度参数得以提高、裂隙水压力减少。灌浆技术宜与其他技术联合使用。⑥排水技术在危岩体及周围地带,应修建地面排水系统和堵塞裂隙孔洞,以防止过量地表水进入危岩裂隙,减少崩塌机会。排水方法[8]包括危岩体周围的地表截、排水和危岩体内部排水。滑塌式危岩和倾倒式危岩的稳定性主要受控于裂隙水压力。地表截、排水沟应根据危岩体周围的地表汇流面积进行确定,通常采用地表明沟或排水沟,断面尺寸由地表汇流面积计算确定,由浆砌块石或浆砌条石构成,底部地基为填土体时压实度不小于85%,也可在危岩体侧部稳定岩体内凿槽作排水沟;危岩体中地下水较丰富时,宜在危岩体中下部适当位置钻设排水孔,排水孔以较大范围穿越渗透结构面为宜。⑦护坡、削坡对于破碎岩体常用喷射混凝土加固,增加整体稳定性,防治岩体继续冲刷或风化。削坡减载[3]是指对于对危岩体上部削坡,降低临空面高度,减小斜坡坡度和上部荷载,增加危岩体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危岩的危险程度和减少其他防护工程数量。削坡减载的费用比锚固和灌浆小的多,但有时会对斜坡下方的建筑物造成一定损害,同时也破坏了自然景观,所以设计、施工人员应谨慎采用。3.2被动防护技术对可能失稳的危岩单体或群体进行工程结构防治避免造成灾害的技术类型定义为被动防护方法,包括拦石墙(堤)、拦石栅栏、遮挡防护、SNS被动防护网和防护林防护等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防护方法。①拦石墙拦石墙是危岩主要的被动防护技术之一。通常布设在陡崖或陡坡脚前适当部位。陡崖或山坡上危岩数量多,存在勘察遗漏或治理难度较大时,以及对危害对象(居民、建筑物、道路、厂矿企业等)存在威胁的地段,当自然山坡坡脚小于25°~35°并存在一定宽度的地表平台时,宜设置拦石墙。②拦石栅拦当陡崖或斜坡下部坡度大于35°且缺乏一定宽度的平台而不具备修筑拦石墙时,可采用拦石栅栏。拦石栅栏由旧钢轨作立柱,旧钢轨或角钢、型钢作横梁相互焊接,嵌于基础之上的轻型结构。其基础嵌入混凝土或构筑物中,且具有良好的防冲击强度和耐久性。但是随着SNS被动防护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该方法将逐渐被替代。③遮挡防护为了防止小型崩塌对铁路等工程设施的损坏,可修建明洞、棚洞等对工程设施进行保护。该方法主要应用明洞、棚洞(图4)在线路上方作遮挡防护,因其顶盖有足够抗冲击力的钢筋混凝土顶盖,其上还铺有厚层碎石土并种草植灌木,加之土坡倾向线路之外,因此是防护线路不受落石冲击的有力措施。但是,该技术施工工艺复杂,工程造价高是其缺点。该方法适宜于地质条件复杂、边坡高陡、且常有崩塌落石发生地段的危岩体防治,当采用隧道、改线、主动治理或其它被动防护措施有困难时,遮挡技术不失为一种理想而有效的防治措施。图4棚洞防护Fig.4Shelf-protection④SNS被动防护网SNS被动防护系统(图5)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被动防治技术,它是一种能拦截和堆存落石的柔性拦石网,显著特点是系统的柔性和强度足以吸收和分散所受的落石冲击动能并使系统受到的损失趋于最小,改变传统系统的刚性结构为高强度柔性结构。该系统由钢丝网(和铁丝格栅),固定系统(拉锚、基座、支撑绳),减压环、钢柱4个主要部分组成。图5SNS被动防护网Fig.5Thepassivedefensenetwork⑤防护林防治当陡崖或山坡脚部不存在平台或危岩威胁不太严重时,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防治危岩。森林防护危岩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增大地表下垫面的粗糙度,减缓落石体在林中的运动速度:森林类型应为乔木,尽可能构建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系统。乔木成林后可用建筑纽扣将钢绳固定在树木主干上,将森林防护系统构成整体,提高防护有效性。3.3危岩联合防治法危岩防治是个复杂的工程,甚至某些危险性高的单独危岩靠单一的方法也不能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一个具体的危岩带包括数个乃至数百个危岩单体。由于我国危岩勘察水平不高,以及地形、地貌的限制,可能存在危岩单体边界不太明确的问题,尤其在危岩单体之间可能存在漏勘现象;对于一个具体的危岩单体,很多具有多种危岩类型共生的复合特征。因此,在危岩防治工程中,存在主动—被动联合防治的问题。主动—被动联合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锚固—拦挡联合方法和锚固—支撑联合方法两类。①锚固—拦挡联合方法锚固—拦挡联合方法主要是对一个危岩带防治工程而言,体现了危岩治理与拦挡相结合的理念。将危岩单体的锚固防治和危岩单体之间没有勘察到可能发生崩塌、落石灾害的危岩防治共同考虑,这样可以弥补目前因危岩勘察精度不高而造成的风险。将危岩单体和拦挡结构之间的区域界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适宜植树造林,尽量减少人类工程活动对危岩体的干扰。拦挡结构可以采用拦石强、拦石网或网状森林防护。②锚固—支撑联合方法锚固—支撑联合方法主要针对复合型危岩体,当采用单一防治技术效果较差时,可采用本方法。锚固—支撑联合方法尤其适用于同时具有滑塌式和倾倒式类型的危岩体。防治设计过程中,应将锚固力和支撑力联合考虑,使二者达到有机组合;当支撑体在危岩下滑力作用下存在滑移失稳时,为了确保支撑体的稳定性应在支撑体和危岩上布设锚杆。对于仅采用支撑方法便能基本达到有效防治目的的坠落式危岩或倾倒式危岩,为了提高危岩治理的效果,可在危岩体上布设一定数量的锚杆,作为安全储备,防止其在随机荷载作用下失稳。5.4工程实例大岐棚洞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大岐村,该处边坡高陡,多裂隙,褶皱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危岩块体巨大,1m3~2m3危岩块体分布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