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CH算法的学习摘要一、LEACH的定义LEACH:低功耗自适应路由算法二、LEACH算法的工作流程1.总述LEACH路由协议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簇建立阶段(setupphase)和稳定运行阶段(readyphase)。簇建立阶段和稳定运行阶段所持续的时间总和为一轮(round)。为减少协议开销,稳定运行阶段的持续时间要长于簇建立阶段。2.簇建立阶段在簇建立阶段,传感器节点随机生成一个0,1之间的随机数,并且与阈值T(n)做比较,如果小于该阈值,则该节点就会当选为簇头。T(n)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式中:P为节点成为簇头节点的百分数,r为当前轮数,G为在最近的1/p轮中未当选簇头的节点集合。簇头节点选定后,广播自己成为簇头的消息,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消息的强度决定加入哪个簇,并告知相应的簇头,完成簇的建立过程。然后,簇头节点采用TDMA的方式,为簇内成员分配传送数据的时隙。3.稳定阶段在稳定阶段,传感器节点将采集的数据传送到簇头节点。簇头节点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后再将信息传送给汇聚节点,汇聚节点将数据传送给监控中心来进行数据的处理。稳定阶段持续一段时间后,网络重新进入簇的建立阶段,进行下一轮的簇重建,不断循环。三、LEACH算法的优点1.LEACH算法属于分层路由协议,节点之间反应速度快,簇头进行轮转性选举,能够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各个节点能量均衡的消耗,从而有效地延长无线传感网络的生命周期,低功耗的目的。2.各个节点之间不再是无序的建立通信路由,数据信息的传递具有一定的规则,普通节点只能向上一级簇头传送数据信息,一级粗托只能向二级簇头传送数据信息。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能量,减少了能量的浪费。3.相近的节点之间接收到的数据信息有可能相同或相近,这就需要簇头进行必要的数据融合。更好的提升了能量的利用率。4.每个簇头都要进行数据融合,因为每个簇头接收到的都是局部数据信息,所以数据信息都是比较相关,给数据的融合带来了较快的速度。5.LEACH路由算法采用TDMA和CDMA的MAC层机制进行各个节点间的数据信息的传递,保证了簇内各个节点有序的跟簇头节点的传递数据,也保证了簇头Sink节点进行有序的信息传递,从而避免了簇内和簇间的相互通信冲突。6.LEACH路由协议感应外界的环境信息,是周期性的进行检测,各个周期之间不间断地进行。LEACH协议非常适合长期、连续性的进行环境的检测。为野外长时间、不间断地检测提供了保证。7.有些检测不需要随时获取检测的数据信息,只是当环境中有意外、异常情况发生时,才进行必要的检测盒数据信息的传递。这种不需要周期性的信息传递,减少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消耗,提高了网络的生命周期。8.每进行完一轮数据信息的传送,网络进行重新的簇头选举,保证了各个节点之间能量的均衡消耗,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四、LEACH算法的缺点1.LEACH路由协议算法中没有说明簇头节点如何进行选举分配,才能保证网络数据传递的更优。2.LEACH路由协议算法中每进行一轮的数据传输,全网就进行一次簇头的重新选举,一些不必要的全网簇头选举需要消耗过多的能量,大部分的电池能量可能被浪费在簇头的重新选举中,节点消耗能量过多,进而过早的死去,从而降低了能量的利用率,降低了网络生命周期。3.在经典的LEACH路由算法中,簇头的选举不具有合理性,通过简单的公式设定簇头选举的阈值,不利于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的利用率。没有考虑节点的剩余能量。密度以及地理位置的影响。五、LEACH算法的改进方向1.把簇头的全网选举,改为簇头的簇内选举。2.用多跳的方式解决簇头距离Sink节点太远、耗电太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