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家》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巴金名著导读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当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在中国,巴金是与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齐名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创立中国限度文学馆。一、作者简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革命潮流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1923年冲破封建大家庭牢笼来到上海、南京、北京求学。1927-1928旅居巴黎受西方民主思想和文艺思潮影响开始创作,来宣泄社会变革挫折的矛盾痛苦。他祖父多年为官,父亲也在四川广元做过二年知县。巴金在这个封建家庭生活了19年,时代的震荡和封建大家庭的腐朽黑暗,及旧礼教对青年的戕害,使少年巴金对封建专制产生了不满,激发对自由平等的向往。左三是外婆怀抱着巴金,右三是巴金的母亲妻子萧珊(1917-1972)1928年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巴金参加了救亡运动,在这一时期他写了《激流三部曲》之一的《家》,《新生》、《春天里的秋天》、“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短篇小说以《神?鬼?人》为著名。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晚年致力于反思文革的回忆录《随想录》(5集),并且译作了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等。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及抗美援朝时期,他继续写了为数众多的散文、短篇小说、游记、童话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决定了巴金的艺术风格。他的文笔热情奔放,语言凝练清新,被誉为“当代语言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各种文字,驰誉海外,被国际文艺界称为我国现当代文学巨擘bò。文学桂冠:1982年获意大利国际但丁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巴金会见外国友人,并赠送自己的著作巴金的百年华诞巴金《家》关于《家》《家》写成于1931年,同年在上海《时报》上连载,最初题为《激流》,1933年,以单行本发行时改名为《家》。1938、1940年,巴金继续顺着《家》的情节发展线索,陆续写成《春》和《秋》,并将这三部长篇合称为《激流三部曲》。《家》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家》表明巴金在更大程度上接受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那独具的艺术风格也开始步入成熟阶段。《激流》总序几年前我是流着泪读完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曾经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在它的途中,它也曾发射出种种水花,这里面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这一切造成了一股奔腾的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这唯一的还是什么,而且什么时候它才可以流到这海里,就没有人能够确定地知道了。有人说过,路本没有,就因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条路。又有人说路是有的,正因为有了路才有许多人走……我还年轻,我还要活下去,我还要征服生活。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品。作品取材于中国的一个封建的大家庭,以爱情故事为情节发展的主干,通过这个大家庭的没落与分化,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大家族和旧礼教的罪恶以及吃人的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二、作品主题1、结构很有特色。采用单纯明快讲故事的结构方式环绕作品的主题思想,有条不紊地分别展开矛盾冲突,使故事波澜起伏。三、艺术特色再现了五四时期内地四川封建势力浓重,但五四时代浪潮已冲击着古老土地的典型环境,作品中的祖孙间的矛盾冲突也正是当时典型的社会矛盾冲突,塑造了高老太爷、觉新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许多生活细节也具有现实主义的真实性。2、《家》是一部具有很浓郁的主观情感色彩的现实主义作品。间接的心理描写,通过人物的动作、对话、肖像、神态以至环境的描写来表现或者烘托人物的心境;直接的心理描写,即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直觉、梦幻、日记和作者的叙述等方法,来直接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性格。如梅和瑞珏两人的倾心低诉、鸣凤投湖前的心理描写。3、细腻的心理描写。巴金的语言富有热情,正如李健吾所说;“热情就是他的风格”。作者是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来描写、来控诉、来揭露的,这构成具有巴金风格的现实主义特色。作者极端憎恨旧制度、旧家庭,热情歌颂敢于反抗旧势力的新生力量。强烈的爱憎感情渗透于《家》中,使《家》具有很浓的抒情色彩。4、浓郁的抒情色彩。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两个年轻人——觉慧和觉民正冒着寒冷行进在回家的路上。他们刚刚排演完话剧《宝岛》,回想起剧中的情景仍兴奋不已。回到家来,两个石狮子像往常一样蹲守在门旁,“国恩家庆,人寿年丰”的对联依稀可见。四、故事情节1、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淑华李瑞珏觉新觉民觉慧周氏高老太爷高克文海儿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因为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2、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jué]。3、婚后觉新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海儿,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虽然妻子很贤慧,令他陶醉满足,但心头仍不能抹去对梅表妹的怀念。每当他想起梅时,他的心就难以平静,有时吹箫寄情,有时饮酒求醉,也有时暗自流泪,他陷入无穷的痛苦之中。一切都无可挽回了。他的内心充满矛盾,他向觉慧说“我多想到她,我又觉得对不起你嫂嫂。你嫂嫂那样爱我,我还要爱别人。像这样下去,我会害了两个女人……我恨我自己”。觉慧起初责备他“你当初为什么不反抗?”当他看到大哥痛苦的表情后,不忍再多说什么,只感叹“这般人是没有希望了,是无可挽救的”。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再次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4、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觉民与表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与孔教会会长冯乐山侄孙女的亲事,在觉慧帮助下,觉民离家躲避。为此,觉新夹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觉慧被寂寞、烦闷包围着,他的内心上下翻腾,思绪万千:“家,这就是所谓甜蜜的家!”“寂寞啊!我们的家庭好像是一个沙漠,又像是一个‘狭的笼’,我需要的是活动,我需要的是生命”,“我不能这样的屈服,我一定要反抗,反抗祖父的命令,我一定要出去!”春节快要到了,高家上下都为准备年节而忙碌着。在喜气洋洋的节日期间高家也涂上了一抹欢乐的色彩,他们吃年钣,行酒令,掷色子,鸣鞭炮,放烟火,耍龙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然而,觉悲对这一切并没有感到什么快乐,在这个公馆的围墙外面却另有一番景象。当他的家人在呦三喝六地行酒令时他听到了穷孩子的哭声;当人们兴高额采烈地观赏龙灯时他看到了舞龙人被火烧伤的惨状,他愤怒地喊出“难道人就没有一点同情心吗?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对家中16岁丫头鸣凤有朦胧好感。高老太爷却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决心脱离家庭。鸣凤的死并没有给高家带来什么震动,很快婉儿代替鸣凤嫁到冯家。鸣凤的死和婉儿的嫁很快就被遗忘了。随着高老太爷66岁寿辰的到来,高家又是一派热闹景象。礼物潮水似地接连涌来,《桂花亭》、《翠屏山》之类的川戏、京戏不断地演出,达官贵人们向着他们喜爱的旦角慷慨地散发赏钱。高老太爷发现最疼爱的小儿子克定骗妻子的钱去租小公馆养姨太太,并打高公馆旗号在外欠下大笔债务,老四克安也在“金陵高寓”大嫖戏子,在此打击下一病身亡,重病中高家上演捉鬼闹剧。家中大办丧事,闹着瓜分田产,即将生产的觉新的妻子珏被高老太爷的小妾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懦弱的觉新不敢反对,最终珏因照顾不周难产而死。什么“血光之灾”,明明是为了一个死人,活活杀死了一个活人!这时他才明白,两扇小门并没有力量,真正夺去他妻子生命的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和迷信。这一切都像座大山一样压在他的肩上,把他压了许多年,夺去了他的青春,夺去了他的幸福,夺去了他的前途,夺去了他最爱了两个女人。觉新在痛悔的心情中认识到这个家庭应该出个叛徒,他支持觉慧离家去了上海。谁都可以走,而他不能离开这个家,他会留在家里过着更凄凉更孤寂的生活,因为他注定要做“牺牲品”。《家》通过对觉慧、觉民等封建叛逆者形象的塑造,歌颂了青年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抗斗争精神。他们嫉恶如仇、敢于斗争,向往自由、追求进步,他们的反叛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表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主题一——赞颂年轻一代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家》主要通过对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卫道士高老太爷形象的描写,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没落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小说所展示的种种罪孽都与高老太爷有关,他是一系列悲剧的根源,他的本愿是想延续和兴盛这个大家庭,但儿辈的堕落、孙辈的觉醒,都加速了这个大家庭崩溃的进程。内部的腐败导致大家庭彻底崩溃,时代潮流冲击下产生的新生代进一步敲响了封建家庭的丧钟,使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主题二——反映封建大家庭腐朽、没落、崩溃的趋势集中表现在三个年轻女性的悲剧中。《家》通过对梅、瑞珏、鸣凤等青年女性悲剧命运的描写,控诉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吃人的罪恶,批判和否定了“无抵抗主义”与“作揖哲学”。主题三:揭露和控诉的封建大家庭罪恶四、人物形象《家》中人物可分为三类:1封建专制主义统治者:高老太爷、克安、克定、克明及家属陈太太、王氏、沈氏,及冯乐山等。他们逼迫鸣凤家给冯乐山,致使鸣凤投湖身亡;逼丫环琬儿代替鸣凤,也葬送了其青春;阻碍觉新的恋爱而造成其婚姻悲剧;干涉觉民却无视其忍受爱情痛苦。他们满嘴的仁义道德,实际上却一肚子的男盗女娼,早时就玩小旦,后而玩进妓院,暮年玩姨太太。克字辈更是昏庸无知,吃喝嫖赌,花天酒地,偷字画、卖家产,勾心斗角。2封建专制主义的牺牲者:钱梅芬、瑞珏、鸣凤、琬儿、觉新(性格的复杂性)、(“无抵抗主义者”)、觉民觉慧(身份的复杂性:牺牲者与叛逆者)3封建专制主义的叛逆者:觉慧1.高老太爷他是封建专制主义的象征,主要性格特征是专横与残忍,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小说中他是高家的最高统治者,他的名言是“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他的话人人必须遵守。他把觉慧软禁在家里,不准他参加学生运动;他强迫觉民淑英接受他定下的亲事;他把丫头鸣凤当作礼物送给冯乐山做小老婆,终于迫使鸣凤投湖自杀。高老太爷的令一个特点是虚伪、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他和其他剥削者一样精神空虚,灵魂丑恶。玩花旦,讨小老婆,欺压丫头,什么丑事都做得出来。他身边那个浓妆艳抹,说话尖声尖气,走路扭扭捏捏的陈姨太,就是他道貌岸然的形象注脚。2.觉新1).觉新形象具有复杂性,性格内涵最丰富。首先,他是清醒认识到自己悲剧命运的懦夫。他的主导性格是怯弱和忍让,尽管他受到过“五四”新思想的影响,但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则又使他逆来顺受,一味奉行“作揖哲学”。他明白是封建礼教夺去了他的一切,但又无可奈何,无力抗争,最终成为了封建制度及其礼教的牺牲品。从他身上,作者控诉了残酷、无情、黑暗的封建专制社会和家庭。2).自愿地牺牲自己。因为受到过五四新思潮和反封建的新空气的影响,他切身认识到封建家庭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但他受到的封建教育和封建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太深,作为封建家庭的“孝子贤孙”,他自愿地挑起家庭的担子。他自愿为家庭牺牲自己,不敢反抗。3).他是一个自觉的懦夫,对封建家长的专制意志处处退让、顺从甚至做帮凶。他牺牲了梅、瑞珏,还劝说觉民接受高老太爷定的冯家的亲事。为了维护封建家庭他付出了自己和亲人的惨重代价。(1)觉新是封建家庭中的软弱者,是一个能清醒认

1 / 7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