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员工就是善待企业-同时也是善待自己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善待员工就是善待企业,同时也是善待自己罗金远《情感读本》杂志社社长摘要:企业是以人为主体运作的单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每位管理者都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善待员工,为员工发展创设平台,让他们有归属感。以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聚合人才,实现企业、管理者、员工三者的和谐发展。关键词:善待员工;以人为本;企业文化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12月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树立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这既体现了我们党实施人才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举措,又是对各级组织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每位管理者都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身体力行,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机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促进人才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于企业来说一定要做到善待员工。所有单位、企业产业负责人不得做“黑心”老板。一个企业,失去了人才就失去了一切。企业的“企”字,去掉了“人”,就“止”了。一、善待员工、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一种始终围绕以人为中心,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的思想。在此思想指导下,强调通过各种手段,激励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组织与组织成员对共同利益的一致认识,形成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以实现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善待员工要将心比心。将心比心是指走进当事人的内心世界,以当事人的心境、立场或观点来觉察世界、认知人生。每个人都希望他人能够理解自我、宽容自我,希望他人能站在自己的立场、观点上看待各种问题,但是每个人又都有本位主义或主观立场,这就容易形成心理上的冲突。因此,管理者只有经常设身处地地站在员工立场审视各种问题,员工也能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认识和对待各项2管理活动,才能消除彼此之间可能产生的心理冲突,才能促进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健康发展,最终有利于提高组织工作绩效。如果作为产业负责人,不能与员工心心相印、坦诚相待、关心友爱,员工又如何与你心心相印、坦诚相待,进而心系企业?具体来说善待员工应该做到关心员工、理解员工、尊重员工、相信员工。员工的需求我们是否满足了,员工的喜怒哀乐我们是不是关心了。更具体来说体现在工作是不是到位了,奖金是不是到位了,工资是不是到位了,“五险”“一金”是不是到位了,这是作为企业负责人必须承担的、没有任何条件可讲的基本责任。员工需要的满足是以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创始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指导,通过组织创造一定条件满足员工需要,以激励员工做出工作成绩的一种管理方法。人类本来就是一种追求需要满足的动物,员工的各项工作也无非在于追求各种需要的满足。因此,员工正当的、合理的需要,组织应尽可能提供机会与条件,让他们在相当程度上满足自己的需要。以人为本管理思想指导下“需要”的满足,是指组织尽最大限度对员工需求予以满足,员工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尽最大限度满足组织的需要。同时要理解员工成功的快乐与幸福,失败的痛苦与悔恨。如果我们不能充分理解的话,就失去了员工的基本信任。还要做到尊重员工的个性、性格、爱好、兴趣以及隐私,这是我们的基本原则。我们不尊重员工,员工也不会尊重我们。二、为员工提供发展的平台史学家钱穆先生提出的尚“和”观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钱先生指出:“中国人很早便确定了一个人的观念,由人的观念中分出己与群。但己与群都已包涵融化在人的观念中,因己与群全属人,如何能融凝一切小己而完成一大群,则全赖所谓人道,即人相处之道”。我常深深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对一部分人的放纵就是对绝大多数人的伤害。与员工相处必须一视同仁。为员工创设条件提供发展平台的同时也要对他们严格要求。1.引导员工认识自己人皆可以为尧舜,但不是不经努力就能成尧舜的。每个人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所长所短,了解自己到底能做什么。教授扫地不如清洁工,耕田不如农民,做工不如工人,反之亦然。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才能不断完善自3己。古希腊的哲学家就提出了“认识自己”的问题。镜子的发明比文字的发明还早,说明人类迫切要求认识自己。现代文明人要量力而行,审时度势,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人尽其才。2.引导员工改造自己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地自我改造和完善中前进的。周恩来同志说:“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见贤思齐,就是说要按照贤明人的标准来规范自己。改造自己,首先是要讲纪律和自律。讲纪律既要讲政治纪律,又要讲工作纪律。对相关工作的保密及对领导决定的不外泄,这是基本的政治纪律和工作纪律。陈毅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众目睽睽难逃脱。”自律者,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规则的人。员工应该做到在面对荣誉、金钱或其它诱惑的时候,保持清醒!改造自己,其次是要讲学习。学习是一个企业最关键的问题。为什么说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会?因为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曾经有一个统计,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40%的知识就已经被淘汰了,知识更新很快。我们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编辑、美编、财务、技术、经营人员都必须要成为本岗位的行家里手,讲究方式方法,掌握基本规律。改造自己,第三是要讲文明道德。要有文明的观念、文明的语言、文明的行为。日本举办亚运会开幕式,在结束后全场没有一片纸屑,全世界媒体都在惊叹他们文明得让人感到可怕。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把生活环境、工作环境营造好。道德是衡量一个人、一个企业的基本标杆,没有道德的人是无法共事的。希望每个员工做到孝敬父母、热爱单位、忠于岗位。改造自己,第四是要讲意志。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任何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总会有起伏、有波折、有困难、有牺牲,必须坚韧不拔、百折不挠,遇到困难迎难而上。人生的美好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可以给人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当员工与管理者共同经历了一些波折后,会使企业具备更加坚强的意志。欢乐和失落有时是孪生兄弟,我们在欢乐的时候要居安思危,在危机时要出奇制胜,这才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最基本的精神。经受一点失落、失意和磨难也许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3.引导员工完善自己4第一,要有团队精神,热爱企业。如果不认可、不能融入自己所在的团队就会失去工作的动力。大雁之所以飞得高、飞得远,在于结队飞行,在于团队精神。管理者尊重每个员工的个性,但是团队更看中的是合作精神。第二,要有敬业精神,热爱岗位。一份工作除了满足养家糊口的需要外,应该当作事业来做,当作安身立命之所,当作遮风挡雨的“茅棚”来经营,如果有了这种境界,就会兢兢业业地工作。敬业,是成功的基础。第三,要有创新精神,做好工作。工作能有多出彩都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世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没有了路。”条条大路通罗马,要想先到达就必须找一条新的道路过去。做工作必须创新,找出一种新的路子、新的方式、新的思维,也就是管理学上说的“蓝海战略”。当别人都在为争夺一片海域相互厮杀的时候,我们要寻找新的净土、用别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三、善待员工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产品、技术、经营之上最关键的东西,是能够把各个生产经营要素连结起来的核心,是别人偷不去、砸不毁又能延续企业发展的基本文化。写在墙上的是制度,内化为我们习以为常、不言而喻的东西就是文化。1.制度文化制度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良好的制度才能带来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中国人吃不饱饭的命运。一个好的制度对一个企业也是很重要的。企业的制度是由出资者来制定的。“滥竽充数”并非南郭先生的错,是制度使然。齐宣王喜欢合奏,每奏必以三百人吹竽,南郭先生得以滥竽充数;而湣王却喜欢“一一听之”,吹竽者须一个一个上场,南郭先生于是不得不悄悄溜掉。而制度里最重要的是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问题。在人事制度上我们提倡“用事业吸引人,用赛场选择人,用团队培养人,用业绩淘汰人”的企业文化。同时,不同的人必须放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也就是“给猴子一棵树,给老虎一座山”。分配制度是制度文化里很关键的问题。尤其工资制度,是一个很难权衡的问题。平均主义好不好?不好,会把单位搞垮;大锅饭好不好?不好,会连锅都搞没了。在分配中尽可能按“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来划分工资5奖金,但实际操作中又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所以管理者要多用人文关怀引导员工理解本企业的分配制度,当然,管理者要全力以赴争取用最公正的分配来对待每一位员工。2.精神文化(1)严谨客观、公信中立的工作态度作为媒体,首先要不讲假话。朱镕基曾经在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这是对会计人员所说。对传媒工作者来说,不说假话,不发布假新闻,是最低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一定要严谨客观地对待工作,处理问题时以公信力为基础来思考,在制度上必须中立,无论是谁,都要一碗水端平。(2)三“自”一“包”的工作情怀自信:每个人都要直起腰板,面带笑容。要像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的人才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他会为了自己的“骄傲”不断地努力。自由:在遵守纪律的前提下,我们必须打开思想的牢笼——姹紫嫣红,千姿百态。只有自由想象,才能充分创造。自立:每个人都要有自立思想。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财富都是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的。自己掌握命运。包容:要做到相互包容。包容他人的成功,包容他人的失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有博大的胸怀。(3)有归属感的工作环境在一个企业里,管理者要有科学的决策,为员工指引一个准确的方向,如果没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员工再努力工作,也没有多大的实际效果。只有决策正确,才是对员工真正负责。通过重视和保护员工的精神财富、解决员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尽可能满足员工的需要,营造一个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和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发展是硬道理。只有企业发展了,才有个人的安全;只有企业发展了,才有企业的安全。要让员工过上有尊严的、体面的生活,必须把企业做大做强。使企业成为员工最安稳最温暖的家,这才是对员工的终极关怀。要破除“效率为本”对人的桎梏,使效率不再被视为是一种高于“人的存在”的一种存在,而是把效6率看成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的一个内在环节或阶梯。要使管理中的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这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正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钱穆.民族与文化[M].香港:香港新亚书院,1962.阮来民.现代管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