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质量分析报告福州教育学院语文科2009年福州市中考语文命题继续遵循《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试卷以新课程教学的思想理念为指导,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力求正确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着力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阅读和写作等多种能力。在全面、客观、准确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体现考试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凸显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给当前的语文教学以积极的导向。中考阅卷结束后,我们组织部分骨干教师根据计算机阅卷系统提供的成绩数据综合梳理,进行质量分析评价,现将分析评价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题评价(1)展示新一轮课改的理念,突显“以生为本”的思想试题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考查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关注语言文字这一特殊信息载体的人文价值导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和特长,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突出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课程基本特点。“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也是语文学科价值和意义的重要体现。命题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不仅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还关注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状况。(3)围绕基础知识,加强能力考察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人文精神的载体。试卷内容在不超出课程标准规定范围的情况下,突出了学科的核心内容和核心能力的考察。试题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通过测试发挥学生的潜能。现代文阅读的材料全部选自课外,选用的文字材料文质兼美,适合初中生阅读,文言文阅读的材料选自课内。(4)兼顾初高中教与学的衔接试卷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命制试题,确保绝大多数考生能顺利通过,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在试题的设计上,还关注了一些高中学生必需具备的学习能力的考查,如概括信息与理由表述题。尤其作文题,设题考虑稍有思辨性,日常生活中“分享”与“分担”是有明显区别的,只要稍有思辨能力便不会将二者混淆。(5)试题设计活而不难,没有偏题、怪题。主观性试题设问指向尽可能明确,开放性的试题坚持开放性和指向性相结合,防止写什么都可以得分或者大部分学生得分偏低两种倾向。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试题,这类试题不规定统一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做出自己富有个性的解答。全卷难度为0.8左右。反思不足:一、设题赋分考虑不周,影响试题的效度。7题“语用”设“看法”一空原来为防止考生因答题疏漏被扣分,但因为“看法”非此即彼,只有少数考生答非所问,此空赋分几乎无效。为此在“评分细则”中作了赋分调整,表看法属于答题常规,不予分,但不答或不知所云者倒扣1分。阐说理由体现“知识与能力”,予3分,其中语言表达1分。调整之后试题的效度就明显了,更能体现对能力的考查。二、设题思考欠缜密,影响试题的信度。13题考查“对比”的表现手法,思考不足。因为由全文思路来看,文章3、4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虽然题干强调了“截然不同”,但考生答“借景抒情”、“寄情于景”也未尝不可。而“览物之情”恰与下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形成对比,“翻出后文忧乐一段正论”(《古文观止》评语)。这组对比正是主旨的体现,如果在此设题就更为合理,能够考查对文章思路的深入把握,只是难度高了些。二、答题分析(一)、总体成绩统计1.市区及八县“平均分”统计数据。市区闽侯闽清福清永泰长乐平潭连江罗源全市105.693.7895.4396.5495.41101.11103.3898.46100.4699.932.及格率、分数段统计数据。及格率组距150149.5/140139.5/130129.5/120119.5/110109.5/10099.5/9089.5/8079.5/7069.5/6059.5/5949.5/4039.5/3029.5/2019.5/109.5/0.50人数0152301145031928914232958664244341261015349106566676643.各模块成绩统计数据考生人数考试模块试题分值平均得分得分率79525选择题1512.1080.6%79525积累运用2517.1468.6%79525文言文阅读1911.3859.9%79525议论文阅读148.0557.5%79525记叙文阅读178.7451.4%79525作文6042.52(08年44.64)70.8%(08年74%)(二)答卷情况简析第I卷选择题第1——5的选择题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考点涉及七——九年级各册教材的基础知识部分。引导学生重点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的常用字词的音、形、义,考察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这些词语,积累并正确使用常用的字词。能辨析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等常见语病。能正确理解文言文中常用词语的含义,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第II卷非选择题1、积累与运用部分本部分分值为25分,平均得分约为17.14分,得分率为68.6%。第6题考察学生背诵、默写规定的优秀诗文。通过考查古诗文,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其中第(7)小题的奥运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积累古诗文的同时,理解感受古今文化的传承。评卷反馈:本题立足考纲,难度不大,但还是能把识记认真/识记糊涂/根本不记的考生区分开来。第7题立足教材要求(八下“到民间采风去”、九上“说读书”“说金钱”)考查学生在语文实践和生活实际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语言分析表述的能力,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鼓励学生有独到的思路和见解,受到评卷老师好评。评卷反馈:本题区分度明显。○1考生概括信息能力差距大,仅约半数能够概括完全,失分主要因为以偏概全、偷换概念、判断错误等,可见教学一线这类训练有待加强。○2“谈理由”一题在“评分细则”中强调了对“有理”(2分)与“语言表达”(1分)的评判,知识面广且表达能力强的考生都能得满分,反之则失分。有病句或用词不当或表意不清均不得语言分。优卷举例:世界上最动听最温暖人心的话莫过于家乡的方言,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归来,如若听到家乡的方言必定倍感亲切。保护方言,保留这一份地方特色,何乐而不为?方言是一个地区的特色文化,也是此地区人民之间沟通的桥梁。保护好方言,可以发扬地区文化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保护方言,有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因为方言是各地传统文化的根之所在,没有方言,往往就失去了当地文化的“根”,所以要保护方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言正是当地风俗习惯与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我认为应该得到保护与传承。很遗憾,“反方”意见少有优卷,但只要答到“摒弃是为了更好地沟通”这一层意思的就给满分,落实“合理即可”的命题要求。第8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试题设计由浅入深,难易适中,落实识记、概括及阐述的能力层次的考查。试题能够体现“名著阅读”在读中“了解”的基本要求,难度不大,但得满分却不易,没有通读作品全文者难以答到位,这样设题可以让“名著阅读”的考查落到实处。评卷反馈:此题看似简单,在不考倒学生的情况下又有得分梯度,有效区分了“读”与“未读”、“读懂”与“一知半解”。多数失分都因“未读”或“一知半解”,仅仅祥子梦想的车就有马车、轿车、面包车、自行车、三轮车等五花八门的答案。关键词“自己的”失分多。可见此题考点还是起到了衡量教学实效的作用。2、阅读题部分文言文阅读本部分分值为19分,平均得分约为11.38分,得分率为59.9%。第9——14题立足考纲要求,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能力。考查顺畅地朗读及句中语意停顿正确、理解文中字词的含义、理解并翻译课文的句子、理解文章的内容与作者的思想和写法等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梳理文中提供的信息,能对文本进行正确的分析与评价。评卷反馈:本题难度不大,失分少。○1词解题在“评分细则”中作了答案调整,“偕”在本句语境中除了“一起”、“一并”外,解为“都”“一起”也能达意,不能拘于课下注解。而高中文言教学恰恰是强调根据语境进行“猜读”的,调整之后看似放宽要求实为强调能力,以此希望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有一点小小的导向作用:死记硬背不如语境理解,勤学还要巧学。○211题“予观夫”一句误译居多,此句非“怪”非“偏”,正凸显考生文言语感的薄弱。○312题难度低,失分少,达到考查“基本理解文意”的目的。○413、14题的答题在“表现手法”与“情感把握”上出现较多理解偏差,主要表现为答题不完整或语言表述不准确,或将一般修辞格与表现手法混淆,或概括“作者的情怀”偏离文意,如答成“爱祖国,爱人民”等。从以上反馈来看,本大题的设题目的基本达到,既突出课内“过关”考查的重点,又兼顾能力的衡量。议论文阅读本部分分值为14分,平均得分约为42.52分,得分率为57.5%。第15题答题情况较好,大多数学生能把握住作者的观点。主要失分原因一是表述不够简洁、概括,如照抄第⑦段,或画蛇添足,在写出观点后,又添加了不必要的语句;二是将文中摆出的社会现象、问题当作观点,如答成“现代人缺失敬畏感”等。第16题得分情况一般。有些学生不理解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联系,答成“说明只有具备鲜明的使命感,才能时时事事都上对得起先人,下对得起子孙”或“说明现代人需常存敬畏之心”。有些学生只是笼统回答“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一些学生文体知识没掌握好,将说明方法与论证方法混为一谈。第17题大多数学生能得分,但得满分的不多。学生基本上都能举出生活中缺失敬畏心的例子并分析其危害,所举例子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在食品中添加有害物质、向江河湖海排放污水、随意开山取石、贪污腐败、抢劫杀人、吸毒贩毒,酒后驾车、高空抛物、高考舞弊、浪费粮食、不尊敬师长等等。失分原因主要有:表述太笼统,没有具体写出缺失敬畏心的行为和危害,或照抄原文的语句;表达能力差,表述不清;审题不认真,只举例而没谈危害;极少数学生理解有误,举例不当,如举家长溺爱子女的例子。第18题大多数学生得出的结论不够完整,或只写“大自然的智慧深邃、高超”(“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或只写“人类要敬畏自然”。一些学生无法从材料中推出准确的判断,胡乱作答。记叙文阅读本部分分值为17分,平均得分约为8.74分,得分率为51.4%。第19题前一个原因回答较好,后一个原因回答较差。失分原因有: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到位,如将“对女工的劳动视而不见”答成“对女工视而不见”;表述不准确、不简练或照抄原文,如“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色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第20题失分主要原因是没认真审题,对文本理解不够深入,将前后两个“修养”的含义混为一谈;表达能力差,如将第4段“修养”的含义答成“有文化有修养的人”。第21题失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点评太笼统不具体,如“描写男人的动作,使男人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表现男人的心理状态”。二是对送水工的形象理解有误,如“‘悄悄推开’、‘看来看去’、‘缩’表现那个男人有点害羞,不好意思把水拿进来”。三是表达能力差,表述不清,如“表现了那个男人小心翼翼的,也表达了作者对所有人的注意而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第22题主要失分原因有:一是对文章内容主旨理解错误,对女工此时的心理揣摩不合理,不符合语境,如“他为什么要给我送水呢?”“不是吧,我刚擦过地,你又进来,我还要擦一次吗?我希望你去洗一下脚在(再)出去(进来)吧!我会感谢你?”二是没有认真审题,不是用描述性语言答题,而是用议论性语言答题。三是描写女工心理活动的语言太优美抒情,与擦地女工的身份不相吻合。四是表述不清,语言不通顺。记叙文是中考阅读命题的必考文体,所赋分值在整个阅读部分也是最重的。在选文与设题上,建议仍选用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文质兼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尽量追求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