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创设情境[1](0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创设情境摘要:创设情境是口语交际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然而,在如今的口语交际情境教学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使得教学的质量严重打折。例如:创设的情境拘泥于教材,内容空洞,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缺乏全面性等等。本文通过对形成此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个人的建议。精选一些典型案例,结合自己事件经验及听课情况力图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创设情境前言口语表达是人们交际活动中最普通、最简便、最有效地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当今社会,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口语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培养有口才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在《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在评价建议中再次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由实际意义的实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可见口语交际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在课堂中教师给学生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才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萌动想说的欲望,产生敢说的胆量,达到会说的目的。所以,创设高质量的交际情境,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情境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效率呢?一.创设情境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原因1.创设的情境脱离生活,拘泥于教材生活是说话训练的窗口,是口语交际的活水源,也是口语交际最好的情境。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有无穷无尽的交际情境。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尽力融入学生的生活,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活动范围,潜心发掘和提炼生活中有价值的,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交际话题来创设情境。然而,在有些课堂上教师创设的某些情境却是脱离生活的。这样的情境当然无法引起学生的交流兴趣。小学生没有这种生活体验,当然只会被动消极地参与这种口语交际。例如二年级《买文具》这个交际话题。其中是让学生到超市买文具的情境。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而言,超市无疑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大部分人没有去过,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情况。同样的话题,教师可以创设去学校小卖部买文具的情境。既有话题又很实用。用身边的环境,熟悉的人物创设情境,学生自然就会主动,积极,自主地参与课堂的口语交际中。创设生活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能使他们主动学习,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和谐、全面地发展。2、创设情境的方法不恰当,缺少全面性。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把合适的刀才能刻出最理想的图案。创设情境有很多种方法。用合适的方法创设情境,不仅能能省时省力,最主要是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随着科学的发展,创设情境的方法越来越多,这是好的。可漂亮衣服没配合适裤子也是白搭。有些老师也喜欢混搭,总钟爱一种方法。没有最好,只有合适。用合适的方法创设情境才能事半功倍。有位老师带领学生到公园里面采风,回来过后上了一堂口语交际课:向别人介绍公园美景。其中有一节是介绍池塘里的荷花。教师为了让学生再次感受荷花冒出来美的样子,就让好多学生扮演荷叶,一个学生扮荷花。这样的情境教学看似“生动”,实则呆板;这样的创设情境,看似“生活化”,实则太形式化。教师没有真正发挥此处情境创设的效能。其实,只要用一个简单的课件,出示挨挨挤挤的一堆荷叶,冒出一朵荷花来,学生就能很形象地感受到荷花的美。反思这样的一个教学案例,我们不难看到。教师只有自己扎实把握教学内容,充分深入地理解创设情境的意义及目的,把握正确创设情境的方法,才能帮助学生越过一个个学习障碍,攀爬一个个学习石阶。由此,我认为,教师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是很重要的,也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在吉首光明小学实习时,四(3)的班主任跟我们说:“数学课要面向基础差的学生”。我想,口语交际也是这样的吧。口语交际课堂上要把大部分的时间分给基础差的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而在实际的课堂中总是那么几位爱说能说的学生发言,看起来课堂似乎很活。基础差的或性格内向的学生不敢说不会说,如果老师不不断地鼓励他们,多给他们机会,就会越来越不爱说。这样的教学是绝对失败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培养兴趣的时候。口语课上一个也不能少。所以,在创设情境时,要结合板班上学生的特点,创设适合全班的情境。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融入情境有话可说。关注全体学生。3、情境多而不精,脱离课文走形式。在情景教学的课堂上容易滋生“作秀”现象。情境教学将“情境”定义为“人为的”,为作秀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许多情境教学中常常以相应的激情来“创设”情境,试图通过“煽情”来感动学生,就像在演戏一样,这种做法很能实现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目标。当然,是否能收到思想教育的长久效果也很难说。创设情境,使课堂活了起来。于是教学者创设许许多多的情境。一堂课中,学生从一个情境转入另一个情境,大家忙的热火朝天,老师也忙的不亦乐乎。然而,这样热闹的景象不代表发展。一节课下来,学生玩也玩了,说也说了。问题是:说,说充分了吗?完成教学目标了吗?S版语文百花园里面的口语交际主题,都与这一个单元的主题相联系。那么在创设情境时完全可以把这个单元的内容运用上。能选到课本中的课文一定就有他的可取之处。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这个主题有了新的认识,一定有许多想法。如果老师就地取材运用课文内容也许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五部分的口语交际也为紧跟其后的作文打铺垫。创设情境也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好,有些教学者总喜欢另辟稀路,创设花俏的情境,然后学生像走场子一样过过就完了。说是写的基础,每次作文雷同和虚假,语言空洞和枯燥,都证明了作秀的不良后果。案例:《我是小导游》主题,为了升孩子们的感情认识,老师找来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德夯、凤凰古城、王村、小溪等许多湘西旅游区的照片,张张都美轮美奂。一堂课分了三次播放相片,总共有差不多两百张左右。讲解很动听。看起来学生也是沉浸其中,可是,看看时间,总共加起来差不多用了10多分钟!以上案例反映出了老师们在创设情境时又一个常见问题──找到了与文本链接的情境创设点,甚至也选择了比较适宜的形式,然而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情境的创设缺乏精心的设计。二.创设情境的几个策略1、创设的情境有层次性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说都是从简单的说到具体的。所以创设的情境要有层次性。有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有已知到未知,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新的高度。例如,二年级口语交际“请假”,我创设了一个故事串通全堂课。当时班上的学生恰好没来齐,我就因地制宜。问问同学没到的学生怎么了,引出请假这个话题。然后又设计两个情境。A外公脚摔伤了,父母外出不在家。小丽要到学校向班主任余老师请假一个星期,回乡下看望外公,可她不知道怎么说,请同学们帮她想想办法。B因为下雪了,交通堵塞。小丽不能按时回学校了,可又记不得班主任的电话号码。只好给镇上的表哥打电话,麻烦他去学校帮自己请个假。可她又不知道怎么跟表哥说。两个情境,从自己向班主任请假到叫别人带假。最后我又现场向学生们请假。“呀!都十点了。十点过十分,老师跟姚老师还有个重要的会议要开呢,可还没到下课的时候啊。老师想跟你们请个假,自行下课,行吗?”问题层层递进,加大难度,但学生通过努力也能解决。最后,全班经历现场版的请假,更深刻体会到要怎么请假。学生都很起劲,兴致很高。大家忙着帮助小丽。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第二次问题加难后,学生更有兴致帮小丽解决难题了。在创设情境时。注意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要难度适中,排列有序,形成有层次结构的开放性系统,才能使学生产生“有阶可上,步步为赢,步步登高”的愉悦感,兴趣盎然地接受知识、训练技能、体验情感,从中学到知识,使学生兴趣大增,全面掌握新知识。2、创设“真”情境所谓“真情境”,是指它贴近学生真真切切的生活。教育家刘国正指出,生活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源头,口语交际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口语交际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创设生活化的“真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随时进行口语交际,把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这样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所谓“真情境”,是指它符合学生真真实实的心理和知识发展的规律。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情境教学可分为实体、模拟、语表、想象、推理这几类。那么,对于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初级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显然创设推理情境非但不利于他们理解课文,同时可能让其产生畏惧感,这与我们的教学期待是背道而驰的,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无益的。3、结合情况,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只是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只有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才能调动学生内在只是的情感,激发他们表达交流的欲望,才能使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每一个班的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有些班级活泼点,有些班级比较内敛。教学者不能总随着学生的性子或自己的性子创设情境。用不同的方式创设情境,挑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兴趣。斯宾赛在《教育论》中说:“如果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索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会失去一半。”推及口语交际教学。如果缺少诗歌、图画、音乐,那么口语交际课堂上的乐趣也会失去一半。用多媒体诗画音乐演绎实物等多种方法创设情境,使每一堂的口语交际课都不一样,学生的兴趣不低落。口语交际课是语文课一个重要的部分。口语交际训练不仅要口语交际课堂上进行,在每一次语文课上也要抓住机会进行口语训练。立足课文,描述画面;凭借内容,复述课文;充分想象,续编故事。还要在课外开设各种活动。总之,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习活动的润滑剂和催化剂。要总之学生带着探究的思想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必须要创设一种体现开放性,时空开放性,活动多择性,交流多向性与探究深入性的适合探究性的学习情境。实践证明,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创设良好的情境,往往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究的体验,学会探究性学习,获得更多真知。4、创设学生内需的情境“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境和意识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地作用”。(赞可夫语)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解决。这是就能激发学生思想的积极和求和的欲望。现在认识心理学关于思维的研究成果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思维教程首先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认为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往往是以解决环境为目的的。因此,交际情境的创设应当引发学生交际的需要,只有发自内心的交往需求,才可能产生富有实际的口语交际活动。仅停留在“听话、说话”的层次上,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开头语言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工具性。学生的言语活动基本停留在“说”的场面,即便是所产生的口语交际现象,也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进行的,情境的创设很难引发学生主动交际的需求。例如:S版四年级上《劝说》,在吉首光明小学实习时我上了这堂课。当时操场在翻修,周围用板凳拉线围着的。每天还排有学生值日管制操场周围。有次无意中看到有学生故意把板凳推倒。于是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情境:今天轮到你值日,在操场看到有位五年级的学生故意把围在操场周围的板凳推倒了。情境展开:遇到这种问题,应该怎么办?学生听到这个问题,都积极想办法。通过学生之间交流,学生角色扮演,师扮演五年级学生,生尝试劝说。“劝说”是发生在两个人(或两人以上)之间的。“劝”不仅需要运用口语,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表达技巧。“劝”还要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语言修养。因为“劝说”的结果只有两种,劝说成功皆大欢喜,劝说失败就需要合理调整心态,忌出口伤人。所以,“劝说学长”这一情境,不仅具有交际性,还渗透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目标如何的思想,内涵丰富,空间开阔。因为这种情境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