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个必然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辩证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化的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被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机器大工业阶段以后,使得以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劳动过程社会化和劳动产品社会化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社会化的程度日益提高。社会化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发生了对抗性的矛盾。这个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集中表现。这种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第一,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第二,在生产上,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经济危机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法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因此,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占有,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二、两个绝不会在提出“两个必然”的基础上,马克思又进一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提出了“两个绝不会”的思想。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化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的,而不是凭人们主观的意志、愿望实现的。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时候,这种生产关系是不会灭亡的;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时候,这种生产关系就必然为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而且这种取代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它必须通过社会革命才能实现。三、“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同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马克思的“两个必然”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发展前进性,“两个绝不会”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过程曲折性,二者共同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社会主义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交织着高潮和低潮、顺利和挫折。这一方面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来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科学社会主义运动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这些致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和社会主义的前途感到困惑和疑虑。不能否认,当代资本主义确实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在本质上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并没有消除资产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因而,这些变化也就不能最终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四、正确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意义“两个必然”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以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而成为科学。如果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不能成立,整个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也就没有意义;动摇了“两个必然”理论,也就动摇了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大厦。不能否认,当代资本主义确实发生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重大变化。但是,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变化在总体上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因而,这些变化也就不能最终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两个绝不会”是对“两个必然”的补充、深化和发展,“两个绝不会”既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是“两个必然”论断的运用和体现。第一,深刻认识“两个绝不会”,有助于我们实际把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两个绝不会”的思想明确指出,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任何社会形态的更替都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社会主义要从根本上消灭剥削关系和私有制度,就要极大地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要建立高度繁荣、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新社会。第二,深刻认识“两个绝不会”,有助于我们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潜力和生命活力缺乏清醒认识和足够估计。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逐渐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的一面,也还有相互适应和可能协调的一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具有一定的自我协调和自我革新的能力,对现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相当程度的适应能力。总之,我们要辩证统一地看待“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信在经历了“两个绝不会”的曲折之后必将走向“两个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