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必然性研究作者:周剑锋来源:《商场现代化》2019年第20期摘要: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可以加快工业领域转型与升级,促进动制造业长久稳定发展。只有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了,才可以为先进制造业创造高质量的发展环境,对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减少不必要资金投入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反之,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对带动服务业服务质量及服务效率的提升也起着不可替代作用。本文主要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理论、融合互动关系和融合发展必然性展开深刻的分析探讨。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带动国家经济的增长以及国际竞争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只有对产业融合的发展有一个深刻的认知,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融合发展思路,对促进我国产业升级与转型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1.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1)中間投入特性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性特征也是其最本质、最明显的特征。在货物或服务生产的投入中扮演中间的需求功能,从而使生产效率得到保证。生产性服务可以被企业用来进行产品的生产以及提供与其相关的服务功能,会产生更多的产品和向社会提供更大的有效服务。可以这样说,对生产性服务所产生的消费可以大大提高产品价值。(2)产业关联性特征产业关联性指的是不同产业之间所存在的某种关系。这也是生产性服务业最大的特点,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属于制造业中的一环,这种包含关系也大大提高了彼此间的关联性,从而更好地带动产业经济的增长。(3)知识密集性特征知识资本与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企业以及生产部门才能顺利地进入到生产环节中,它们往往是高技术的使用者。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大量的生产性服务行业,如金融、会计、建筑龙源期刊网等等,由那些雇用高素质劳动力的企业所提供,长此以往必然会形成专业的资本积累从而进一步带动我国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2.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机制(1)分工互动机制专业的社会分工会促进技术的改革与创新,不仅可以使生产效率得到提升,还有助于带动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市场规模的不断增大,市场分工的专业化水平也得到提升,此时的经济效率已经不是单一的部门或产业的生产效率,而是产生于各种活动之中,这也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互动发展的一般性解释。(2)基于信息技术和创新的互动机制当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提高生产力以及实现配置优化的重要手段,企业在生产环节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还能够使资源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效率和运行效率。此外,信息技术因其带动性、渗透性、网络化的特征,可以促进产品的融合,提高产品的服务能力,有助于带动新兴服务产业,便于制造业更多地从生产性服务业获取需求,以提高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关系1.生产性服务业可以获得先进制造业的支持与帮助(1)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的发展产业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制造业内部需求,打破了传统的产业中相互排挤的现象,可以进一步带动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以山东省汽车龙头企业——东岳汽车厂为例,东岳汽车一些零部件,如汽车发动机、引擎等都需要从上海、江苏等各个省市引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物流业的发展。由于汽车部件的需求量较大,东岳汽车厂又纷纷与其他省市的供应建立友好的合作,以更好地满足汽车厂配套化产业需要,对实现汽车产业升级以及带动当地物流等服务产业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年均物流总额高达10亿元。(2)实现了生产性服务业改革与创新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衍生出了生产性服务行业领域,对带动经济增长以及服务领域升级与转型有着积极作用。如交通运输、物流运输等传统产业通过与现代化的信息产业相结合,从而实现了物流产业的成功转型,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产业融合还可以改变传统服务领域的服务模式,如传统金融机构业务办理多以人工为主,业务效率慢,而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金融机构中,大大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和安全性,自动化以及网络化的业务办理模式,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捷,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证券的交易。龙源期刊网先进制造业可以获得服务业所提供的优质服务(1)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必要技术和资源支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制造业分工也更加零散,不同环节所产生的价值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企业要想获得更高的价值,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水平和销售水平,这样才能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有研究人员表明,今后服务业将会占据绝大部分制造业产值,这种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对带动企业技术革新以及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起着积极的作用。(2)减少不必要成本环节,保证合理分工制造业的深化发展,使得传统企业服务模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企业可以将内部服务以分包的方式转交给专业的服务团,减少在服务方面人力、物力的支出,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制造产出环节中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3)提高企业产品出口水平企业在展开跨国交易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谈判顺利进行,企业需要就信息采集、货物供给以及货款支付等制定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因为任何一个环节都潜藏着大量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只有建立一个全面的信息网络以及便捷的运输条件,才能不断扩大企业国际贸易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4)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多取决于城市服务行业发展水平。我国的北京、上海、深圳等都是拥有外资企业数量较多的城市,因为发达城市不论从服务能力还是信息获取能力方面都要更加先进,那里有成熟的劳动力,有产业技术集群,便于外资企业快速掌握市场的信息,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较为成熟的产业体系。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必然性1.先进制造业扩大了服务业规模及水平(1)服务外包下的制造业带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产业模式——先进制造业的服务外包,扩大了我国业务内需的同时也为各省市生产、服务领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山东省,其通过开展制造业物流外包模式,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時也进一步促进了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对带动当地物流运输产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物流产业得到发展的同时,又会不断完善其服务水平,改变了单一的仓储、运输环节,使之成为集运输、包装、保管、中转、保税多个流程为一体的服务体系,辐射范围、辐射领域也更加宽广。龙源期刊网(2)产业转移理论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产业转移理论多遵循制造业在前、服务业在后的发展规律所开展的,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近年来,国内外制造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凭借其制造业优势,在积极开展制造业转移的同时也带动了服务业的转移。与此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来进行投资建厂,外资企业的到来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对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2.提高先进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我国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因此,我国在制造业选择上尽可能以满足服务业发展特点相适应的产业为主,进而形成一定的拉力需求,结合各省市资源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形成产业集群,使当地产业链条得到进一步扩展。在传统产业集群基础上还要多建立和发展新型的产业集群,如石化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等,不断挖掘产业的潜力,开发出优势产业吸引更多外资来省内投资,并参与开发、设计等关键环节,这样一来不仅扩大了山东省产业集群的数量,还提高了企业对产品开发的制造能力,促进集成制造服务产业的早日实现。3.利用生产性服务业来进一步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我国拥有多个先进的制造基地,如山东省近年来,随着当地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其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多,而山东省要想进一步带动当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应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从而更好地满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求,如山东省在要想带动当地文化传媒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就应建立一个与其相对接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这种一对一的生产发展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文化传媒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专业化水平。4.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将逐渐缩小制造业发展规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服务业的需求量。而要想改变这一发展现状,就应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对外辐射能力,具体措施如下:首先,选择国内专业的服务外包团队,不断扩大其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其服务空间;其次,尽量往沿海方向发展,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比内陆地区快很多,山东省应将其作为发展目标之一;最后,要积极开展多国家服务外包业务,如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的外包服务,同时也不要放弃欧洲国家等外包业务。5.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服务化经营水平我国在开展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先进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规律,同时,要将制造的重点放在核心产品制造中,企业不要过度承担生产以外的业务,从产品的采购环节到产品运输缓解都通过外包服务转交给专业的外包团队,使企业能够有更多的人力资源用来进行核心产品的开发。同时,还要积极与一些金融机构龙源期刊网建立友好的合作,保证企业内部资金流通,对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服务收入起着积极作用。四、结语综上所述,我国生产制造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制造产业的类别也更加齐全,对实现我国各省市产业成功升级与转型奠定重要基础。这就要求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发展现状,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并积极寻找创新点和创新重点,利用生产性服务业来进一步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的同时还要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力,从而实现服务型制造业的成功转型,对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增长以及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参考文献:[1]邓洲.探索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新路径[N].经济日报,2019-08-29(015).[2]高智,鲁志国.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2019(08):71-81.[3]张志超.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J].全国流通经济,2019(22):146-147.[4]宋罡,唐凌云,刘鹏.东北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关系研究[J/OL].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2[2019-09-29].作者简介:周剑锋(1980-),男,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企业电子商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