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工院校“引企入校”“引企入校”是当前国内许多职业学校探索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举措,是职业学校办学方向和特色的重要体现,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我院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工作,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形成了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课堂教学与职场训练合一、技能培养与职业鉴定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就业与创业合一“六合一”的教学模式;坚持以素质教育、产学结合、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工学交替为途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在校学习与在职成长结合“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来,学院紧紧围绕主干专业,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密切关注企业需求,寻找利益共同点,与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基本形成了校企按需组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校企合作取得实效。目前,我院各大类专业都建立了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了校企人员互聘;开设了多个企业冠名订单班。一、引企入校合作模式内涵2006年国家启动示范院校建设工作以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就建立了职业教育战略合作关系,校企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逐年加深,特别是在土建类、水利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学生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教师下工地实践锻炼、兼职教师授课、接收毕业生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2012年,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深度,扩大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果,校企双方在原合作基础上,按照“互利互动、双向共赢”原则,成立了陕建校企合作理事会和中国水电合作理事会,理事会下设冠名陕建建筑学院和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建立“面向社会行业,契约规范约束、定期对话协商、校企共同培养,优先服务企业”的决策、运行、保障等工作机制,实施以“理事会+二级企业学院”为基本形式的引企入校合作办学模式。该模式突出了“企业引导、资源共享、联合培养、双向选择、双证毕业、企业使用”的特点,两个理事会的理事长由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和两个公司的领导担任。副理事长及理事由二级院系领导及企业部门领导担任。理事会负责规划指导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整合校企资源、筹措办学经费等重大事项。理事会下设秘书处,负责处理理事会日常工作。企业学院实施执行院长负责制,并接受校企合作理事会的领导,执行院长由学院分院院长和企业副总经理共同担任,主要负责专业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锻炼、兼职教师和企业员工培训、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发研究等方面工作。学院下设专业教研室和工作办公室,专业教研室由学院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工作办公室由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管理人员共同组成,主要负责二级企业学院日常管理工作。二、引企入校合作模式内容借鉴德国双元制理念,企业学院在校企理事会领导下,围绕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按照“面向社会行业、校企合作培养、优先服务企业、互惠共赢发展”的办学宗旨,校企双方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专业标准建设、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组织管理及职业教育研究工作,互派教师和技术人员担任授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合作:1.校企联动,制定培养方案。“理事会+二级企业学院”的引企入校合作办学模式与传统的校企合作不同,这是一项长期联系的持续进行的立足本校实施的动态合作方式,学校专业负责人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必须紧密联系企业行业的实际需求,对企业的岗位要求和人才规格进行充分调研。其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必须依据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依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企业共同确定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关键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技术(技能)能力,以企业岗位目标要求为基础来进行课程体系构建,以学生适应企业将来的实际工作要求为着眼点,学以致用,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衔接。目前,建筑工程分院与陕西建工集团共同制定了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建筑见习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3级),水利工程分院与中水十五局工程修订了2013级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从专业岗位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改革、“合格+特长”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丰富及特长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陕建模式的教学标准、“三融合”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标准。2.行动导向,探索教学模式。引企入校在实施教学时最大的优势便是学生可以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工作岗位的模拟体验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观念、职业态度和情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也是黄炎培先生提出的职业教育观,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于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因此在课程模式上,应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如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操作演练小组合作等多种,突出课堂教学行动导向的特征,在操作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3.岗位联通,加强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教学工具,是加快课程改革进程的必要步骤,也是实现引企入校的重要手段。为满足陕建建筑学院教学要求,分院与陕建集团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共同启动了系列特色教材编写,其中系列教材分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材和以实践训练为主的企业教材。教材编写体例有模块式、任务导向及项目形式,课程体系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并渗透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与精神。目前,已形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7部校企合作特色教材初稿。4.学做合一,共建实训基地。企业学院在签订协议时明确了双方职能,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明确学校与企业的设备资源、技术资源共享,一些基础性的企业技术、行业知识要渗透到课堂。首先,实训基地应体现技能实训功能和生产研发功能,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提高技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实训基地不能只作为延长企业生产线的平台,或学校完成校企合作任务的形式主义渠道。其次,确保引进的设备和生产工艺与企业同步,生产过程完全一致,以免学生在校学习与毕业就业完全脱节。第三,实训过程要体现出序列性、递进性和完整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校本教材来科学合理地完成实训教学,使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经验和心理特点,又适应企业的岗位技能、职业素养,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过程。2013年9月,中水三局科研院、检测中心与我院共同组建成立了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杨凌分中心。5、真实情境,共担实践教学。对于学生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训课程原则上在理事单位实施,由院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承担。引起入校模式下,企业单位承担向院校推荐教学所需聘请的专业人员和指导教师的义务,同时,在企业生产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为学校的学生实习、教师实践提供方便。学生在企业的真实情境下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还可以获得工作过程知识以及相关的隐性知识,促进就业。2013年,水利工程分院18个教学班学生分9批在中水三局承建的省内南沟门水库和亭口水库两个工程项目进行生产实习,累计实习达6000人•天,企业安排专人负责学生生产实习的现场指导,保证了教学效果。同时对接收的水利工程学院42名水利类专业毕业生进行排顶岗实习指导和考核。陕建第五建筑公司也正式启动了陕建五建集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届“五建班”的教学,校企共同实现对学生的培养。6.身份互换,联合培养师资。成立了由学院和企业共同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并聘请企业资深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合作企业根据学校要求,有计划安排教师到工程项目进行生产性实习或参加实践锻炼,专业教师以项目经理助理的身份定期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培训和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和执教能力,促进“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先后有14名水利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分别被安排在南沟门和亭口两个水利工地各进行了15天的实践锻炼,累计420人天,并由该企业人力资源部和工程项目部队实践锻炼教师进行了考核,并颁发了实践锻炼证书。有12名建筑工程分院的教师被安排在陕建第五建筑公司项目部进行实践锻炼,参加实践锻炼的教师一致反映本次实践锻炼效果很好。7.共同评价,实施双证毕业。学院负责理论教学和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工作,为学生颁发毕业证及各种职业资格证,企业负责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教学工作,并为学生颁发实践技能培训证。保证每个毕业生拥有毕业证、职业资格证、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职业素养合格证、实践技能培训证等证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8.优势互补,共建服务平台。企业定期发布人力资源供求信息,举办专场招聘会,将企业在全国各地施工项目情况通过共建视频教室转播到学校,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服务。学校利用校内实训条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资源共享,承担企业部分生产任务,并根据实际组建课题研发团队,立项研究,共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合作共建,互惠共赢。9.有的放矢,共同参与招生。企业参与学院招生宣传策划,在企业学院的招生工作中,企业专家直接参与了学生面试、专业咨询及专业教育,同时,还在二年级中完成订单班。10.订单培养,实施企业用人。学校、企业、学生签订了“订单培养”三方就业协议,学生只要顺利完成学业,企业承诺100%接收。学习期间,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同时,企业为学生搭建国际交流学习的平台,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三、引企入校合作模式运行引企入校合作模式的运行涉及二级企业学院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投入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工作,校企双方在理事会领导下,通过建立系列配套规章制度,明确校企双方责任,规范日常运作行为。1.实施协商对话例会制度校企合作理事会每学期召开一次理事大会,审议和商议企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合作办学中的重大决策。企业学院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校企协商对话例会,在例会上校企双方相互交流信息,研究解决人才培养过程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及时调整教学安排,确保校企相互之间信息对接。2.建立契约保障约束制度通过制定《杨凌职院与陕建集团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中国水电合作模式理事会章程》和《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会议报告制度》、《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议事协商制度》、《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工作例会制度》、《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学生选拔组建规定》等等有关管理制度,规范校企双方合作办学和在人才共同培养中的行为.校企双方还签订各项具体合作协议,通过协议约束,细化双方权利义务,强化双方责任,确保企业学院实施的企业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的办学体制运行顺畅。3.建立校企互动培训机制以校企合作理事会为平台,企业主动向企业学院投入资金、设备、场地、技术等资源,学校向企业学院输入师资、科技、教学等资源,校企双方共建实训培训基地,定期开展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和企业员工来学校培训提高,组织行业专家开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合作洽谈、成果展示等活动,开发和培育校企双方人力资源,确保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和互动共赢。4.定期实施分类评价机制按照目标管理要求,实施分层分级考核评价制度。理事会作为领导机构,每年组织有关专家对企业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一次评价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教学组织实施、运行管理、人员配备、制度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学校和企业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分别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训条件、师资配备培训、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考核。学院也要对其所属的管理办公室和专业教研室进行考核,主要考核专业教师的日常教学实施、教学教学改革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四、引企入校,实施双主体合作办模式实施成效与推广运用1.实现了以学校单方为主的知识系统化教学为主导向以校企合作为主的工作过程导向情境化教学为主导的转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理事会+企业学院”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共同进行专业、课程和实训条件建设,共同开发实验实训教学项目,共同进行教学实施、专业评价等工作,使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在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