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Lecture2语言的生物和生理基础BiologicalFoundationsofLanguage一、为什么要考察语言的物质基础——生物和生理基础?A、研究大脑那些和语言有关的区域有助于澄清语言理解和产生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语言能力的许多方面,不仅是抽象化的结果,而且分别在大脑的不同区域里有不同的表征。B、同时也丰富了我们对语言习得的研讨。如果儿童习得语言是受专门的大脑机制所决定的,那么那些缺乏这种语言机制的物种(如非人类的灵长目动物)能够有多少语言?这个问题也就不辩自明了。1、人类发音器官的专门化口腔、鼻腔、咽腔都是发音时的重要共鸣器;嘴唇附近的肌肉特别发达、舌头特别灵活、嘴却相对较小。(婴儿的发音和非人的灵长目动物相似,与成人不同。因为婴儿的发音器官和非人的灵长目动物相似)更为复杂的是和发音器官相连的神经系统。神经语言学家认为大脑语言中枢的这种精密结构也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2、人类语言能力的发展Q:语言能力是否是人类独有?如何能说明这一问题?回答这一问题需(可)从两方面考察:A、看看儿童在没有任何语言输入的情况下,能否依靠天生的能力来创造某种语言系统?B、看看能否教一些大脑缺乏语言专门化功能的物种(如猿类)学会人类的语言?A、研究那些在人类社会以外长大的野孩(狼孩、猴孩):被发现时(多数6岁以上)都不会说人类语言,回归人类社会后,均能学会一些人类语言,但又都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自如地运用语言(某些案例还相互矛盾)。——充其量只能说明人类只能在语言社区里才能学到语言,但不足以说明人类生来就有或没有某种语言能力。除非能考察那些生在没有语言的人类社会里的人的情况,才能回答人类语言的发展的问题。(但既没有这样的社会,也找不到这样的人。)突破:通过6个聋孩(其父母均有听觉)发明手势语的案例,鲜明地说明了语言能力是如何独立发展的。——这些聋孩的父母都不相信(不清楚)手势语的用途,因此这些聋孩所用的语言都不是来自其父母,也不属于正常的听说系统。但是他们每人都发明了一种手势语,而且从内容到结构都经历了相同的发展路线。这些儿童的语言所经历的发展阶段和能说话的儿童、学美国手势语的聋哑儿童所经历的相同:先是单词话语,然后双词话语,然后才是更复杂的句子。聋孩案例说明,就是在恶劣的环境里,儿童都有某种自然倾向和能力去发展一种自成体系的交际系统。这种“应付”能力使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在语言没有准备的条件下,人类都准备学习语言。这种语言能力应该就是人类的一种属性,是人类演化的一大成果:但要把这种能力发挥出来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那就是人类社会。B、教黑猩猩学人类语言案例1、花6年时间才教会一个小黑猩猩发出4个像英语的声音。说明猿类的发音器官没有说人类语言的生物基础。案例2(多案例组合)、教黑猩猩学美国手势语。结果——1)黑猩猩都能习得符号(signs);2)黑猩猩还有组合符号的能力;3)黑猩猩有教同伴或后代学美国手势语的趋势(可能)。不能因为黑猩猩学会一些手势语就推翻语言是人类独有的论断:1)人类的语言能力指的是什么?界限在哪?语言学家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黑猩猩学会一些人类手势语,可能是黑猩猩真的具有人类的语言能力,但也可能是由于人们还没有弄清人类的语言能力到底是什么,就以为黑猩猩的“语言能力”和人类的相同。2)试验表明黑猩猩能够学到手势语,但试验也表明黑猩猩学不到人类的有声语言。…只有人类用听说频道来专司这种能力。4)我们讨论语言的生物基础,但绝不意味着语言只有生物基础。离开了社会就不存在语言,离开了语言也就不存在社会。自然界里的黑猩猩不能自发地产生和使用人类语言,哪怕是简单的手势语。…我们不能因为口技演员能逼真模仿鸟兽鸣叫就说鸟兽鸣叫不是鸟兽所独有,同样不能因为黑猩猩能使用一些人类的手势语就推翻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论断。3)黑猩猩所用的手势语与人类语言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黑猩猩通过强化手段学到手势语,使用时具有强烈的实用目的——从人类获得食物和照顾。并不能用手势语来达到认识的目的。而几岁的小孩也爱(能)用语言来了解和发现周围的世界。换言之,人类语言是和认识能力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二、语言能力的遗传性围绕语言能力遗传性这一问题存在的几种观点:1)环境决定论;2)天生论第三种(较可信的)观点——相互作用论:小孩生来不一定具有某种语法、语音、语义的范畴或规则,但却具有某种组织经验的潜在能力,以发现、了解和产生符号,并用之于交际。这种潜在的能力是天生的,但只有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得到发挥。受基因决定的不是行为本身(例如它不能让人生下来就懂得语言),而是引起这种行为的倾向(例如习得语言的能力)。1)调查有语言缺陷的人的家族史。(原因?)结论:语言缺陷是有一定的遗传性的,而且和性别的关系较紧密。——“特殊的语言缺陷是一种显性的、受性别影响或是与性别有关的特性,几乎具有完全的外显率。”;智力一般不会受到语言缺陷的影响。语言缺陷指的不是语言能力的完全丧失,而是指开始学话的时间比别的儿童明显要迟,到10多岁还发音不清,语言的表述和阅读存在困难,完全学不了或很难学到第二语言,等等。运用基因学去研究语言能力的遗传性问题,主要有两条研究方向: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染色体不正常现象都会引起语言障碍或智力迟钝。有些不正常现象与躯体上的缺陷有关,但不影响智力;有些不正常的现象会影响智力,但不一定影响语言。语言能力和建立得很牢固的基因相联系,不易受其他基因的影响。所以不同种族的人都具有语言能力。案例——对一家人作了染色体统计,其中母亲和4个孩子都出现染色体配对不正常现象,这5人的语言能力都有明显衰退,智力也有不同程度的迟钝。父亲和第5个孩子的染色体配对正常,语言能力也正常。2)对有语言缺陷的人的家族作染色体调查。布罗卡区(Broca’sArea):法国人Broca,1863年正式宣布他的发现——一个大脑第3左额回受到损害的病人丧失了说话能力,因此大脑的这个区域应该是语言中枢。这个区域后称布罗卡区,而这种病也就称为布罗卡失语症(Broca‘sAphasia)。布罗卡区位于主侧大脑半球额下后部靠近岛盖处,即布鲁德曼第44、45区。布罗卡氏区损害导致运动性失语症,由于有关肌肉共济失调,不能将语言以口语方式表达出来。障碍程度轻重不等。轻者找到个合适的词,重复使用有限的词汇,句子简单,语法单调,表达中有较长的停顿。重者言语功能丧失,能发音,但构成不了词句。三、大脑与语言1、语言中枢韦尼克区(Wernicke’sArea):1874年,德国人Wernicke又发现大脑后第3颞上回如果受到损伤,病人不容易理解口语和一些书面语。这个区域也就称为韦尼克区。该种病患被称为韦尼克失语症(Wernicke’sAphasia)。韦尼克区包括颞上回、颞中回后部、缘上回以及角回。韦尼克区的损伤将产生严重的感觉性失语症。韦尼克失语症造成了患者理解和产生语言的双重困难。这个疾病的典型症状就是患者说的话听起来很流利但实际上却没有任何意思。经典无厘头案例——《大话西游》中的唐僧2、大脑的结构1)左半球动物的神经系统一般都是两半对称的,但是人类的神经系统——包括其结构和功能——却出现两半不对称的现象。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语言能力确实与左半球有关,这称为语言能力的侧向(lateralization)。布罗卡区受损,病人会感到说话有困难,但语言理解不存在问题。这种语言障碍明显是侧向的,右半球同样区域受损不会引起语言障碍。这种语言障碍的特点:说话缓慢而吃力,发音走样;说话出现选择性的障碍(selectivedisturbance)—在话语中缺少语法成分,语法小品词、名词和动词的词尾变化往往说不出来。如果让病人读一些同音词,如would(功能语法词)与wood(名词),and与end。病人会觉得wood和end这类名词容易读,而人称代词、关系代词、介词、冠词、连词、小品词等则难以启齿。这不但说明布罗卡区主要和句法有关,而且还说明词汇和句法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韦尼克区受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有些病人丧失了表示实义的词,但却保存了句法。这些病人说话很快,句法正常;但内容空洞无物。能正常地听到非语言的声音和音乐,但是理解言语的能力严重受损。布罗卡区和韦尼克区都与语言有关,但各有分工。如果连接两个区域的神经纤维——上纵束受损,会出现传导性失语症(conductionaphasia)。病人说话流利,但没有什么内容;理解能力也不会有障碍,但不能重复听过的言语。(1)Thebookthatthegirlisreadingisyellow.(2)Thehorsethatthebeariskickingisbrown.韦尼克失语症病人对处理这两类句子都有困难。布罗卡失语症病人和传导性失语症病人对处理不可逆转的句子都没问题,但对处理(2)那样的句子却只达到随机的50%的水平。这说明这两组病人在理解中去掉了语义提示,就不能作句法处理。布罗卡区和句法处理有关,传导性失语症病人也有句法处理困难,是因为韦尼克区和布罗卡区被割断了联系。(1)包括一些不可逆转的名词,只能是“女孩读书”,不可能是“书读女孩”;而(2)不同,“马踢熊”和“熊踢马”在语义上都是可能的。右半球在具体思维能力、空间认识能力、对复杂关系理解能力方面比左半球优越,在计算能力和语言方面不及左半球。右半球没有说话能力;有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但远不如左半球;只能辨认为数不多的一些单词,语法能力很低。研究者认为右半球弄不清主语、动词、宾语的关系;也不能处理歧义、比喻和象征的用法;不会通过语调和重读来理解话语的意义和意图。2)右半球3、语言习得的临界期右半球具有某些低级的语言能力,在左半球出现障碍时,右半球会否取而代之?据观察:青春期以前的儿童似乎有一种“转换机制(switchmechanism)”,如果左半球语言中枢受损,语言中枢会转移到右半球,不过得从头再学话。而过了青春期后,语言能力就不那么容易恢复了。案例——一个女孩12岁半以前生活在完全与语言隔绝的环境中,被发现后才开始学话。到18岁,才慢慢学会说短句,只有最低限度的语法能力。但用发挥右半球功能方面并不亚于正常小孩,通过检验,两耳健全,但用右半球来处理所有听觉信息。进一步证明大脑两半球分工,且证明13岁前,由于与语言社区隔绝,管辖语言中枢的左脑出现功能上的萎缩,所以之后要用右脑来执行语言和非语言两种不同的功能。说明:大脑左半球仅仅在某一阶段以前才有习得语言的倾向。这就是所谓的“临界期”但临界期的说法(假设)远非定论。语言的心理机制PsychologicalMechanismsMainpoints:(P46)Theactsofcomprehendingandproducinglanguageareperformedwithintheconstraintsofourinformation-processingsystem.Thissystemconsistsofworkingmemoryandlong-termmemory.Long-termmemorycomprisesepisodicandsemanticmemory.Whetherweprimarilyuseserialorparallelprocesses,whetherwetendtousetop-downorbottom-upprocesses,whetherlanguageprocessesareprimarilyautomaticorcontrolled,andtheextenttowhichlanguageprocessingdisplaysmodularity.语言处理是语言原则和心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外部信息都必须使用一系列的心理结构来编码、存储和提取,所以其核心部分是记忆。1、对记忆系统的第一个要求是要把记忆的信息放在合适的形式里,以备日后使用。这就是编码。编码是对经验的抽象和解释。有效编码应该减少和改造信息,只保存最重要的资料。一、记忆的功能:不同的编码方式在记忆的分量上很不同。a)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