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考题范围一、选择题(20分)二、判断题(10分)三、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四、计算题(2题,每题6分)1.有关弹性的计算(第二章)2.效用计算(第三章)3.有关利润最大时的计算(第六章)五、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六、论述题(1题,14分)三、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1.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2.消费者均衡:如何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取得最大效用。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当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增加时,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对他而言递减,因而该商品的价格也要相应递减。补:人们从消费中得到效用,随着消费的不断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值的时候达到最大;再继续消费就会使总效用递减,超过一定量后,还会出现负效用。4.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5.纳什均衡:是指参与博弈的每一局中人在给定其他局中人策略的条件下选择上策所构成的一种策略组合。6.市场失灵:1)市场经济活动经常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是稀缺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P1632)市场中垄断因素的存在,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3)市场本身难以解决外部影响对经济带来的各种影响。4)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5)信息不完全也会阻碍市场经济有所运转。6)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无法兼顾社会的非市场目标。7.科斯定理:只要所有权明确,而且交易成本极低或者等于零,则不管所有权的最初状态如何,都可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补:解决外部影响对社会影响的另一种措施是确定所有权。这里所谓所有权,是指通过法律程序确定某主体享有某种权利8.公共物品:是指提供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消费不具有排他性,供给不具有竞争性。9.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补: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10.自愿失业:指工人所要求得到的实际工资超过了其边际生产率,或不愿接受现行的工作条件而未被雇佣而造成的失业。五.简答题1.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偏好3)消费者的收入4)其他商品的价格5)人们对未来的预期6)气候,消费者人数,时间等2.生产规模经济的原因:1)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与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基本是相同的2)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3)生产要素具有不可分的性质4)管理更合理规模经济重点考察产品变动过程中成本如何变动,重在价值形态3.完全竞争市场的优越性(特征):1)该产品在市场上有大量的买主和卖主,从而单个厂商的价格既定2)产品同质3)投入要素可以自由流动4)信息充分4.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问题:1)逆向选择问题;2)道德风险问题;3)代理人问题5.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及指标的局限性含义: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个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局限性:1)以资源环境为代价2)无法体现人们的幸福感3)收入分配不均6.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指国家财政预算中根据经济状况而自动发生变化的收入和支出项目,如税收和转移支付。7.通货膨胀的经济效益: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1)产出随通货膨胀的增加而增加,这就是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提高。2)成本推进通货膨胀引致失业。3)极度膨胀导致经济崩溃。4)当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人们对货币失去信心。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1)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收入维持生活的人。2)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3)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8.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就低;反之亦然。五、简答题(4题,每题6分)1.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自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偏好(3)消费者的收入(4)其他商品的价格(互替商品和互补商品)(5)人们对未来的预期。2.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1)内在原因在于:①生产规模扩大以后有足够的资金引进先进技术、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可以综合利用副产品和原材料,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对减少管理人员、降低生产费用等,并使企业内部分工更加合理;③能增加人们对该企业的信心,凝聚人气,便于企业融资。有了足够的资金企业才能进行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从而获取丰厚利润;④生产规模的扩大,总产量增大,用于其产品的广告宣传费用的摊薄,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产生了规模收益。在生产系统的生产规模扩大时,从其自身内部所引起的成本的节约和收益增加即为所谓的内在经济。但是,如果生产规模过大则会因自身内部引起收益的减少,这就是内在不经济。例如会引起管理不便,费用增高,效益降低等。(2)外在原因在于:①是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彼此展开竞争与兼并的结果;②是政府产业组织政策推动的结果。由于整个行业规模扩大时给个别生产系统带来的收益增加即为所谓的外在经济。与外在经济相对的是外在不经济,它是指由于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会给个别生产系统带来损失,例如引起激烈竞争,销售困难、运输紧张以及造成环境污染等。3.完全竞争市场的优越性:(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1)该产品在市场上有大量的卖主和买主,从而单个厂商的价格既定。任何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单独市场行为都不会引起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变化。市场价格只能由全体买者的需求总量和全体卖者的供给总量共同决定。(2)产品同质。所有厂商提供标准化产品,完全可以互相替代。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通过自己的产品具有与他人产品的特异之处来影响价格而形成垄断,从而享受垄断利益。(3)投入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不受任何社会法律、社会的或资金的的限制,生产者能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这样,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生产者只能获得正常的利润,而不能获得垄断利益。(4)信息充分。所有买卖者都有充分的知识,完全掌握着现在和将来的价格信息,从而做出自己的最优的经济决策,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4.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问题:(1)道德风险问题。信息不对称使市场信用退化,使市场欺诈成为可能,通过欺骗的促销手段来实现产品销售,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引起消费者对整个市场信用的质疑,导致市场失灵。(2)逆向选择。会导致供求过剩和需求不足并存,阻碍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消费者面对内在质量不一的商品而无法做出判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只愿意出相对于预期平均质量水平的价格,最终导致市场的商品质量由优走向劣,优质商品被驱逐出市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商品的质量严重依赖于价格,这违背了价值规律。(3)代理人问题。5.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及其指标的局限性:(1)含义: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2)其指标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没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差异,不能准确地反映财富的增长,没有反映非市场性家务劳动,不能全面地反映社会进步。不能反映就业状况、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社会福利改情况、资源环境的变化。不能全面地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6.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但这只能减轻和缓和经济波动,不可能消除波动。7.通货膨胀的经济效益:(1)再分配效应。不利于靠固定收入维持生活的人,通货膨胀使其实际收入变少。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对储蓄者不利,使其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降低。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通货膨胀使债务人获利,而使债权人损利。使政府获益,通货膨胀从居民手中把大量再分配的财富带到公共经济部门去。国家可以通过预期不到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提高通货膨胀率,降低实际利率,从而减少部分实际债务负债。(2)产出效应:第一种,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可扩大企业的利润,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从而减少失业,增加国民产出的效果。第二种,成本推进通货膨胀导致失业。第三种,极度膨胀导致经济崩溃。8.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联系:p289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就低;反之亦然。六、论述题(1题,14分)1.外部性的含义,相关政策措施:含义: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影响,这种有利影响带来的利益或不利影响带来的损失都不是生产者或消费者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政策措施:(1)政府可通过税收和补贴,可以对负的外部性征收税费,对正的外部性给予补贴。(2)内部化的合并,如甲企业的生产污染了乙企业的环境,把两个企业合并成一个,则乙会为了自身利益考虑污染造成的损失把生产定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上。(3)科斯定理。如果存在产权划分,交易成本较低且参与人数较少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私下谈判来解决外部性问题。2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货币政策一般分为扩张性和紧缩性的,经济过热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使经济降温。经济低迷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使经济升温。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它的核心是增加或者减少宏观的货币供给,一般包括三方面:(1)再贴现率政策(2)变动法定储备金率(这样中央银行可以锁定更多或更少货币)(3)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四、计算题(2题,每题6分)第二章例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Qd550,供给函数PQs510。(1)求均衡价格eP和均衡数量eQ。(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605dQP。求相应的均衡价格eP和均衡数量eQ。解:(1)均衡时有:dQ=sQ,代入即得:50-5P=-10+5P,解得:eP=6,将均衡价格eP=6代入需求函数605dQP,解得均衡数量:eQ=20;(2)代入均衡条件dQ=sQ,可得:60-5P=-10+5P,解得:eP=7,将均衡价格eP=7代入需求函数605dQP,解得均衡数量:eQ=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eP=7,eQ=25。例2.甲对某款产品的的需求函数为Q=2000-3P2,分别计算他在产品价格P=15和Q=80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解: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可表述为:222320006320006PPPPPQPdPdQed当P=15时,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2.132000622PPed当Q=800时,2032000QP,此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332000622PPed例4.假定表2-2是需求函数Qd=500-100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某商品的需求表价格(元)12345需求量4003002001000(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解:(1)根据中点公式121222dPPQEQQP,有:2420021.530010022dE即价格2元和价格4元之间的需求价格弧弹性为Ed=1.5(2)当P=2时,Qd=500-100×2=300,所以22(100)3003ddQPEdPQ第三章例1.假定某人的个人效用函数为:TU=126X+60X2-2X3。(1)求出该人的边际效用函数。(2)当X为多少时边际效用开始递减。(3)当X为多少时总效用为最大。解:(1)MU=26120126xXdXdTU(2)当边际效用函数的斜率为0时,边际效用开始递减即012120xdXdMU,解得X>10时,边际效用开始递减(3)当边际效用等于0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化当MU=0时,即X=21(舍去X=-1)时达到效用最大化。第五章1、假定某企业的成本函数为TC=Q3-10Q2+17Q+66,写出相应的成本函数:VC、AC、AVC、AFC和MC。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