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的浅析杨秋摘要:社会工作本土化从20世纪20年代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以来,就是广大社会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目标。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也是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关键,但经过超过一个世纪的曲折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仍然面临很多致命性的问题,本土化更是重中之重,面临着很多挑战与困难。关键词:本土化;现状;困难;对策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现状社会工作本土化,最早是在1971年联合国第五次国际社会工作培训调查时提出的。关于社会工作本土化中西方学者对此的看法和解释存在不同,就我们所学的教材是指:立足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把国外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有机结合起来,使结合后的理论及方法能够有效地服务于中国社会实际需求。【1】6王思斌教授也指出:“本土化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和过程,它指的是外来的东西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2】61虽然其定义存在差异,但其最终目标都是使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产生最大的功效。纵观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会发现我国的社会工作现阶段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本土化,因为本土化的问题关乎着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整体发展。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中国几千年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内地社会工作本土化仍然采取依靠原有体系、注重生活文化的策略。这一发展路线是相当缓慢的,导致现今在整个中国社会工作的制度是极其不完善的,具有专业资格的社会工作人员是极度匮乏的,在一般人眼中也没有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名词,不像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社会工作基本上还处于不被人知晓和不被认可的阶段,就其发展前景来说更是一片荒凉。据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某些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学生平均就业率仅有10%,总体上讲,目前我国社工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在10%到30%之间,专业人才流失相当的严重。【3】不仅如此,就相关资料显示,社会工作的就业情况非常符合大学生就业难的趋势。随便打开一个搜索引擎,输入社工两个字进行相关资源的搜索,不难发现大部分为一些高校的网页,而在论坛中我们在寻找与之相关的主题时,更是很少甚至于没有。【4】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更可说是目前还没有希望。二、社会工作本土化所面临的困难在基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相对缓慢的前提下,我们不难发现其面临的诸多问题:第一,中国内地没有像许多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社会所拥有的民间社会机构,没有专业化的社会工作队伍,实际的社会福利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还靠政府、工青妇组织及工作单位。【5】第二,生长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我们,在运用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分析中国现实问题时,首先会遇到由于价值观的差异带来的困惑。【6】7如传统的西方文化推崇的是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权利不可侵犯,每个人都有过更好生活的权利,个人的需求都应该得到满足。这种价值观在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体系里,就表现为尊重案主的权利与自决,维护案主利益。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是崇尚集体主义的,相对于国家和集体个人是渺小的,个人应该服从集体,奉行的原则也是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所谓的“舍小家为大家”这一原则多年来被人们毫无疑问的接受并执行着。第三,在西方国家自伊丽莎白最早颁布《济贫法》以来,社会工作的发展迎来了她的春天。其他西方国家的社会工作也相继开始萌芽,并最终都有了较完善的制度和行为规范,并有了完整的伦理价值观,和社会工作人员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但与之大相径庭的是,在中国,社会工作在20世纪20年代才第一次在高校中出现,期间还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断了很长一段时间,至今我国的社会工作准则大多都源于西方国家,这显然与我国的国情是不相合的。而且现在仍然没有完善的法规对我国的社会工作进行有效地保护,社工人员也没有完善的行为制度规范,我想这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是致命的。第四,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社会工作首先还是一个陌生的专业和职业,因为在生活中很难找到有专业的社工人员从事专业的社会关系服务,社工的角色几乎都是由政府部门扮演着,就算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但由于他们的利益及工作没有稳定的保障,也导致其职业化逐渐减少,加上由于我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家丑不外扬”更是被人们看的格外的重要,所以不像西方国家一样,我们中国人在遇到一些社会问题的时候都习惯性的选择自己解决,而不是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我想这也多多少少影响着社会工作的发展。三、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对策对当今中国来说,社会工作本土化不但要考虑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要考虑到计划经济体制解决问题方式的实质性影响,考虑到在集体主义和福利主义影响下人们的心态,注重价值观的本土化。【7】基于上述理由,社会工作本土化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对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干部进行专业培训,促使国际社会工作经验与本土性社会工作的比较和碰撞。第二,分析两种社会工作之异同,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强化它们之间的亲和性。第三,在此基础上从事社会工作实践,扩大二者之间的相容性,以实现优势互补。第四,社会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这些因素交织影响下的助人活动,发现和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同本土性社会工作的亲和性,创建符合中国社会需要的社会工作模式。第五,提高全民认识,制定出具体可行并且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实施方案,让社会工作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来,当我们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有人可找,也让专业工作者有事可做。总的来说,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但绝非没有希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有具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专业社会工作!参考文献:[1]陈钟林,黄晓燕.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2]陈钟林,黄晓燕.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3][4][5][6]陈钟林,黄晓燕.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