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与学习》重点整理-1-《儿童发展与学习》重点整理上篇《儿童发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儿童发展的界定⒈心理学中“儿童”的概念⑴儿童定义:在发展心理学中,儿童是指是从个体出生开始到身心发展成熟的个体,一般年龄界限是从0~18岁。⑵儿童发展的时期划分:出生前期(从怀孕到出生);婴幼儿期(出生到2岁);儿童早期(2~6岁);儿童中期(6~11岁);青少年期(11~18岁)⒉儿童发展中的“发展”⑴个体发展:即个体从出生经成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中,生理和心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⑵发展的概念必须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①必须是出现在人类生命过程中的变化;②必须按照一定的生物程序出现;③这种变化必须是稳定持久的。⑶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发展”不仅体现为作为生物个体的生理发育,更体现为作为社会个体的心理发展。⑷身心发展:个体发展是身心发展的统一。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构成个体发展的全部内容,二者又是有机统一的,所以,我们常用“身心发展”一词指称“人的发展”。生理个体发展(身心发展的统一)心理种系发展心理心理个体发展⒊青少年期——儿童发展的一个阶段⑴青少年期的界定: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一般认为,青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7、18岁这一阶段。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儿童发展与学习》重点整理-2-⑵青少年的分阶段①青少年早期(约11~14岁),相当于初中教育阶段;②青少年中期(约15~18岁),相当于高中教育阶段;③青少年晚期(约18~22岁),相当于大学教育阶段。⒋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方向性⑵个体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⑶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⑷身心发展存在关键期△关键期:是指人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特殊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给予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⑸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第一节儿童发展的实质⒈儿童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青春期结束这一段时间内的认知、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出现的连续和系统性的变化。⒉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⑴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无法完成守恒任务、不可逆性、自我中心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守恒、可逆性④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第二节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⒈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主要观点⑴在条件反射中区分了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①应答性行为:有机体在无条件刺激的情况下做出的行为;②操作性行为:在没有明显的无条件刺激下,有机体所做出的行为反应。⑵儿童许多行为的习得都是强化塑造的。儿童习得的大多数习惯,构成了人格并使得每个人的反应各不相同。人类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刺激,而不是由内部力量《儿童发展与学习》重点整理-3-所决定。⒉班杜拉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人类的很多行为并非都是直接学习(通过自己完成行动或体验行动来学习),而是通过榜样来替代学习(通过观察他人而获得的学习)。个体在观察榜样时需要认知成分的参与。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⑴注意阶段⑵保留信息阶段⑶产生行为阶段⑷重复行为动机阶段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先天的成熟,也不是后天的经验而导致的,而是源于主体(儿童)与客体(环境)的相互作用。⑴发展中的同化与顺应:个体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不断作用的过程(同化和顺应两种机制)。①同化: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的结构中。②顺应:同化性结构受到所同化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⑵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略)⒋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社会文化传递活动,儿童通过与社会中更有能力或更多知识的成员合作对话,逐渐获得新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儿童在与社会其他成员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认识结构和思维过程。△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当前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社会同伴合作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一个区间。第四章青少年注意与感知第一节青少年注意的发展⒈注意的概念及功能⑴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是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⑵注意的功能:①选择性功能②保持功能《儿童发展与学习》重点整理-4-③调节和监督功能⒉注意的种类⑴无意注意⑵有意注意⑶有意后注意⒊注意的品质⑴注意的广度⑵注意的稳定性⑶注意的分配⑷注意的转移⒋影响注意的因素⑴引起个体无意注意的因素①客观刺激物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对比;刺激物的变动;刺激物的新异性②人的主观状态:需要和兴趣;情绪和精神状态;知识经验⑵引起和保持个体有意注意的条件①对活动任务的理解②间接兴趣③意志努力第二节青少年感知觉的发展⒈感知觉的概念⑴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⑵知觉:知觉是个体经由各感官觉知环境中物体的存在、特征以及彼此关系的过程,也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⒉知觉的特征⑴知觉的选择性⑵知觉的整体性⑶知觉的恒常性⑷知觉的组织性第三节记忆的发展⒈记忆的概念及过程《儿童发展与学习》重点整理-5-⑴概念: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⑵过程: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再认或再现)三个环节。⒉记忆的类型⑴按记忆的内容划分:①形象记忆②逻辑记忆③情绪记忆④动作记忆⑵按记忆储存时间的长短划分①瞬时记忆:指刺激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短暂记忆。保持时间很短,一般在0.25秒~2秒之间,信息容量是无限的。瞬时记忆是信息处理过程中的第一站。②短时记忆:指保持短暂且容量有限的记忆,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2分钟,是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站。容量有限,通常能储存7±2个“组块”。△组块:即短时记忆容量的信息单位,是由若干个刺激(如字母)联合而成的较大信息单位(如字词)。③长时记忆:指信息在头脑中长时期保持的记忆,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且容量无限。⑶按记忆的意识维度划分①外显记忆②内隐记忆⒊记忆的规律(有效复习的策略)⑴遗忘的过程先快后慢⑵有意义的材料识记效果优于无意义的材料⑶材料的序列位置效应影响记忆的效果⒋利用记忆规律和策略,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效率⑴明确学习的目标任务⑵对记忆材料进行优化处理⑶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内容⑷采取科学的复习手段,提高记忆效果:及时复习;适当地进行过度学习;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动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复习。第四节青少年思维的发展⒈思维的概念及其特征⑴概念: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儿童发展与学习》重点整理-6-一种高级形式的认知活动。⑵思维活动的基本特征①概括性: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况;②间接性:思维总是通过某种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⒉思维的类型⑴根据思维过程中所凭借的中介物划分①动作思维②形象思维③抽象思维⑵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划分①聚合思维②发散思维:创造性人才培养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的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⑶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划分①常规思维②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第五章青少年情意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⒈情绪情感的概念⑴情绪情感的定义①情绪:狭义指有机体受到生活环境中的刺激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暂时性较剧烈的态度及其体验。②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的体验。⑵情绪情感的构成①主观体验②生理唤醒③外部行为⒉情绪情感的种类⑴情绪的基本形式:快乐、愤怒、恐惧、悲哀⑵情绪状态:《儿童发展与学习》重点整理-7-①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所有情感体验都感染上某种色彩的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②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③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⑶情感的种类:①道德感②理智感③美感第二节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发展⒈青少年情绪情感的特点⑴情绪体验的不稳定性和两极性⑵情绪体验的心境化和持久性⑶情绪情感体验的丰富性和强烈性⑷情绪情感表现的外显性和内隐性⑸情绪识别能力不断提高⒉青少年情绪情感教育与引导⑴培养青少年正确的需要观⑵改变容易引起青少年不良情绪的错误观念⑶指导青少年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特点⑷.建立和谐温馨、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组织青少年参加班集体活动△ABC理论: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第三节意志概述⒈意志品质⑴意志的自觉性⑵意志的果断性⑶意志的坚忍性⑷意志的自制性第六章青少年个性《儿童发展与学习》重点整理-8-第一节个性概述⒈个性概念及特征⑴个性概念:个性(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概念,是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是由每个人所具有的才智、态度、价值观、愿望、情感和习惯以独特方式结合的,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具有一贯性的产物。⑵个性的特征①整体性②独特性和共同性③生物性和社会性④稳定性和可塑性第二节青少年的气质发展⒈气质概述⑴概念:气质是个体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可以指个人的性情或脾气,也可以指个人心情随情境变化而随之改变的倾向,亦即个体的反应倾向。⑵分类: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第三节青少年的性格发展⒈性格概述⑴性格的定义: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⑵性格与气质的区别和联系①性格与气质的区别:第一,性格是后天形成的,主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气质更多地受到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主要是先天的;第二,性格具有社会评价意义,有好坏之分,气质无好坏之分;第三,性格的可塑性较大,气质的可塑性极小,变化缓慢。②性格与气质的联系:首先,气质会影响到性格特征的表现形式,使一个人的性格表现出独特的色彩;其次,气质会影响到个体性格形成的速度;反之,性格对气质具有掩盖或者改造的作用。⒉青少年性格的特点⑴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尤为明显⑵具有批判精神,容易激进《儿童发展与学习》重点整理-9-⑶独立性和从众性共存第四节青少年的能力发展⒈能力的概念:能力是使个体能成功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⒉能力的种类:⑴按照能力所表现的的活动领域划分: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⑵按照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的创造性程度划分: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⑶按照活动的认知对象的维度划分: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第五节青少年的个性倾向性发展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七章青少年自我意识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⒈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⒉自我意识的构成⑴按意识的活动形式分①自我认识②自我体验③自我调节⑵按意识活动的内容分①生理自我②社会自我③心理自我第二节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实现的需求尊重需求归属与爱需求安全需求生理需求成长型需要缺失型需要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儿童发展与学习》重点整理-10-⒈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⑴非常关注自己的外表(体像意识增强)⑵看重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能力⑶自我发生进一步分化⑷自我评价独立性逐步增强⑸强烈的自我中心主义第三节青少年自尊的发展⒈自尊的概念:自尊指个体对自我概念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是个体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这种态度和情感体验表明个体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因而接纳和喜欢自己。自尊就是一种个人的价值判断,它表达了个体对自身所持有的态度。⒉自尊的分类⑴从结构上分:总体自尊和分化自尊⑵从来源方式上分:外部自尊和内部自尊⑶从内容上分:理想自尊和现实自尊⑷从稳定性分:浮动自尊和基线自尊⒊青少年自尊的发展特点⑴青少年自尊中比较稳定的部分主要是基线自尊⑵青少年自尊的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总体自尊和分化自尊的不同表现⒋影响青少年自尊形成与发展的因素⑴外表吸引力⑵父母教养方式⑶重要他人⑷自我知觉不一致⑸社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