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练习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下册32页至33页自主练习。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理解,能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求出两个数的公因数或最大公因数。2、在学生对实际问题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体会公因数或最大公因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3、在练习与思维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验克服困难的过程,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的好品质。教学重点:能根据两个数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难点:用求公因数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导入语:上节课我们在剪纸的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猜测、归纳出了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意义,又研究了求最大公因数方法。今天让我们对这些知识共同进行梳理回顾。(板书课题: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练习)请看下面问题。(多媒体出示。)1、举例说明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学生先小组内交流,然后班内交流。(师板书: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设计意图】: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材上是结合具体数据说明的,所以回顾复习时也须让学生举例说明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通过举例也能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其意义2、我们是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呢?(1)学生小组内梳理方法。(2)然后班内交流方法。师生整理如下:最大公因数意义:学生到黑板上边板书举例,边结合举例说明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学生到展台上结合举例展示说明求最大公因数的几种方法。方法一:分别列举出两个数的因数,然后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方法二:先列举出较大数的因数,再从其中找出另一个数的因数,从而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方法三: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根据城镇和农村不同情况而定,城镇尽量要求都掌握此法。)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1)根据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填上合适的数。16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友情提示:①学生独立根据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填数。②交流时让学生结合圆圈内填的数,说明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借助集合图形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意义的理解。(2)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6和816和1230和4524和32①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②交流时让学生说明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以上几题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都必须掌握。(3)用短除法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36和5460和1845和7520和3064和3252和78友情提示:①学生独立完成。②交流时重点说明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除数是怎样确定的,把哪些数乘在一起得到最大公因数。【说明】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对城镇学生尽量要求都掌握,对农村孩子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学有余力的孩子掌握方法即可。(4)你能找出下面每个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吗?此题是为学习分数的约分做准备的练习题。练习时要注意,由于此题是求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只要找出合适的数写在旁边即可,不要提过高的要求。(5)先分别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①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出每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集体订正。②引导发现特殊情况下,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时:a.观察左边3题,你有什么发现?(每组的两个数都成倍数关系,较小数6、18、24分别是12、54、72的最大公因数。)b.你能再举出几组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举例,教师板书。)c.这样的例子能写完吗?我们怎样用一句话概括这种规律呢?(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时,较小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当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时:a.观察右边3题,你发现了什么?试举例验证。b.你能得出出什么规律?(当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说明】:此题是特殊情况下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学生通过做这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所以一定要让学生经历探寻规律的过程,进一步让学生积累归纳概括抽象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比用规律求最大公因数更为重要。无论是城镇学生还是农村学生一定都要让其经历探究过程。(6)直接说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3和128和157和2124和89和114和14【设计意图】巩固发现的规律,最后一题是为了检查学生是否认真观察,打破思维惯性。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1)你能直接看出下列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吗?973687218159287①学生口答。②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选择合理的方法,熟练地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为约分作一个铺垫。(2)智慧园地:实验小学用地板砖铺设长90分米、宽60分米的微机室地面(如图)。①从不浪费材料的角度考虑(使用的地板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多少分米的正方形地板砖?(引导学生明白求“可以选边长是多少分米的正方形地板砖”就是求90和60的公因数。)②你认为选择边长是多少分米的正方形地板砖合适?说说理由。(完成第二问时,只要求学生能结合实际本着节约的原则,说出合理的理由即可。)【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节约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价值,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情感。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1)课本32页第8题。友情提示:①学生审题,明确:把3种彩条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彩条最长几厘米?(就是求16、32、56的最大公因数。)②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用列表法也可以用短除法。指名学生板演,试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短除法适合城镇学生,农村学生可以分别找出三个数的因数,再找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③集体订正,师生共同总结方法:先用3个数公有的因数去除,一直除到三个数只有公因数1为止,再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农村学生,只要会分别找三个数因数,再找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即可。)(2)如果把110块糖平均分给五(1)班同学,刚好分完;如果把210块糖平均分给这个班同学,也刚好分完。五1班最多有多少个同学?①同学们通过仔细分析、推理,得出求五(1)班最多有多少个同学,就是求110与210的最大公因数。②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说明】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求几个数最大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价值。三、梳理总结,提升认识。1.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列举法、短除法;2.特殊法: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在自然数中有很多组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我们称它们的关系为(互质数)。板书设计: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练习一、回顾意义二、求公因数方法公因数1、列举法最大公因数2、短除法3、特殊方法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时抽象较小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②当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时:概括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使用说明:教学反思:回顾本节课感到有以下亮点。1.练习题的设计有层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2.重视引发学生思考。注重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学生真正投入探究学习的氛围中,体验着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3.注重用求公因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设计了几道典型的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把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数学的价值。使用建议:课本32页第8题是求3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先引导学生根据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进行类推,找出3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可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注意不要提统一的要求,对城镇和农村学生,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需要破解的问题:求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在老人教版里是统一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新课标没有要求,根据我市情况是否还有更好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