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mmaticalMetaphor11引言•语法隐喻(grammaticalmetaphor)作为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小句向语篇的过渡,这正是Halliday(2000)第十章的标题为“小句之外”(beyondtheclause)的原因。•对隐喻式和一致式的定义仍不明确(胡壮麟,1996;朱永生等,2000),所谓的定义只不过是语法隐喻形成的基本机制。2•缺乏统一的定义是导致语法隐喻边界不清的根本原因。指语法隐喻与非语法隐喻的区分不清楚,因此,说是语法隐喻本身的边界不清。•不足的核心表现是语法项目之间的转换与意义的同一性之间的纠缠。32新解语法隐喻•在不改变语法隐喻核心思想和原则的前提下,本文对语法隐喻的核心要点进行了解释,用有别于经典理论的方法对语法隐喻进行全方面的“立体透视”;主要围绕语法隐喻的形成机制、工作假设、表现特征以及与认知语言学中的观念隐喻的关系四个方面展开。42.1形成机制•在Halliday(2000)的语言理论中,语言分为三个层次:语义层、语法词汇层和语音层。•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上到下的体现关系。当语义层的语义项目体现为词汇语法层的表达式时,没有用人们习惯了的表达方式,而是采用了另外一种表达方式,从而出现了表达的变异。•这种由上向下的视角审视表述同一个语义项目的表达式之间的关系,就形成了语法隐喻的基本形成机制。(有些人认为是语法隐喻产生的条件)5•Halliday等(1999:242-4)认为语法隐喻产生的基础是范畴转换(transcategorization),是语法层中不同语法项目之间产生的转换。这种关系可用下图表达为:•语法隐喻的形成机制(Halliday,2000:342)6•语法隐喻的形成机制可概括为:–一个视角,即由上而下的角度,这是语法隐喻的一个特点。与此相对应的是由下而上的视角,那是传统意义上的隐喻,即词汇隐喻;–两种表达式,即一致式和隐喻式;–三个语言层面,即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语音层,依次是体现关系。这三个层面是系统功能语法对语言总体结构的总结,其目的在于说明抽象的概念意义如何转变为语言实体。7•一致式在语法隐喻的工作机制中起着作用十分重要。•在实时语言过程中一致式的存在方式有两种,一种存在于当前语言之先,另一种存在于人的想象推理中。•语法隐喻预设着这样一种顺序:意义——一致式——隐喻式。8•对于存在于想象中的一致式,遵循这样一个过程:隐喻式直接激活人的知识,构建出一个图式;有一个接近人们认知习惯的虚拟表达式。实际的语言却只需要有用的部分,隐喻式是对知识结构的重新组合和结构化,淡化次要的信息,以致这些信息只能在语境中体现。9•Halliday在多个地方对语法隐喻进行了阐述(2000:340-67;1999:227-95;2004:1-134),然而,这些论述只有一个共同的讨论对象,那就是如上图所示的语法隐喻产生机制。这些论述是一种包括多个语言层面的动态机制,不是一个简明的性质特征,也没有相对确定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根据它来界定隐喻与非隐喻的界线。所以,本文认为它只是语法隐喻的形成机制或者说基本原理,本文暂称之为形成机制。10•语法隐喻具有生成隐喻的能力,但它不能解释语法隐喻与非语法隐喻的边界在什么地方。•句子由标记转化为非标记必然引起语法上的变化,例如Goatly(1997:237)把带标记视为隐喻。对此,许多学者不能接受。为什么它们不全是语法隐喻呢?•Chomsky以本族人的直觉作为判断一个句子是否可以接受的标准。Halliday的语法隐喻与非语法隐喻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他的解释机制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112.2工作假设•在Halliday的语法隐喻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工作假设。他虽然没有挑明这一点,这个假设的确存在,语法隐喻也不能离开它;否则,语法隐喻理论就会失去其基础。•在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中,审视语法隐喻的视角是从上向下,即一个意义项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达式。他在多处表达这样一种思想:语法隐喻是对一个给定意义项目在表达过程中产生的变异。•这一基本形成机制,强调两种表达式意义上的同一性。同时,Halliday也承认两种表达式之间有差异(Halliday,2000:342;Halliday等2004:92-94)。12•本文认为Halliday给语法隐喻预设了一个工作假设。这个假设包括三点:–(1)任何意义项目都存在一个原始的接近人的认知习惯的表达式,–(2)一致式是隐喻式的前提条件,隐喻式预设一致式的存在,–(3)承认一致式和隐喻式之间在语义上的差别,但强调两类表达式在意义上的同一性。13•意义层的项目都有被词汇语法层体现的潜势,可以用接近人们认知习惯的表达式来表述,这就是一致式,它是隐喻式存在的前提条件。•从语法隐喻的形成机制上看,无论是一致式还是隐喻式都可作为体现意义的表达式。虽然一致式与隐喻式之间意义有差别,但语法隐喻侧重两者在意义表达上的同一性。•如果不强调同一性,那么“一致式”和“隐喻式”之间就没有了联系,“隐喻式”和“一致式”都失去存在的必要。14•在语法隐喻理论中,一方面表达形式的变化引起语义的局部变化,另一方面,两类表达式之间还得保持意义总体上的同一性。•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冲突,其表现为在词汇语法层表达式的变换,会引起意义的改变,因为对表达式的选择也是具有意义的。•一致式与隐喻式在被体现之前是不考虑意义上的区别,对表达式的选择后产生的差异是由于词汇语法的选择本身带来的,是表达层的选择对意义层的语义项目的构建。15•隐喻式要确保与一致式表达同一个意义项目,同时因表达式的变换会带来意义的局部变化,这两个方面的张力赋予语法隐喻生命力。162.3表现特征•语法隐喻作为一类语法现象,有其独特的表现特征。一致式与隐喻式作为体现意义的两类项目,两者在出现的先后顺序、使用频率以及认知习惯上也存在区别。相对于隐喻式而言,一致式在时间上出现的较早,这个时间包括三种维度:人类语言的进化,个人语言学习的进程,语篇的展开过程(Halliday等1999:235;胡壮麟,2000;常晨光,2004)。•除此之外,一致式在使用频率上则较高,被使用的机会较多;在认知习惯上,体现为较易于接受,一致式是接近自然状况的表达,是对原始状态的临摹;在语法结构上,隐喻式解包后形成的一致式往往更加复杂;但解包后,更易于理解和接受(Givon,1995)。17•Halliday(2004:56)认为语法隐喻涉及两种转移:(1)级的转移,(2)语法功能和语法类别的转换。在系统功能语法中,语法成分有5个级阶;由上到下包括句子,小句,词组/短语,词,词素(胡壮麟等,1989:32:)。18•从级阶的转移方向来看,概念隐喻主要是向下转移;情态隐喻则存在向上级转移的情况,如把“possibly”隐喻为“itispossible…”等(范文芳:2007)。•Halliday(2000)把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其中概念隐喻包括名物化和及物性隐喻。人际隐喻主要包括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这个分类带有明显的三大元功能的影响。Martin(1992)发展了语法隐喻的理论,认为还存在逻辑隐喻与语篇隐喻。19•Halliday等(1999)把概念隐喻分为13类,认为概念隐喻是五类语义成分之间的转换,这五类语义成份包括联结词(relater)、环境(circumstance)、过程(process)、性质(quality)和事物(thing)。对其特征进行总结,认为存在两种明显趋势:(1)趋向事物,(2)从事物趋向性质。•前者是主流,后者则是局部的(Halliday等,1999:246-9)。从组合的角度看,一个语法隐喻的形成往往会伴随着其它类型语法隐喻的产生,形成一个“特征群”(syndromes)。一个语法项目的变化会带来其它语法项目的改变,由一致式变为隐喻式是一种综合变化的结果。从聚合的角度看,隐喻性是一个程度问题,一个一致式可能有多个隐喻式,各个隐喻式的隐喻性程度不一,从一致式向隐喻式过渡隐喻性增强。(Halliday等1999:249)。202.4语法隐喻与观念隐喻•隐喻性是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的根本特征,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是抽象的隐喻概念的一个示例(instantiation)。在认知语言学中,用的术语是观念隐喻,它指发生在观念层次中的隐喻。Lakoff(1980,1987)认为隐喻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人类思维往往借助具体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事物,隐喻的本质是一个域向另一个域的投射。21•与隐喻相关的识解(construal)在认知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是各有侧重。–在认知语言学中,它指人的语言能力,“为转化成语言表达式将一个给定事件状态结构化的过程”(Taylor,2002:589)。–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经验转变为意义的过程深受语法的影响,识解过程是用符号对意义的重构,重新识解是符号的重构,也就是用一种符号取代另外一个符号(Halliday,2004:9;49)。Halliday认为“一致式是如何识解经验,隐喻式是怎样重新识解”(同上:132)。语法隐喻是“重新对语法与语义的关系识解”(同上:107)。–在谈到语法隐喻与抽象隐喻的关系时,Halliday认为“语法隐喻是在语法意义上的隐喻”(同上:4)。观念隐喻与语法隐喻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语言中的隐喻首先要在观念中形成隐喻。”(胡壮麟,2000)22•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本身就是隐喻的。语言本身涉及把物质转化为经验,再对经验范畴化;只有在此基础上,语言才能把经验转化为意义(Halliday,2004:56)。语言本身作为一种符号,它是对经验的重构,在此意义上语言本身就是隐喻的(Halliday,2000:343)。233语法隐喻的不足•在众多的语言学理论中,研究意义与表达式之间的理论有许多。与语法隐喻相比,这些研究不是十分细致和深入。语法隐喻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基于词汇语法层的研究,这也是语法隐喻理论取向的特点。语法隐喻理论并非十分十美,它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24•第一,语法隐喻虽然有一个解释性的原则或机制,但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胡壮麟:1996)和统一的界域。–正如2006年Fawcett在北京大学讲座中提到“语法隐喻是一个包括得太多的术语”。–Martin在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新增进了语篇隐喻和逻辑隐喻。–Goatly(1997:237)认为标记性是隐喻。–非标记性的句子向标记性的句子的变化,会带来语法性状的变化,但又不能把隐喻与标记性等同,两者区别是什么?结果是语法隐喻作为一个整体,其外延不清;语法隐喻与非语法隐喻的边界模糊。语法隐喻是许多不好解释而又与隐喻相关的问题的寄托之处。25•第二,虽然承认“隐喻式”与“一致式”在意义上有区别,过分强调它们之间的在意义上的同一性,导致对意义的描写不充分。语法隐喻描写语义层的语义项目如何被体现,语法层中的“隐喻式”与“一致式”表述语义层的同一个项目,强调这两种表达式之间在意义上的同一性。•以强调“一致式”和“隐喻式”之间的共性为前提。如不承认这一前提,两种表达式之间就会没有了联系,语法隐喻也就不会存在。对两类表达式在意义上的同一性的强调导致对意义的描写不充分。26•第三,对人际意义的描写不充分,解释不完整。在系统功能语法中,对人际隐喻的论述是主要从情态和语气两个角度论述。“隐喻式”和“一致式”之间还存在反映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其它多种意义,它们没有得到充分地解释。例如,•(1)Readit!•(2)Iwonderyoucanreadit.•(3)Youshouldreadit!•(4)Advancesintechnologyaremakingthewritingofbusinessprogramsfaster.•(5)Advancesintechnologyarespeedingupthewritingofbusinessprograms.•(1)是“一致式”,而(2)和(3)是“隐喻式”。在(4)与(5)句中,(4)是“一致式”,(5)是“隐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