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研究方法主讲人:全信子第一章导言第一节人类学的内涵人类学(anthropology)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研究范围:历史与现在普遍与特殊生物特性上的差异体质人类学:探讨古今人类生存的生物性基础,研究人类如何获得现今的形态与行为问题.一、人类的产生和进化问题?二、当代人类居民在生物特征上有些什么差异?1、人类遗传学(遗传特征)2、人类群体生物学(环境的影响)3、流行病学(不同种群的影响)语言人类学:语言既是一种社会工具又是一种文化实践,它是着重考察人类各地语言使用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文化的缩影。如朝鲜族的语言变迁。考古人类学:对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通过跨越时空考察文化的连续性来理解人类本身.考古学家在人类居住遗址中收集各种遗物,力图从中弄清,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关注人类文化现象,侧重描述、分析、解释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社会和文化的异同。研究方法:综合研究的总体论方法。文化相对论观点的比较方法。田野调查的民族志方法。人类学的作用:1969年,美国空军的一位官员踏上月球。民族之间的许多差异都是体制和文化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学习人类学有助于缓减不同文化集团之间人们的某些误解,这些误解往往由下意识作用的微妙原因所引起。认识人类的过去既能给人们以一种谦卑之感,又会赋予人们以有所成就的自豪感。人类学的体系:第一,目标体系:即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性和文化。第二,工具体系:一是学科架构,二是方法论架构。第三,应用体系:是学科与现实的结合点,一是研究和解答社会现实问题以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二是抢救和记录濒危的文化以备将来研究和复制之需。第二节人类学学科标志与对象一、人类学学科标志1、田野工作的特征:学习语言长时段参与观察2、田野工作的重要成果---民族志发现一种文化的意义并将这些意义与另一种文化里的人沟通的整个过程。二、人类学学科对象文化的他者与自我1、关于他者的定位--对人类世界做整体性把握,理解人类本身,人类学是关于他者的学问,源于人类学发生期对遥远的部落社会的他者的研究框架之中。他者其端点作为自身和自我的延伸而被定位。2、文化的他者与自我发现--“他者”不仅仅指向与自己不同的人群,更多的是指向与自己不同的文化。用“他者性”来反观,诠释与重构本文化。研究他者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发现的生命旅程。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的主题一、普同论是指地球上全人类的一致性与共同性。人类都属于同一物种,因此人人都是平等的同类。人类在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上的共同性特征就是人类学特别关注的普同性的内涵。考察全人类所具有的某些共同的基本行为特征和一些普遍意义的生活方式。二、文化相对论主张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而且一切文化是相对的,平等的.但这种“平等”并不以为着放弃批评而赞成或接受某一人群的所思所为,而是指将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反对:民族中心主义文化沙文主义“相对性”文化相对论也是“相对的”,并非意味着道德上的相对性。极端的文化相对论认为任何文化都无法作价值评判,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是不存在的,对所有文化都应抱有宽容态度;相对的文化相对论更加强调依据其历史脉络把握文化。文化相对性的观点提示人们,任何一个族群的文化观念与风俗习惯都是在其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族群与族群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采取相互理解的态度是相宜的。三、适应指地球上的生物种群通过自身变化与周围环境达成协调并繁衍下去的过程。人类的适应包括生物适应—人体同周围环境保持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体质协调。文化适应—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的策略达成和自然和社会环境之协和。人类的适应外在的自然环境:(气候、降雨量、植被和动物种群等)内在的社会环境:(人的技术、组织、互动、价值观与信仰等)适应既包括对过程的适应,也包括对结果的适应.适应过程具有两个特征:保持和创造。四、整体论把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关注对其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双重观察,做生物性与文化上的综合分析,以不断认识人类社会的总体。美国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的整体论研究视角:1.方法论的角度2.功能主义角度3.综合的角度4.过程角度整体论的意义:人类学对整体论的推崇与坚持,一方面由人们在社会科学领域里认识事物的根本立场决定,让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整体与个体相统一;另一方面也是由学科本身以人及其文化为对象的特点所决定。人类学把整体论作为其观察人类社会文化的手段,正是为了避免狭隘的目光而力求宽广的系统观照,主张对所观察的事物做通盘的考虑。第二章田野研究的概念与特征第一节: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一、田野工作的历史1、早期进化论的田野工作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物竞天择”理论强调生命进化从简单到复杂,而高级的生命形态总是获得成功。19世纪后30年到20世纪初:向人类学田野工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摩尔根与易洛魁人长期接触,详细调查了易洛魁人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的结构、经济和社会生活,取得第一手资料,1851年发表了被誉为世界上关于印地安人的第一部著作《易洛魁联盟》。在人类学田野工作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走出书斋,奔向田野:一,很多学者研究和讨论的异民族文化正在消失,必须抓紧时间去搜集这些正在消亡的文化;二,旧材料已被反复引用,没有任何新意,并且由于这些材料之来源与记述的混杂陈旧,记述者多带着某种偏见,没有足够的可靠性三,后起的学者们,对于这些被老一代反复翻检、归纳和论述的旧材料已不感兴趣,他们对社会和文化的新的认识和思想,都需要用更新更具体的材料来论述博厄斯他带领他的学生们对北太平洋沿岸的土著民族进行了大面积考察,他要求学生们事无巨细地全面搜集土著人的材料,要学会当地人的语言,直接与被访问者交流。他自己就学会了12种土著人语言。要确立学科地位,在科学的领域要求自己的一席之地,最重要的是要证明这是一门科学,在理论和方法上,都要有自己专业的学术规范,都要达到一定的科学标准。2,确立驻在式田野工作马林若夫斯基在特洛里恩德岛为期三年之久的调查是人类学早期田野工作的典范。他认为,比起那些利用随机访谈来对旧有的文化模式提出臆测来说,长期深入地融入一个进行中的生活方式,能够对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田野工作模式:科学的任务是描述感觉经验,并将其当成一切论证的依据。为此,自然科学家是在实验室里工作,并将自己实验的过程和观察的结果写成科学报告;民族学家的实验室是他们研究的社会,他们必须亲自去实地“参与观察”,并将这种亲身的见闻写成自己的科学报告——民族志。接受民族学的理论和方法训练——做田野调查——撰写民族志——获得承认。二、田野工作的概念及其意义1,基本概念:田野工作:(fieldwork),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族群(社区、社会),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具有整体性的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参与观察: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民族志:是田野工作的结果之一,是人类学的主要展示手段与形式。即对单个社会的描述和分析。民族志写作也可以认为是“发现一种文化的意义并将这些意义与另外一种文化里的人沟通的整个过程”民族志的特点:(1)质性的研究:对事物(个案)进行实证主义的研究,探讨它的性质、意义或事物之间相互的关系。(2)参与观察的产物:1.现场的观察,通过这种观察,进行分析和推理,2.进一步更深入和专门地调查,3.对整个事物的意义进行诠释。(3)厚重细致的描述:将一些能够表达独特关系的情节和背景,深入而细致地描述出来,以加深读者的印象和对这种关系的理解。(4)与自然主义的区别自然主义往往是追踪事物表面的现象进行描述。而民族志的特点则在于,它更重视了解事物内部的结构和关系、事物的背景。(5)与理论探讨作品的异同与理论探讨的作品一样,民族志也要进行理论分析。但与理论探讨作品不同的是,它首先考虑的并不是证明或证伪某种理论,而是所观察的事物的内在结构、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即搞清楚要调查的事物,并据此进行细致的描述,其次才是用理论解释,而且它往往是在描述中讨论理论,很少深入地进入方法论和理论的探讨。对民族志来说,第一是观察、记录、描述;第二才是分析、解释、理论探讨。2,功能学派的田野工作要点:(1)强调整体论(2)周期不少于一年(3)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层访谈(4)理论概括有由集体经验事实上升为一般理论3,田野工作的意义田野工作是人类学面对多样性文化建立比较研究理论的基础,人类学家不断处在对他文化多角度认识、寻求法则、诠释与建构的过程中,同时也加强了对其自身文化的理解,即运用“他者性”来反观、诠释与重构本文化以及推进对人类整体性认识的学术积累。4,田野工作的确立第一个阶段: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之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田野工作”,大量的有关人类学的资料是通过非专业人类学家积累而来。特点:此时的“民族志”是自发的、随意的和业余的。第二个阶段:19世纪中叶,专业民族学家出现,到19世纪后30年至20世纪初,随着田野工作的深入,人类学迅速发展起来。马林诺夫斯基在特洛布里恩德岛调查是人类学早期田野工作的典范。这是人类学田野工作发展过程的一次变革,一次飞跃,奠定了现代田野工作的基石。特点:通过学科规范支撑起“科学性”的时代.第三个阶段: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有人对田野调查中的内外关系、角色、当地人的观点、参与观察方法原则与细节提出质疑和修正。但这些争论和质疑至今都未能改变早期人类学家开创的、由马林诺斯基确立的田野参与观察的工作模式。特点:民族志发展的第三个时代是从反思以“科学”自我期许的人类学家的知识生产过程开始萌发的。三、田野工作的定位与研究取向(一)主位与客位(自观和他观)由美国语言学家派克首创于1947年。主位---是指研究对象(被调查者)自己对事情的解释,客位---是人类学调查者从自身的观点出发对事情的解释。主位研究强调的是从文化内在的角度分析、理解事件;客位研究则强调文化外部的立场和解释。局内人(insider)与局外人(outsider)局内人指的是与研究对象同属于一个文化群体的人。局内人之间通常共有比较类似的生活经历,对事物往往有比较一致的视角和认识局外人则指的是处在某一文化群体之外的人。局外人通常有着不同于局内人的生活体验和认识事物的方法。检验主位观点是否合适要看是否符合当地人的世界观和看法,客位观点则取绝于是否具有解释力。(二)大传统与小传统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对墨西哥尤卡坦州乡村和都市进行研究时,比较了封闭同质社会与变动异质社会的区别,开创性地使用了大传统(greattradition)和小传统(littietradition)的分析框架。他在1956年出版的《农民社会与文化》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大传统与小传统概念,用以说明在复杂社会中存在着两种不同层次的文化传统。是一种二元分析框架。从文化上区分:以城市为中心的上层「大传統」(greattradition),及散布在城市之外乡间的「小传統」(littletradition)。大传统是那些城区内的少数人的传统,反映以都市知识、政治或社会精英的文化(eliteculture)。小传统是指那些非城区內多数人的传统,存在于乡间村落的共同体文化之中,形成「俗民文化」(folkculture),具有保守价值观念形态,较为封闭。「大传统」的概念:指社会上层的贵族、士紳、知识份子等所代表的主流文化。指上层的精英文化(eliteculture)。反映国家正式法律与规范,其权威源自于国家制度与权力的支持,体现国家特色与正統价值。「小传统」的概念:指社会大众,特別是民间